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冬枣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冬枣主产区枣果生理病害缩果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枣果一旦感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2.
冬枣是大荔县的主导产业,大荔县生产的冬枣,品质独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冬枣产业的持续发展,一些破坏冬枣品牌的行为时有发生,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在质量兴农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大荔冬枣品质,保护冬枣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走品牌化的路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安仁镇、范家镇、双泉镇等冬枣主产区进行调研,对大荔冬枣的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大荔冬枣品质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以中等树势8年生冬枣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木质化枣吊摘心对冬枣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化枣吊摘心后的冬枣坐果数比不摘心高44.59%,明显提高了产量;摘心后果实纵、横径均有所降低,平均单果重比不摘心的降低了3.7%,但总产量明显提高,果实着色较好,果肉维生素C、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7.14%、8.37%和4.29%;而木质化枣吊摘心后的冬枣果实硬度、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均降低。因此,可以认为木质化枣吊摘心明显提高了冬枣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冬枣果期是指从冬枣座果到采收,一般从6月下旬至10月中旬4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是冬枣果实膨大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冬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加强冬枣果期的管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对湖南衡阳地区4个冬枣生产基地进行病害调查,采集发病率较高的病害样品进行病原鉴定。调查结果显示,衡阳地区冬枣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疮痂病、褐头病、炭疽病、枣疯病、缩果病、白绢病、枣果褐斑病,其中,缩果病、枣果褐斑病发病率较高,分别为9.2%和20.8%,其他病害发病率低于5%。缩果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一般从果实腰部开始出现皱纹,病部变红皱缩,后期扩展到果柄至整果;枣果褐斑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果面有褐色斑点,圆形,后期病斑中央渐灰白色,不影响果肉品质。鉴定冬枣缩果病、枣果褐斑病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极细枝孢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  相似文献   

6.
冬枣优质大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冬枣果重的原因以及提高冬枣果重的技术措施,以期提高冬枣品质,促进冬枣的科学栽培与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冬枣春季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将直接决定当年枣果的产量与品质,对翌年的生产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就冬枣春季管理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肥水管理1.1早春增施基肥。增施基肥是增强树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在早春土壤  相似文献   

8.
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又名冻枣、苹果枣、冰糖枣,是我国特有的晚熟枣品种,也是目前公认的品质最好的鲜食枣品种。近年来全国许多省份对冬枣进行开发与推广,并开展了冬枣品种特性、引种栽培和无公害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曹海军 《油气储运》2006,(11):27-28
一、适时采收 枣果成熟度是影响鲜枣贮藏保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枣果成熟度与贮藏性能呈负相关,成熟度愈低愈耐贮藏,其耐藏性随枣果成熟度而下降,白熟果好于初红果,初红果好于半红果,全红枣果耐藏性明显下降。枣果贮藏保鲜,大部分品种在枣果着色50%左右的半红期采收为宜,采收偏早,品质不好,采收偏晚,则不易贮藏。,如鲁北冬枣,白熟期糖分已超过20%,口感已很好,可适当提早采收。  相似文献   

10.
8月24日,山东莱阳果品批发商孙老板在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镇采购鲜枣,对鲜枣的品质赞叹不已。近几年,无棣县大力发展枣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嫁接改良优质新品种,实现了枣产品的高产优质,形成了婆枣、铃枣、小枣、冬枣等次第渐熟的枣系列,施有机肥,喷生物药,打造了枣产品的绿色、无公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冬枣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主推农产品,因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提高冬枣的品质和口感,果农应采用冬枣套袋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本文主要分析套袋冬枣的特点和配套技术,以期为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使大荔冬枣成为明星品牌,实现大荔冬枣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冬枣又称冻枣、苹果枣。冬枣品质上乘,是环渤海湾地区特有的珍稀晚熟鲜食枣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丰富的营养和鲜艳的外观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曾被同行知名专家誉为“全国260个鲜食枣品种之冠”。冬枣树为特产果树,目前全国总栽培面积近6万公项(间作,以下同),主要产区为环  相似文献   

