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批奶牛眼虫病的临床诊疗报告谭成志杨长春英若忠(桦南县曙光农场六队兽医所·154451)1994年8月12日起,六队奶牛村因在八虎力河畔放牧而有12头奶牛相继发生眼虫病,并解剖确诊1头。现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因今年雨水较大,河水猛长,淹...  相似文献   

2.
奶牛泰勒焦虫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以来,奶牛泰勒焦虫病呈地域性暴发.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1年7月中旬,位于乌裕尔河南岸流域的富路镇先后有4个村的奶牛暴发了奶牛焦虫病,相继又有绍文乡的2个村在富路镇放牧的奶牛群也发生了本病.共计有4个放牧奶牛群,共388头,其中发病90头,死亡17头,发病率23.2%,死亡率占发病率的18.9%.  相似文献   

3.
1992年4月15日我场奶牛发生急性赤霉菌中毒,现场抢救45头,死亡5头,治愈40头,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加下。 1 流行病学调查八五四农场36队,地势低洼,1991年麦收季节阴雨连绵,涝情严重,致使未收割的500多亩小麦发生赤霉菌病。1992年4月份由于牛群饲草短缺,该队牛群进入小麦地放牧而中毒,未进入该地放牧的奶牛没有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4.
<正> 牛、马、禽患眼虫病常有发生,在我国亦普遍存在,但犬眼虫病的病例尚不多见。笔者自88年、89年两年中诊治三例患眼虫病的病犬,现报道如下。发病的均为成年犬,4~5月份2例,10份1例。  相似文献   

5.
放牧牛群的声音诱导法——声音诱导法研究现状○圆通茂喜著○李宝林摘译前言在牛的放牧管理上,改变放牧区,确认牛群头数,发现伤病牛,人工授精,某些放牧病的预防注射,药物涂沫等都需要把牛从一个场所向另一个场所诱导和集群。在粗放放牧时,因牧区面积大,地势起伏及...  相似文献   

6.
<正> 巴贝西虫病是一种经蜱传递的原虫病,多发生于放牧牛群。我校实验牧场有黑白花奶牛288头,常年均为舍饲.1989年7月~10月陆续有122头发生巴贝西虫病,发病率为42.36%,死亡三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中兽医称为“木舌病”,是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上发生放线菌肿。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 病因1.1在被污染的环境、低洼潮湿的地区放牧牛群,易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8.
随机采集了放牧与拴系条件下,上海某两个牧场一天的各自混合奶缸样,进行牛奶常规成分与牛奶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放牧牛群的奶样常规成份均高于拴系式。两个牧场奶样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是放牧牛群奶样ω3、ω6、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CLA(c9,t11)含量均高于拴系牛群。  相似文献   

9.
七星农场22队饲养的改良黄牛,1983年4月由间放牧改为低洼草甸放牧。牛群误食毒芹发生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中毒病引起的牛肠便秘、肠阻塞给牛群造成的损害,维持牛群的健康状况,管理或饲养人员必须正确掌握这些中毒病等发病原因。虽然一些原料属于饲喂牛群的优质饲料,能够为牛群生长发育提高充足营养,但是饲喂不当也会发生中毒引起牛肠便秘、肠阻塞,例如:油菜籽、马铃薯、豆类和谷物等。同时,牛群在放牧饲养过程中,如果错误采食橡胶树子叶、烟叶、铅元素等有毒物质,也容易中毒引发牛肠便秘、肠阻塞。如果管理或饲养人员不能及时对病情进行诊断,采用相应措施处理,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在短时间内病牛会出现脱水、消瘦和昏迷死亡现象,给养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饲养人员应该提高责任心,在合理搭配饲喂的基础上,确保供给牛群的饲料优质,每天认真观察牛群各种行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尽快对病情进行诊断和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气肿疽又名黑腿病,是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皮下组织和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常以放牧牛群中较年轻的牛多发,发生过本病的地方,牧场被病原污染后,很难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玛沁县雪山乡浪日合作社某牧户牛群中24头一岁半犊牛,7头相继发病,2头死亡,其余5头及时治疗而痊愈,现报告如下。1病状观察发病迅速。病的初期,犊牛在放牧中常落于牛群之后,精神沉郁,呆立不动,喜卧、吮乳停止,体温40.5~42℃。有的患犊拉稀,可见黏膜发红,鼻孔流出脓性  相似文献   

