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4,(8):28-29
<正>寄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寄生。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而受益的,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一方称为寄生虫。以生物种类分类广义上来说,细菌和病毒也是寄生虫。寄生是出现在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寄生虫进入宿主,对宿主产生不同的损害;同时宿主对寄生虫产生不同程度的抵御能力,设法把寄生虫清除。其结果寄生虫可能  相似文献   

2.
陈萍  李培英 《家畜生态》1999,20(2):45-49,40
在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多变的共同生活现象。绝大多数生物能生活在其特定适应的生态环境中,并同时也可作为某一较小的生物(寄生物)的生存环境。1寄生现象1.1寄生现象分类所谓寄生现象,是一种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把另一种生物(...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村”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生物,他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奇妙关系,生物共生就是这些关系之一。分析生物共生理念的产生根源,回顾生物共生理论的发展轨迹,对目前人类认识的生物共生现象进行了归类阐述,提出生物共生理论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导读: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的斗争关系,如寄生关系、植食关系、捕食关系、种内竞争关系以及抗生关系等。通过上述关系,使不同生物的生存能力持续提高。另外不同生物以及同种生物间还有各式各样的信息传递,通过声音、激素、动作等表达和传递信息,共同克服外界压力、保持种属繁衍和物种间的协调发展。如果人为的过分强调某种生物,有可能破坏这种平衡,造成某种生物的灾难。如,当前某些地区,推广所谓的立体化养殖,即鸡粪便喂猪,猪粪便喂鱼,死的鱼虾再喂鸡的循环,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短期内,可以节约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是长期的结果是会由于饲养种类的增多,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循环上游的粪便不能全部被下游的动物应用。更严重的是这种所谓的立体化养殖,使一些生物共患的疾病,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且人为给病原跨物种传.播创造了条件(如:某些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的疾病)。总之,和谐养殖的前提,首先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健康养殖。[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东方蜜蜂蜂箱内发现的物种,除绝对优势种东方蜜蜂(Apiscerana)以外,其它动物种类繁多。经初步调查发现,一个小小的蜂箱里,竟有动物种类多达50种,分别隶属于3门8纲22目。其中与蜜蜂关系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有17种,占总种数的34%;为寄生关系的有16种,占32%;为互利关系的有9种,占18%;为偏害关系的有6种,占12%;为中性共生关系的有2种,占4%。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共生的原理,把水稻种植和稻田水中养鱼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达到稻鱼互利双增收的目的,实现“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贵州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在黔东、黔南一带侗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稻田养鱼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7.
1复胃结构与功能奶牛属反刍动物,复胃由4个部分(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真胃)构成。其内部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纤毛原虫和厌氧性真菌。这些微生物间,其与牛体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完成对各种精、粗饲料的发酵、降解、生物合成等化学和生物学变化。由此也引发奶牛一系列特殊的消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用10株不同的根瘤菌对4种紫花苜蓿(Mecicago sativa)品种(或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其地上部分干重,有效根瘤菌数及总根瘤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8%-997.0%,37.3%-1410.0%和92.6%-1610.2%,差异显著。在各紫花苜蓿和根瘤菌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筛选出了与各紫花苜蓿品种(或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菌,分别是中苜1号:30085,45236:RS:30015,NM006,25132;Vector:30015,45236,25132;WL323:30096,45236,25132.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添加剂,近10年来发展很快,已经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它是利用有效微生物群之间的互惠互利或互利共生现象,在畜禽体内(肠道)形成有益的微生物群落,抑制病菌生长,提高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生长,达到提高畜禽产品质量的目的。下面就其在奶牛上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对福州地区高榕榕果内生长形态相似的榕小蜂Eupristina 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进行生态学研究,观察榕果的发育过程和比较两种榕小蜂在传粉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Eupristina altisima为高榕积极的传粉者,而Eupristina sp.则无传粉行为。榕小蜂为榕树传粉,榕树为榕小蜂提供产卵和后代发育的场所,研究这种互利共生的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秸秆类农业废弃物的生物利用Ⅱ.秸秆的现代利用方法张海晋坤贞(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生物系)1.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微生物来源的蛋白一般称为单细胞蛋白(SCP),它是一种非传统蛋白质,常和农业废物联系在一起,早期纤维素底物生产SCP是用木材水解生产酵...  相似文献   

