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试验证实,前期用温室育苗,后期移入适合的营养土容器内培育袋苗,和进行叶面追肥能在半年内育成墨西哥柏壮苗出圃。营养土以80%红壤土,19%火土,1%复合肥配制最好,叶面肥以喷施宝效果最佳,叶面宝、植宝素次之。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是适宜北方沙区用材、观赏和绿化造林的常绿树种。近几年,我们对樟子松营养袋育苗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营养袋育大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有灌溉条件、便于管理的园田地为宜。二、营养袋规格以塑料袋为主,一般为12×25厘米(直径12厘米,高25厘米圆筒)。塑料袋厚度以装实营养土不破裂为宜。三、营养土配制1.营养土配方和酸碱度15%草炭土+10%腐熟农家肥+73%风沙土+2%过磷酸钙,PH值5.5~6.5。2.营养土消毒处理灭菌:使用1%~2%黑矾(FeSo…  相似文献   

3.
一、叶面喷施速效肥。采果后,立即用0.3%-0.5%的尿素和0.4%-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肥,以补充采果后的养分不足,避免过早落叶,提高后期光合效能,增加树体营养积累,促进花期分化,减少来年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在于解决大行山区侧柏营养袋育苗的容器规格和营养土配方选择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规格(5.7×14cm)的容器,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在造林中应广泛使用。小规格容器(3.8-5.1×12cm),适宜造林地较远、运输不方便的地区。在羊粪较充足的地区,营养土以羊粪30%+土杂肥30%+复合肥0.2%+黄心土39.8%最合理。  相似文献   

5.
在土壤严重缺磷的陆川县进行培养营养苗试验,用不同磷含量配制的营养土对红椎营养苗的培育,经过13个月苗期生长测定,结果证明磷对红椎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四种处理中,以磷肥含量3%的营养土为佳。经方差分析,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桃新梢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桃树新梢长21~30cm时,采用土施3g/m215%多效唑或叶面喷施500×10-6、1000×10-6多效唑均能有效地控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促使枝梢粗壮,导致节间缩短,叶色变深变浓,同时使叶片皱缩而厚度增加。多效唑在5月初处理早熟桃新梢时,对桃当年产量无影响,对来年产量影响较大,叶面喷施500×10-6、1000×10-6及土施多效唑分别比对照增产17.14%、20.95%、31.43%。  相似文献   

7.
经研究认为,苹果“营养袋”快速育苗的关键技术为:采用通透性良好的蜂窝状营养袋,以肥沃壤土73.5%,配以25%的腐熟有机肥,加入1%的过磷酸钙及0.5%的尿素作为营养土,于2月15日前后播入温床,培养砧木幼苗,于当年5月下旬在苗圃地进行带木质芽接。  相似文献   