13.
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枣常发生的病害有:斑点落叶病、于腐病、缩果病、枣锈病、炭疽病、细菌性疮痂病等,虫害有:枣尺蠖、枣芽象甲、枣瘿蚊,绿盲蝽、枣黏虫、枣龟蜡蚧、黄斑蝽、黄刺蛾、红蜘蛛、桃小食心虫、蚜虫、棉铃虫等。无公害控制冬枣病虫害的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包装材料对低温冷藏条件下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库(0~4℃)冷藏时,裸放冬枣果实皱缩严重,失去鲜食品质,包装处理较好地保存了枣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果实失重率;在专用保鲜袋、保鲜袋和普通袋3种包装中,用专业保鲜袋装枣,降低了冬枣冷藏时的腐烂指数,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更有利于保持冬枣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延长了冬枣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市宜良县避雨栽培的10年生冬枣、梨枣和芒果枣为试材,对3种鲜食枣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冬枣单果质量最小,但果形最为美观,接近圆形;芒果枣单果质量最大,但果形不及冬枣和梨枣;不同品种均从6月中旬进入果实快速膨大期。3个不同品种枣果实的硬度均随果实发育逐渐降低,果实成熟期梨枣硬度最大;其次是冬枣,芒果枣硬度最小,芒果枣的Vc含量最高。冬枣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且糖酸比高,风味更佳,内在品质最好。感官评定方面,冬枣综合评价最佳,外观圆形,果皮最薄,且口中不留残渣,口感最佳;其次为梨枣,其外观、口感略胜于芒果枣;芒果枣果皮较厚,口感较粗糙。  相似文献   

16.
冬枣又名苹果枣、冰糖枣、冻枣等,是我国特有的晚熟枣品种,也是目前人们公认的品质最佳的鲜食枣果。其主要特点是:果肉嫩甜脆,色泽光亮鲜艳,营养丰富,品质极好,营养价值居百果之冠。生产绿色无公害冬枣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对病虫害的防治,此项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7.
何宇 《陕西农业科学》2023,(2):30-33+73
以陕西大荔冬枣为试材,通过不同的涂膜保鲜处理,即:1.5%石榴皮提取液、1%壳聚糖溶液、1.5%石榴皮与1%壳聚糖复合溶液对冬枣进行涂膜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4℃低温贮藏,每隔9d测定枣果的腐烂率、失重率、硬度、维生素C、总糖量、丙二醛(MDA)、乙醇等指标,研究石榴皮提取液涂膜法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壳聚糖溶液、1.5%石榴皮提取液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贮藏期间冬枣品质的下降。复合涂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能很好地降低其失重率与腐烂指数,维持枣果的硬度和总糖及Vc含量,抑制MDA和乙醇含量增加,有效维持了冬枣果实的贮藏品质。说明石榴皮提取物可以用于冬枣的贮藏保鲜,并且复合涂膜处理较单独涂膜效果更佳,为果农研究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冬枣又名苹果枣,为鼠李科枣属落叶果树,是普通枣中无刺枣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冬枣果中大,品质优良,青脆甜美,皮薄汁多肉细。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1.65%,总黄酮0.26%,烟酸0.87毫克,维生素B 0.1%毫克/千克,维生素B2 0.2毫克/千克,含维生素C最为丰富,是苹果的70倍,可称为“活维生素丸”。  相似文献   

19.
沾化区作为滨州市辖区,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冬枣之乡",沾化冬枣产业,经过30余年的精心培育,沾化冬枣面积持续稳定在2万hm~2,2016年总产3.25亿kg,实现产业产值30亿元,枣农人均冬枣纯收入达到8562元,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为不断提高冬枣产量和提升冬枣品质,结合近几年沾化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摸索出一套适合鲁北地区冬枣高校平衡施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冬枣锈病是一种危害冬枣树叶片的真菌性病害.属担子菌纲、锈菌目、锈菌属中的枣层锈菌,近年在沾化县域内发生比较普遍,对枣树的叶片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冬枣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