13.
(上接1998年第6期P42页)2.1.1.2共生关系出现于生命开始的同时:现在发现许多种生物细胞内都能分离出病毒,并且很多种病毒对宿主并不都引起疾病,不少病毒对宿主健康和生长发育还有所帮助。如果把细胞看成是宏生物,则病毒就是微生物。上述两种论点各有其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饲用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饲用纤维素酶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应用已相当普及,对其质量检测显得日益重要,但在国家饲料工业标准中,尚未见有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据研究所知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按作用底物的能力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棉花纤维素能起催化水解作用,一般称为C1酶;一部分是对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水解能力区分,称为Cx酶。针对上述情况,一般采用两种测定方法,一种是CMC法,适用于Cx酶;另一种是滤纸法,则适用于C1酶活力的测定。1CMC(羧甲基纤维素)法1.1饲用纤维素酶由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1.…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黑河市猫寄生蠕虫区系调查结果,在剖检9只猫体内,共检获寄生蠕虫6种.其中吸虫两种: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和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yokogawai).绦虫两种:带状泡尾绦虫(Hydatigerataeniformis)和线中殖孔绦虫(Mesocestoideslineatus).线虫两种:猫弓首线虫(Toxocaracati)和管形钩口线虫(Ancylostomatubaeforme).虫体隶属于3纲6科6属.带状泡尾绦虫感染率高达100%;猫弓首线虫感染率达88.8%;管形钩口线虫为55.8%和华枝睾吸虫感染率达33%,它们是黑河市猫寄生蠕虫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6.
乳酸杆菌对雏鸡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生物物种都存在着与另一些生物物种的生存关系,有的共生,有的制约,有的协同,有的寄生。采用来自于消化道本身的微生物,即“直接饲喂微生物”(directfed microbial,DFM)饲喂动物,防治疾病,已引起人们极大兴趣。雏鸡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与肠道乳酸杆菌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此试验的目的是分析雏鸡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虫后,其肠道乳酸杆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对4只4×4拉丁方设计中的绵羊,分别用PEG(聚乙二醇)和CrEDTA(乙二胺四乙酸铬)两种液相标记物同时测定了瘤胃液稀释率和瘤胃液体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瘤胃液稀释率之间或瘤胃液体积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关系。但用两种方法测得的瘤胃液稀释率或瘤胃液体积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用PEG法测得的两指标均高于用CrEDTA法测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喘气病、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是猪肺炎支原体寄生于呼吸道而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国外称为猪地方性肺炎(SEP)我国称为猪气喘病或喘气病。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学者把一些寄生物寄生在其它营寄生生活方式的宿主体内的现象称之为“重寄生现象”,也叫“超寄生现象”。苏联学者建议应用“异生物携带现象”一词。例如一种致病性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原虫、蠕虫等可以寄生在同样营寄生生活方式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宿主体内。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所有细胞内的和许多组织内的寄生物种  相似文献   

20.
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初级精母细胞核DNA含量测定表明,寄生于较高等鱼类宿主的中华叶形吸虫和鳗鲡叶形吸虫的DNA含量较高(C值分别为0.25pg和0.26pg),而寄生于较低等鱼类宿主的鲶叶形吸虫和巴氏叶形吸虫的DNA含量较低(C值分别为0.21pg和0.20pg)。这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全蛋白质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进一步显示,中华叶形吸虫与鳗鲡叶形吸虫构成一近缘亚群(Sm=0.6579,D=0.4187),而鲶叶形吸虫和巴氏叶形吸虫构成另一近缘亚群(Sm=0.6176,D=0.4819);这两个亚群间的相似系数值(Sm)小于0.53,遗传距离值(D)大于0.64。以上结果从分子水平上再次证实将叶形吸虫属划分为两个亚属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