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鼻内窥镜手术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 12 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疗效。结果 :随访 0 .5~ 1a,12 0例中治愈 76例 (6 3.3% ) ,好转 2 7例 (2 2 .5 % ) ,治愈好转率达 85 .8%。坚持换药组的治愈率为 71.3% (6 2 / 87) ,未坚持换药组的治愈率为 42 .4% (14/ 3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 ,及时的术后处理是保证手术整体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13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1型53例,2型66例,3型18例.根据病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137例中,治愈98例,总治愈率为71.5%.1型治愈48例(90.6%,48/53),2型治愈44例(66.7%,44/66),3型治愈6例(33.3%,6/18),3型之间手术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4.6985,P<0.01),手术并发症5例,发生率3.6%.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效果与鼻窦病变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3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扩大鼻窦开口,彻底清除病灶,保留窦腔黏膜.结果 鼻窦内窥镜检查见创面愈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处引流通畅,术腔干净,无水肿,无脓性分泌物,术腔均上皮化.随访6个月~5a,43例均临床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创伤小,保全鼻窦的生理功能,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手术治疗Ⅲ型鼻窦炎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型鼻窦炎的经验。方法 :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 型鼻窦炎 68例 (1 36侧 )的临床资料 ,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 型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愈 42例 (61 .7% ) ,好转 1 1例 (1 6.3% ) ,无效 1 5例 (2 2 .1 % ) ,总有效率 (77.9% )。并发症 5例 ,术腔粘连 3例 ,眶周淤斑 2例。术中出血 >50 0 m L2例。结论 :术前行鼻窦 CT检查 ,有利于了解病情 ;同时掌握解剖结构 ,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 型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鼻甲成形术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术中不同处理方式将 5 0例 84侧伴有中鼻甲病变的 2型 2、3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分为中鼻甲成形术组 37侧 (A组 )、中鼻甲外侧半切除组 32侧 (B组 )、中鼻甲切除组 15侧 (C组 ) ,观察 3种处理方式术后鼻腔清理时间、鼻腔粘连发生率、筛窦术腔闭塞发生率及治愈有效率。结果 :术后鼻腔清理时间 :A组平均为 (7 0± 0 3)d与B组的 (9 5± 1 1)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鼻腔粘连发生率 :A、C组均为 0 ,B组为 18 8% ;筛窦术腔闭塞发生率 :A组为 5 4 % ,B组为 12 5 % ,C组为4 6 7% ,A、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愈率及总有效率 :A组治愈率为 89 2 % ,总有效率为 10 0 % ;B组治愈率为 84 4 % ,总有效率为 96 8% ;C组治愈率为 6 6 7% ,总有效率为 73 3% ;A、B组与C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中 ,对病变中鼻甲进行成形术处理可以缩短术后鼻腔清理时间 ,促使术腔尽快上皮化 ,防止术后粘连及提高临床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7例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及术腔护理,出院指导等系统护理.结果:治愈53例,好转4例,疗效满意.结论:儿童内窥镜鼻窦手术前后的系统有效护理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真菌性后组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23例真菌球型真菌性后组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诊6个月-2a,治愈21例,复发2例,其中1例再次手术后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进经嗅裂进路单纯开放后组鼻窦治疗孤立真菌性组鼻窦炎效果良好,鼻腔结构破坏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求有效的促进鼻窦手术术腔上皮化的治疗方法 ,研究丝裂霉素在术腔粘膜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0 .0 5 %丝裂霉素棉片局部填塞右鼻窦术腔 3次 (每周 1次 ) ,对比观察 78例双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的双侧术腔粘膜发生囊泡、息肉、肉芽粘膜病变以及术腔上皮化情况。结果 :78例患者右鼻窦术腔不出现粘膜病理性改变 1 6例 (2 0 .5 % ) ,1 6周以上未完成上皮化 7例 (9.0 % ) ;对照组 (左侧 )分别是 2例 (2 .6 % )及 2 8例 (35 .9%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丝裂霉素对减少术腔粘膜病理性改变 ,促进粘膜向良性转归具有积极作用 ,并且缩短术腔上皮化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下称鼻内镜术)后使用复方鹅不食草冲洗剂对鼻腔冲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用鲜鹅不食草加味制成的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对术后鼻腔冲洗,对照组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和地塞米松5m g冲洗,观察鼻内镜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鼻内镜术后6个月,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治疗组患者粘膜愈合的时间和鼻内镜平均复查次数分别为(52.3±14.9)d和(4±2)次,对照组分别为(85.5±18.7)d和(8±2)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对鼻腔冲洗的总有效率优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鼻腔。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要点是通过小范围手术彻底清除广泛的鼻窦病变,并保持鼻窦的生理功能,手术精细准确,较传统的鼻部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1].我院2010年5月~2011年8月共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21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16例,男172例,女44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鼻中隔偏曲141例,鼻窦炎伴鼻息肉55例,鼻出血20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微创外科具有微创、损伤少、疼痛反应轻和机体恢复快等特点,近些年以腹腔镜外科和关节镜外科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在兽医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微创外科在兽医领域不仅应用于动物繁殖和疾病的诊断,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于疾病的治疗.文章简要介绍了几种微创技术,并且阐述了它们在兽医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Making light work of cell surge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18.
SCIE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2002-2011年无血手术文献为数据源,利用Web of Science的文献分析功能,对文献的年代、语言、期刊、学科主题、国家和机构分布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旨在探讨相关领域内无血手术的现状与应用趋势,为医护人员和医疗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结肠手术后患者肠道通透性及炎症反应,探讨肠黏膜通透性(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APCHE Ⅱ评分、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计数与外周血中大肠杆菌DNA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我科收治的结肠癌行手术患者48例,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7天的L/M比值、APCHEⅡ评分、IL-6、WBC数和外周血中大肠杆菌DNA,并根据外周血大肠杆菌DNA的PCR阴、阳性分组行各指标的比较.结果 术后第3天的尿L/M 比值、APACHEⅡ评分、IL-6、WBC数均较术前和术后第7天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的尿L/M比值、IL-6、WBC数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阳性(例次)组的L/M比值、APACHEⅡ评分、IL-6、WEC数高于与PCR阴性(例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肠手术后第3天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明显;细菌易位与肠黏膜通透性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微针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在美容整形外科应用广泛且相关种类繁多。基于这种情况,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微针在美容整形外科应用的文献,分析了微针在皮瓣及皮片存活、瘢痕、面部年轻化、局部麻醉、脱发、皮肤松弛、痤疮、色素沉着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归纳出微针在该领域的应用的机制主要基于:微针能刺激表皮细胞和胶原的增生及微针能进行物质导入两方面。总结了微针使用过程中优点突出而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展望了微针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