13.
角膜皮样物病病例在动物少见报道。我师六团十连放牧牛群于 1 997年发生犊牛角膜皮样物病 7例 ,发病率 2 5 .9% ,严重影响患牛视力 ,常年流泪和流脓性分泌物。我师八团和十一团放牧母牛群均有发生。十一团私人的牛群也有本病发生。为了找出发病原因和探索防治办法 ,我们拟定本试验方案。1 情况调查 该群牛是 1 994年和 1 995年底分两批从乌什县农户购入的。3年饲养情况如下。1 .1 饲养方法  1 995年喂 9%稻草粉、30 %麦草粉 ,6 0 %棉籽壳 ,1 %棉仁饼。 1 996年喂40 %稻草粉 ,5 8%棉籽壳 ,2 %棉仁饼。 1 997年喂 2 0 %稻草粉 ,78%棉籽壳 …  相似文献   

14.
奶牛眼虫病寄生于牛眼内,是由蝇类流行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现将该病在我场首次发生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认山区牛皮蝇幼虫病的防控效果,了解目前云南牛皮蝇幼虫病的危害程度,在太邑乡选择放牧、半放牧和舍饲的杂交肉牛共502头,通过成蝇侵扰牛群的观察、体表蝇卵的观察、背部皮肤的观察与触摸,调查牛皮蝇幼虫病的危害程度。结果,观察到有2只成蝇侵扰杂交肉牛,有2头放牧杂交肉牛和1头半放牧的杂交肉牛带有蝇卵,有2头杂交肉牛背部有皮瘤。认为,需要在云南山区进行牛皮蝇幼虫病的调查,制订不同地区的防控措施,争取早日在全省消灭牛皮蝇幼虫病。  相似文献   

16.
春季草嫩,在放牧时牛易贪食,为防止引发消化道疾病,养殖场户应在对牛群实施放牧的最初几天,预先饲喂粗饲料(粗饲料应选用青贮玉米秸、氨化秸秆、切短的花生秧和红薯秧等),牛采食半饱后再出牧,一般过度15~20 d,待牛的胃肠机能逐渐适应消化青草后,再转入全天正常放牧。同时,为了促进牛群尽快地恢复体质,对放牧的牛群,除放牧采食外,还应适当地加喂夜草和补喂适量的精饲料,并供给牛群足够的清洁饮水。每天每头牛可补喂50 g左右  相似文献   

17.
1肉牛肥育方式 肉牛肥育方式一般可分为放牧肥育、半舍饲半放牧肥育、舍饲肥育3种。放牧肥育是指从犊牛到出栏牛,完成草地放牧而不补充任何饲料的肥育方式。半舍饲半放牧肥育是指夏季青草期牛群采取放牧肥育,寒冷干旱的枯草期把牛群于舍内圈养。此法通常适用于热带地区,因为当地夏季牧草丰盛,可以满足肉牛生长发育有需要,而冬季低温少雨,牧草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在第二年青草期,采用放牧肥育,冬季再回到牛舍舍饲3~4个月即可达到出栏标准。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 养牛户饲养肉牛87头,均为夏洛莱,西门塔尔与当地黄牛的杂交改良牛。年龄均为6~13月龄。饲养方式为半舍饲半放牧,夏季以放牧为主。2004年10月初,牛群中个别牛出现腹泻,下颌及腹下水肿,可视黏膜苍白等症状。随后发病数量越来越多,几乎波及整个牛群。初期怀疑为巴贝斯虫病,用贝尼尔配合青霉素等治疗无效,病程拖延较长近1个月。病牛消瘦,有一头6个月龄犊牛因病重死亡。于是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太阳升村孙某的肉牛养殖场,年饲养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改良肉牛近500余头.其中有一群39头的架子牛在山上放牧,早出晚归.2005年7月26日晚收牧时,牛群中发生了一起怪病,牛群到家后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喘息、鼓胀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79年5月中旬在日本千岁市市营牧场开始放牧的育成牛群中,刚从神奈川县用汽车运到该场放牧的24头牛中有6头出现步样强拘,重症病例不能站立。牛的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极为少见,我国尚无报导。我们对病牛进行了临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