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红掌组培苗污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掌(Anthurium andreanum),又名安祖花、花烛,为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植物,原产中美和南美热带雨林中,常附生于高大的树干上.红掌因其花大色艳、花形独特、瓶插寿命长、周年开花的特性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全球热带花卉贸易中,其销售量仅次于兰花,名列第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次氯酸钠对植物组培苗污染的防治效果。[方法]以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10、20、30和40 mg/L次氯酸钠,分析抑菌剂次氯酸钠对组培苗枯草杆菌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经过2~3次转接后,5和10 mg/L次氯酸钠对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的抑菌效果较好,该浓度处理组2种组培苗均未出现污染,且苗木生长较好,但随着浓度的升高次氯酸钠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综合分析认为,次氯酸钠浓度在5~10 mg/L之间是防治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污染的适宜浓度,可达到消除污染目的,其中适宜的转接周期为5~6 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次氯酸钠消除枯草杆菌、防治马铃薯及切花菊组培苗污染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滑菇又叫滑子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近年来滑菇产业发展很快,但霉菌污染普遍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能否有效防止霉菌污染,是提高滑菇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多年组培苗生产经验基础上,根据污染类型从污染环节分析污染原因,通过提出各个环节的污染控制措施,旨在为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提供可用的污染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香菇栽培最怕霉菌污染。霉菌孢子常借助气流、水滴、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媒介,侵入培养基内,在条件适宜时萌发繁殖为害。文章对袋栽香菇的霉菌类型及污染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草莓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容易出现细菌性污染导致草莓组培苗无法生根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NAA、青霉素及多菌灵3种药剂和其浓度进行筛选,并对生根率和平均根数与污染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莓组培苗的生根率和平均根数与细菌性污染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细菌性污染对草莓组培苗生根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400mg/L的青霉素能完全控制污染,而且根系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7.
由思茅区思茅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指导,应用良种良法配套进行区域生产示范甜龙竹栽培.现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并从甜龙竹特征特性、价值、种植地及土壤选择、种植技术等方面介绍,以提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饲料在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受霉菌侵染,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料霉变,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饲料在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受霉菌侵染,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料霉变,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引起板栗种仁腐烂的青霉菌属种类及其发病症状.以贮存期板栗种仁腐烂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分离法从贮存期板栗发病种仁的病健交界处分离纯化病原菌,验证其致病性,完成科赫氏法则,并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10株青霉属真菌,分离率为25%.分类鉴定显示:6株为光孢青霉菌...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生态防治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灰葡萄孢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 ̄24℃,31℃以上高温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据此,采用生态防治,变温管理,在关键时期辅以高效烟剂为主的化学防治,可取得良了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21种基因型甜玉米为试材,以幼胚为外植体,研究甜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21种基因型的幼胚均可诱导愈伤组织发生,但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变异范围为0~100%.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愈伤组织增殖能力也有显著差异,转入分化培养后,仅选系A23-2-3[3]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二氯甲烷浸提法获得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LTR-2代谢抗生物质,并对该物质的性质及分离纯化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物质在PDA平板上对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半径为6.5 mm;抗生物质具广谱抗性,稀释200倍后对本室保存的11株植物病原真菌仍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89.26%;抗生物质经100℃水浴处理30 min后,对棉花立枯病菌的平板抑制效果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LSR法,P=0.01),表明该抗生物质较耐热。经硅胶柱初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流分,表明提取物中至少含有两种抗生物质。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研制的不同类型药剂,通过室内抑菌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25%菌思奇EC等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和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5%菌思奇EC、施佳乐40%SC、20%乙霉威WP、速克灵50%WP、50%多菌灵WP和50%福美双WP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27,3.21,0.99,4.14,169.49和12.59μg/mL,田间试验防效依次为85.32%,83.65%,79.95%,82.29%,75.32%和70.49%。  相似文献   

15.
草莓原产于南美,现中国各地以及欧洲等地均有广泛栽培。草莓品种众多,口感质软而多汁,香味浓郁而略微酸甜,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草莓灰霉病是在草莓生产上普遍发生且难以治理的一种病害,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分离培养相结合对草莓灰霉病发病症状、发生条件及病原真菌等进行全面介绍,并结合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对草莓灰霉病进行综合防治方法讨论研究,旨在为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防治作用的内生细菌,从不同品种、健康的黄瓜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对峙培养法测定结果表明,从‘温室3号’黄瓜叶片分离到的1株内生细菌(WSL-8)对Botrytis cinerea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确定该细菌为Paenibacillus polymyxa;通过抗生素标记法分析了该细菌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分布和数量,明确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体数量逐步降低;利用该细菌菌液浸泡黄瓜片或浸泡黄瓜种子盆栽,接种病原菌后第3天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23.65%和56.83%。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为后期巨龙竹组织培养基的优化及预防巨龙竹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 然后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为SWFU03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生理生化特征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FU03与坚强芽孢杆菌(GQ903389.1)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11%。【结论】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菌株SWFU03为坚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对揭东县麻竹笋主产区虫害进行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该产区主要虫害有竹织叶野螟、竹弧蠹蛾、沟金针虫、竹蚜虫和青脊竹蝗等5种;调查研究了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和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茶树RNA的提纯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研究了一种可有效排除茶树叶片细胞所富含的茶多酚、茶多糖等杂质污染的茶树总RNA提取方法.即在Trizol法的基础上,于提取的初始阶段,重点防止褐化效应,用水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β-巯基乙醇(β-Me)排除茶多酚干扰,同时用低含量乙醇去除茶多糖;在最后阶段,55-60℃热水浴10min,低温离心进一步去除茶多糖的干扰.利用这一方法提取的茶树总RNA,经琼脂糖电泳鉴定,可见清晰的18s和28sRNA的2条带型,证明RNA完整,无弥散或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