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丰产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秋季以泉花327为母本,国际半干旱研究所的ICGV94449A作父本,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择,育成了丰产、耐旱、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系200131-6-1-2。该品系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春季进行生产试验,同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荚果单产4215.3kg/hm2,比对照增产12.33%;子仁单产2844.8kg/hm2,比对照增产12.65%。粗脂肪含量51.56%,蛋白质含量29.08%。生育期120~123d左右。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青枯病鉴定结果为感病(S)类型。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福花4号。  相似文献   

2.
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的选育及其高产生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1年秋季以泉花327为母本,国际半干旱研究所ICGV94449A作父本,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择,育成了丰产、耐旱、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07-2008年参加本省春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春季进行生产试验,同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荚果亩产281.02kg,比对照增产12.33% ,籽仁亩产189.65kg,比对照增产12.65%。粗脂肪含量51.56%,蛋白质含量29.08%。感病(S)青枯病,生育期125d左右。福花4号花量适中,花期较集中,有效花率高;幼苗期和饱果成熟期的LAI比对照低,其余时期比对照高,苗期,结荚期这两个与产量形成重要时期比对照有较高的净同化率。开花下针期营养生长同时,生殖生长已较旺盛,结荚期干物质积累多,向荚果转移快。保持一定的干物质积累率和较高的经济系数,是福花4号高产的一个重要生理基础。库大、源大,而且库/源比率高,库源的协调性好,因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豫花8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0425-N7为母本、豫花9326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授粉技术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具有高油、丰产、稳产特性的花生新品种。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20)410030,适宜在河南、河北春播及麦垄套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优质、高产、抗病食用型花生新品种东花8号选育过程,介绍了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宛花3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短、稳产性好、油食兼用、结果集中、高抗花生青枯病。2016-2017年参加河南省花生新品种联合测试试验,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证号:GPD花生(2019)410141。适合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春、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高产、耐低温花生新品种花育4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栽培种遗传基础狭窄,虽然品种间杂交迄今仍是花生育种的主要手段,但国内外花生育种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花生育种要取得突破单纯依靠常规杂交已越来越难,鉴于花生野生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性,对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具有抗性,而且具有高产因子,因此认为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利用花生属野生资源特别是花生区组以外的不亲和野生种是拓宽花生栽培种遗传基础、选育突破性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我国花生生产大省,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近1/5,花生是河南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河南夏播花生面积扩大,选育早熟、优质、高产的花生新品种是生产之需要。驻花一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早熟、优质、高产为目标,利用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于艳茹 《中国种业》2011,(11):58-58
锦花11号是锦州农科院以8902为母本、锦花五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逐年世代选育,从其后代分离材料中系选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旱性、抗病性强;米质好,适口性好,适合出口创汇。适合全省各花生产区春播种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也可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生产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1)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复种指数的提高,一年两熟制的麦套夏播花生发展迅速,已占全省花生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2)随着河南省外贸、内销量的不断增加和粮油、食品加工业的蓬勃兴起,花生产业化进程加快,花生及其制品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鉴于此,对种植花生品种的早熟与高产、大果与早熟、高产与优质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万勇善 《作物杂志》2002,18(2):50-51
丰花1号是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育成高产优质抗病大花生新品种,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字 [2001 ]017号。1 选育过程亲本蓬莱一窝猴是50年代山东省主栽品种,为普通型,株型直立,交替开化。品质好,商品价值高,油酸 /亚油酸比率1.7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创出山东大花生品牌,果、仁均可出口,属传统出口大花生。亲本海花1号是80年代育成推广的高产品种,为中间型,株型直立,连续开花。具有抗病、抗旱、耐瘠、耐涝等特性。至今仍是北方主栽品种,具有较高的高产潜力。丰花1号以蓬莱一窝猴作母本,海花1号作父本……  相似文献   

11.
平麦998系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院等单位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合作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8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8008.  相似文献   

12.
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年连续3年被吉林省农委确认为吉林省中熟稻区主导品种,近两年种植面积约占吉林省中熟稻区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3.
鹏玉17主要优良特点为产量高、抗病性强、脱水快、抗倒伏、适应性广等,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8013)。在近几年的试验和示范过程中,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广适性和丰产性,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佳源6号为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16。该品种具有高产性突出、稳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倒春寒冻害能力好、对高温不敏感、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特征。从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等方面总结了佳源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长绒棉九棉27的杂交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提出了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永优696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Y516为母本、浚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遗传基因丰富,采取改良Reid×国外杂优模式,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06165。该品种稳产性、丰产性、综合抗逆性好,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袁明 《中国种业》2015,(8):75-76
齐农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2年以嫩950127-4?东农42的F1为母本,与以嫩丰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2年区域试验10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公顷产量 2656.0 kg,平均比对照品种嫩丰18 号增产14.1%,一年生产试验,5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公顷产量 2281.9 kg,平均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2.4%;蛋白质含量为40.46 %,脂肪含量为21.53%,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种植,是一个稳产、抗线性状较为突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芝麻新品种驻芝1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驻芝14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6036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后代在多元病圃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芝麻新品种,2002-2004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9.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轮选165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响 《中国种业》2020,(10):71-73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新品种轮选1658在河南的推广应用价值及开发潜力,对2020年河南省新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轮选1658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归纳总结,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及促进其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轮选1658采用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方法,以矮败小麦为母本,周麦16、周麦18等为父本进行轮回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诸多优点,属于中筋小麦品种,适宜在河南冬麦区(信阳、南阳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