8.
1土肥水管理茉莉,原产亚热带、喜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和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壤土。要使茉莉花开繁茂,必须先配好营养土。其配方为腐植土60%,园田土30%,细河沙10%,再掺入适量复合肥和硫酸亚铁细末。先用瓦片扣住花盆排水孔,而后装入拌好的营养土,至盆沿以下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PP333对盆栽蚊净香草观赏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PP333对盆栽蚊净香草进行了盆土浇施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盆土浇施50-200mg/L,叶面喷施250~500mg/L的PP333能有效地提高盆栽蚊净香昌的观赏效果,而盆土浇施400mg/L以上,叶面喷施1000mg/L以上的PP333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在适宜的浓度下,盆土浇施效果优于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0.
木荷容器育苗营养基质及播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木荷采用6种不同营养基质配方及2种不同播种方式的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苗木的高度、地径、根系总量、主根长度、最长须根长度、须根平均长度、叶片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9个生长性状的影响;选出较佳的营养基质配方为腐殖质土20%、厩肥20%、火烧土20%和黄心土40%,另加过磷酸钙3%;播种方式以移芽上袋法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王一舟 《绿色科技》2012,(10):46-48
对黄瓜菜地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养分,研究了化肥减量及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按当地化肥施用量的处理在成熟期土壤速效磷、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均比其他处理高,但养分利用率较低;化肥施用量减少20%的处理次之;化肥施用量减少40%+20%有机肥的处理养分全量较高,并且速效养分不高,其养分流失量少,肥料利用率高;而化肥用量减60%+40%有机肥的处理养分全量及速效养分含量都较低,其肥料利用率比化肥施用量减少40%+20%有机肥的处理差。化肥施用量减少40%+20%有机肥能很好地提高土壤各种养分含量,且供肥平稳,能满足黄瓜生长需要,为最合理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车寮村杨梅园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林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东魁杨梅的栽培情况及对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菌肥、磷肥、菌肥+磷肥4种土壤养分补偿试验,分析0~20、20 ~ 40 cm土层对不同土壤养分补偿方式的响应.结果 表明:在pH值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雷竹林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能,选用碱性的肥料原料,研究配制了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料。土壤酸化的雷竹林施用该肥料后,自然出笋林和覆盖出笋林的土壤pH值分别平均增加0.53和0.18;有机质分别提高9.76%和7.69%;土壤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专用配方肥的施肥量较常规肥料减少42%以上,但产笋量平均增加10%以上,笋品质明显提升。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可以起到一肥多效的效果,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雷竹林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省板栗主产区林农习惯施肥调查结果表明:板栗生产中钾肥用量极少,磷肥用量偏低,而氮肥相对较多.应用GPS定位,采集湖北省28个县市板栗产区土壤样品112个;以常规方法分析了各土样pH值、有机质及土壤有效N、有效P、有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效Zn含量.结果表明:湖北省板栗产区80%左右以上的土壤pH及土壤有效N含量适宜于板栗生长,但5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低于15 g/kg,生产中应通过施用有机肥和采取抚育管理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P和有效K含量均较低,其低量比率分别为56.3%和73.11%,生产中应多施用P、K肥料.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对雷州半岛桉树林地土壤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雷州半岛两种主要类型砖红壤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桉树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培肥效应。结果表明:在雷州半岛低地力的土壤中种植桉树时,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有机质有所提高,而玄武岩砖红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林木生长量相关性为极显著水平,与施肥量的相关性较低,未达到显著水平。随施有机肥数量的增加,有机质呈上升趋势。施用滤泥1.5~2.5 kg.株-1时,土壤有机质比单施无机肥提高0.02%~0.21%,比不施肥提高0.07%~0.26%。经施肥后5a测定,施有机肥处理容重比施无机肥的降低0.01%~0.22%,总孔隙度比施无机肥的提高0.1%~7.1%,说明施用有机肥改良砖红壤物理特性。因此,两种类型砖红壤中有机肥施用对桉树土壤肥力具有极显著培肥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林木生长,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保护环境,维护地力,本研究从林木根际分离植物益生菌,经系统试验,筛选出一批对桉树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优良菌株。其中的 DU07菌株兼具固氮、解磷、解钾功能,被研制成菌剂、有机菌肥、益生菌复合肥。菌剂接种桉树苗木的育苗和造林试验覆盖广西桉树大部分栽培区。在广西高峰林场建立的146.2 hm2示范林,18月龄林木平均树高达11.16 m,胸径7.38 cm,均分别高于对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不含无机氮素的有机菌肥在试验初期的肥效较慢,但半年后,菌肥处理的林木胸径、树高均超过对照,其肥效显示长效缓释作用;施用菌肥的桉树根区土壤微生物、尤其是固氮菌数量明显增多,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机有机益生菌复合肥总养分≥15%,比总养分≥30.0%的对照肥减少一半,然而1.5年生试验林的树高和胸径均分别高于对照,土壤的速效氮、磷、钾也均高于对照。表明益生菌肥有利于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在改善土壤状况和维护地力上具独特作用。这对于在生产中减少无机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改良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期在促进湿地松生长及改良土壤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方法]2016年7月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区组,3个处理,分别为细菌肥料处理、基质对照处理及不添加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处理。2017年11月测量湿地松的株高和地径,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以及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用Biolog-ECO板分析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细菌肥料显著促进了湿地松幼苗株高和地径的增长,空白对照、基质对照处理和细菌肥料处理地径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98.27%、105.53%和123.09%,株高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55.69%、66.56%和85.18%,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密度,增加了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最大持水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但细菌肥料处理的作用更显著。细菌肥料和基质对照均提高了湿地松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以及速效钾含量,但细菌肥料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之间在4种养分含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基质对照与空白对照之间只在有机质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细菌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细菌肥料还使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对6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酚酸类和胺类)的利用能力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显著提高,基质对照也促进了上述指标的升高,但效果并不显著。[结论]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可以促进湿地松幼苗的生长,提高湿地松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水解性氮的含量,同时使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升高,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以及优势度指数,提高了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以及代谢活性,但细菌肥料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质对照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华北花岗片麻岩山区土壤严重退化,恶劣的土壤环境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利用不同配比的化肥对试验区内土壤进行促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肥料间,对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影响(以全P释放量为例),以NPK1和NPK2处理效果最好,其分别提高风化速率29.68%和31.21%;对土壤粒径的影响(以<1 mm粒径土壤重量百分比为例),同样以NPK1和NPK2处理效果最好,其分别提高风化速率30.50%和24.81%.综上分析可以说明,各种配比的化肥对土壤促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试验区内土壤正朝成熟土壤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配方施肥对云南松松针养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抚育提供科学依据,以8年生云南松为试材,采用U*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肥、磷肥、镁肥和硼肥配施的试验。处理组合的针叶长、烘干含水率、针叶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为23.90~27.34 cm、55.47%~60.88%、0.17%~0.57%、0.13%~0.33%和0.17%~0.82%,对照的则为24.14 cm、60.75%、0.35%、0.17%和0.29%。其中,全磷和全钾具有显著的差异。处理组合的土壤pH、烘干含水率、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胸径增长率分别为4.08~4.69、17.27%~34.59%、22.77~41.91、7.70~11.80、66.44~174.67 mg/kg和23.5%~50.3%,对照的则为4.42、17.27%、23.70、8.23、81.11 mg/kg和22.4%,处理组合间速效磷、速效钾和胸径增长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与因素具有复杂的相关性,硼肥与胸径增长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配施复合肥1.6 kg/3 cm、氮肥0.10 kg/3 cm、磷肥0.2 kg/3 cm,镁肥7.5 g/3 cm和硼肥1.5 g/3 cm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云南松幼树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