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优质、高产、抗病和耐寒水稻新品种龙粳20为材料,研究了化学药剂、稻糠+化学药剂和单施稻糠对水稻的除草效果、水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稻糠具有一定的除草效果,但结合前期封闭除草后期再施用稻糠效果更好。并且分蘖增加,增产45%左右。  相似文献   

2.
研究稻糠除草效果,结果表明:移栽后5 d施稻糠200 g/m2,处理后保持田间水层5 cm以上10 d左右,控制有效时间约20 d,除草效果可达50%以上,有效控制时间与化除效果差异不明显。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水稻无公害栽培,在借鉴日本用稻糠除草的基础上,2005~2006年连续2a采用稻糠不同使用量并在保持水层条件下防除稻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在保持水层条件下,使用稻糠防除稻田杂草具有一定效果。在稻糠用量200g/m2处理中,稻田杂草株防效达29.7%,水稻增产5.4%,效益增加87.1元/hm2。  相似文献   

4.
有机水稻稻糠稻作除草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稻糠施入稻田的除草效果、施用方法、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效果,通过一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以稻糠施用量每666.7m^2施60kg除草效果最佳,在有机水稻除草技术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无公害栽培除草新技术,在2010~2012年试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稻糠除草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稻田施稻糠的除草效果及对水稻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稻糠除草是可行的,稻田施用稻糠不但有除草的功效,还有提供水稻养分、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稻糠的施用时间以水稻移栽后7 d左右为宜,与返青肥同施,且要保持水层5 cm以上,保水7~10 d。  相似文献   

7.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进行杂草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综合除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高31.8%~42.6%,农田杂草发生频率增加13.3%~31.6%,二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用莠去津、乙草胺、乙草胺+莠去津,苗期茎叶喷雾使用玉农乐、玉农乐+2,4-D丁酯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中耕+深松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综合除草效果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播前进行蔬菜种子处理,可减轻或推迟蔬菜苗期病虫害的发生,还可防治地下害虫和鼠害,同时可提高种子出苗率。农田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分、养分,同时诱发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农业生产上较为突出的问题。采用化学除草,具有除草效果好,节省劳动力等优点。现将蔬菜种子处理及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有机稻田几种无公害除草技术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 a无公害除草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有机稻田采取稻糠稻作、纸膜覆盖、稻田养鸭3种无公害除草技术均具有防除杂草、增加肥效、增产的综合作用,在水稻栽培除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点观察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 设置化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机械除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6个大处理,37个小处理,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的效果和草害水平。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4种,其中藜、猪毛菜和狗尾草为主要危害杂草,其发生时间主要在5月中旬—6月中上旬;不同措施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明显,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依次为综合除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化学多因素除草>化学单因素除草>机械除草>不同覆盖度控草>不同播量控草>耕作制度控草>不同播期控草。  相似文献   

11.
踏查与定点观察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初期杂草密度增加,田间杂草发生时间提前,上下茬农田杂草重叠发生,多年生杂草危害加重。同时采用化学除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方式进行除草,结果表明:综合除草效果最好,化学除草用配伍药剂高特克+胺苯磺隆+龙拳、高特克+龙拳+高效盖草能、高特克+胺苯磺隆+高效盖草能、高特克+胺苯磺隆+精禾草克、高特克+菜王星+精禾草克效果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吕东  李秉新  张宏斌  闫克林  赵明  赵祜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46-11349
在甘肃省张掖市龙渠祁连圆柏林内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及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对祁连圆柏林杂草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试验区杂草为5科15种,人工除草试验区杂草为9科20种,化学除草+人工除草试验区杂草为6科16种,对照区杂草为14科30种。化学除草处理区的杂草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最低,人工除草处理区最高,表明化学除草对祁连圆柏林杂草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在祁连圆柏林地防除杂草,采取化学除草+人工除草的方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的试验与稻糠除草试验研究,得出增施有机肥,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水稻群体质量提高,有利于实现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明确无公害水稻栽培施肥技术: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为55∶,前后期氮肥运筹比例64∶;施用稻糠除草,可以达到除草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的试验与稻糠除草试验研究,得出增施有机肥,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水稻群体质量提高,有利于实现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明确无公害水稻栽培施肥技术: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为5:5,前后期氮肥运筹比例6:4;施用稻糠除草,可以达到除草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2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专家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在苗期茎叶喷雾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护麦、骠马,抑阔宁+骠马、护麦+阔莠克、2,4-D丁酯+骠马除草配伍组合效果比较好,收获后用草甘膦进行秋季灭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用浅旋+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新建沟坝地引进推广马铃薯种植,并施以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进而对马铃薯主茎数与产量的关系做了一定的探讨。试验表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杂草株防效达到95%以上;在初花期采取化学调控,产量可提高39.27%,淀粉含量提高11.21%,并且验证了主茎数与产量具有正相关性的结论。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并用,对新建沟坝地马铃薯种植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稻糠在水稻栽培中的除草、增肥、增产作用及效益.在分析国内外稻糠施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稻糠在水稻栽培中的利用是我国绿色水稻栽培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途径,并提出我国在稻糠应用技术上至少在6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1)不同温度、土壤类型条件下对稻糠的分解速度和分解产物的影响;(2)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稻糠在除草、增肥和增产上的差异;(3)最佳用量稻糠对米质的影响大小和作用机理;(4)施用稻糠对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的影响;(5)稻糠与其它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技术;(6)不同栽培和耕作方式条件下稻糠的配套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免耕抛栽稻田的化学除草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免耕抛栽稻田的化学除草,提出了应选择适当的除草剂,把握除草的有利时机,注意除草方法来提高除草效果。同时还提出了应注意严格控制除草剂用量,控制抛后化学除草田间水层深度,抛后化学除草须待全田立苗后进行,晚稻免耕抛栽稻田再生苗的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机械除草效果,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设计机械除草、化学除草2种除草方式,调查、分析了玉米和大豆田杂草种类和数量、土壤温度、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田机械除草后虽然杂草株数减少,但是杂草密度仍为36.50株/m~2和28.25株/m~2,分别是化学除草的8.1倍和4.5倍。玉米机械除草提高5 cm土壤温度0.75℃,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降低高温期(6月26日~7月19日)10 cm土壤温度0.57℃和0.69℃,降低15 cm土壤温度1.03℃和1.27℃。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产量分别较化学除草降低29.0%和38.0%,净利润分别降低4 372.5元/hm~2和4 317.6元/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机械除草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油茶果实产量,采用裂区设计,以5年生的"湘林系列"优良无性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茶果实鲜重、地径、出仁率等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离树距离及离树距离和栽培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果实功能性状影响不显著,而不同覆盖处理对果高、果形指数和出仁率影响显著;与对照样地相比,除草+松土显著提高果高1.32倍;除草+松土处理的果形指数分别比木屑处理、白膜处理、除草措施、遮阳网+白膜和对照样地高;遮阳网处理下果形指数分别比白膜、除草、木屑、遮阳网+白膜覆盖处理和对照样地的果形指数高。与对照样地相比,除草+松土处理和遮阳网+白膜处理下的油茶果实出仁率降低。说明不同覆盖处理对油茶果实产量的影响不依赖于离树距离,松土+除草处理要根据不同经营目的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