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厘清近代中国农会的发展脉络,在阅读整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清末、民初农会组织、功能及与官方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初官权的加重,使农会组织发展发生了收缩与变向.农会成为政府农政机关的辅助部门和乡绅权势的新载体,与设立农会的初衷背道而驰,最终导致农会组织沦落为官绅结合、控制农村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崔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72-14174,14179
1913~1915年,张謇在担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期间,在农业领域采取了许多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力措施,如兴修水利、观测气象、培育良种、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等。尤其是他大胆引进外资、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做法已经具有了改革农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些措施是张謇试图把中国传统农业引向世界近代农业的重要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在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张謇被称为“中国近代两位水利导师”之一,淮河的治导是张謇费心力最多的水利问题。以张謇导淮为契机,中国开始逐步培养专业水利人才;张謇导淮时所设北洋政府导淮局(后改为全国水利局)是国家级流域管理机构雏形;区别于传统的治水,张謇导淮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早期近代型水利工程设计;在中国水利史上,张謇导淮上承传统官僚治水、经世致用之学治水,下启近代专家治水、科学治水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期间,晚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供给,如改革行政机构设置,提升农务司权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成立农会;开办农业学堂,培育专业人才;开办农事试验场,从事农业研究;奖掖农垦,推动农业经营公司化等,推动了中国农业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謇与袁世凯的交往长达三十余年,他从最初的相识荐袁、拥袁合作、相互借重到后来的分离,张謇曾幻想依靠袁世凯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抱负,却以失败而告终。二人分分合合,充满波折的交往过程反映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与坎坷。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农会报》的办刊特色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农会报》是我国近代由农会创办最早的农学期刊之一,也是我国由社会力量创办较早的农学科技期刊.通过对《浙江省农会报》刊物特色以及对我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的科学翔实的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科技期刊形成发展的特点和里程.  相似文献   

7.
张謇对中国农垦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对中国农垦事业的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马万明近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上下求索。张謇这位清朝末期的状元,也曾踌躇满志,以一片爱国热情和富民强国的宏愿,艰难而不断地探索着救国之路。他经历了实业救国...  相似文献   

8.
清末农会从倡导至组建历经多年,对中国社会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会组织的引入开启了国人解决农业问题的现代思路。在现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制度安排、农民维权意识及国家观念的增强等方面具有重要启蒙作用。农会的组织活动带来了新的农业思想及耕作方式。农会为传统乡绅权力提供了新的载体,缓解了社会变革给清政府带来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清政府的统治。  相似文献   

9.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其中农工商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才兴农、科教兴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实现规模耕作,利用外资发展农业等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时下的新农村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了加强对乡村的统治,政府对农会进行了重建,农会性质和职能发生转变,成为国民政府实施农会贷款的前提条件.当时农村中办理农贷业务的合作社和农业仓库存在发展困境,再加之农会的蓬勃发展,国民政府将农会纳入到国家农贷体系中,和合作社、农业仓库等农村借贷机构紧密配合,为农民提供贷款,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未改变近代农村社会的权力分配结构,也未改变农村贷款中的贫富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