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辽西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气象站资料,应用序列相关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掌握该农村的气候现状。[结果]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年均值呈波动变化,其中日最高气温年均值趋势升高增温幅度最大(0.328℃/10a),且显著水平最高,是气温升高的主体;日平均气温增幅(0.151℃/10a)和显著水平次之;日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且显著水平不明显。在冬、夏半年时间尺度里,日最高气温平均值趋势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17和0.250℃/10a,以冬半年升高最突出;日平均气温趋势性显著水平较低,日平均最低气温趋势性不显著。辽西朝阳农村≥10℃积温呈波动增加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2.590(℃.d)/10a,近45年趋势增加192(℃.d)。[结论]该研究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品种布局等农业措施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2.
商丘地区近47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商丘市所辖8个代表站1961~2007年47年的逐月地面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气温变化趋势进行诊断分析,用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法、Mann-Kendall法等统计方法,对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可能的突变点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近47年商丘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078℃/10年;其间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增暖期,80年代的气温变冷期,90年代中后期又进入了一个较强的增暖期;春、秋、冬3个季节的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上升幅度较大,气温变化率为0.382℃/10年,明显高于春、秋两季的0.084、0.049℃/10年;而夏季的平均温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169℃/10年。3种方法检测结果综合来看,四季突变时间不同,1993年是年平均气温由冷转为增暖的突变点,可信度达99%。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6~2015年曹县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Morlet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曹县气温变化趋势、周期变化、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增温率为0.20℃/10 a;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夏季略有下降;50 a来各月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曹县增温主要表现于冬季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1991年为曹县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起始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气温是一个偏低的时期,而其后是一个偏高的时期。曹县平均气温以异常偏低年份居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南县1959~2007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近48年全南冬季季平均气温、季平均最低气温、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要素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全南冬季平均气温、季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增温趋势。季平均气温前30年稳定少变,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增温明显;季平均最低气温则呈稳步增高态势,近48年季平均最低气温每10年约增温0.4℃左右;而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基本呈波浪振荡态势,其增温趋势不明显;极端最低气温的年际振幅较大,但总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冬季季平均气温增温的突变点大约出现在1994年;而季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的突变点比季平均气温早,出现在1986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的突变点出现时间最早,大约从1983年开始极端最低气温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近50年六盘水市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六盘水市的六枝、盘县、水城3个测站1960~2009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等方法,对六盘水市近50年气温变化的年际、年代际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来六盘水市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升温率为0.096℃/10a;春季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夏、秋、冬季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不一致,且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夏、秋次之,春季最小。六盘水市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气温变化不明显,80年代以后气温明显增高,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质,存在几个突变点,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出现在1978年,在1978年后年平均气温增温显著。春季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现象;夏、秋、冬季气温突变点分别为1978、1982和1985年。[结论]该研究为六盘水市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相关检验、距平累积和有序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朝阳地区1953-2010年汛期降水量的序列资料进行趋势检验、周期变化及突变点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地区汛期降水量存在显著的递减趋势,倾向率为-12.56 mm/10a,存在8-9年的周期变化和18年的准周期变化,且在1980年发生显著突变,在此之后,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2.5%。非汛期降水量变化较平稳,有微弱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8.
根据寿光市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功率普分析、M-K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寿光市近50年来气温变化趋势、变化周期、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年来寿光市年、季、月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41℃/10a,增温主要表现于冬季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寿光市年平均气温存在2~3和5~7年的显著变化周期,1994年为寿光市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起始年;寿光市平均气温以异常偏高年份居多,主要出现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9.
选取仙居县1960—2020年气温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M-K分析法等研究仙居县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仙居县近60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了约1.4℃。冬季和春季成为气温增长趋势的最主要贡献者;平均气温大致可划分为2个时期,1960—1998年的偏冷期,1999—2020年的偏暖期。平均气温虽然没有发生突变,但在1988年左右气温开始转为偏暖,且在2008年前后显著上升;对于季节平均气温,除春季没通过突变检验外,其他季节均发生了突变。仙居县平均温度在演变过程中存在着2~5年短周期规律和10~20年较长周期规律。四季和全年的平均气温Hurst值都大于0.5,表明未来的气温变化趋势与过去的气温变化趋势相同,都将持续增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60~2009年贵港地区气温日较差的演变趋势。[方法]利用贵港地区1960~2009年来具有连续完整记录的3个气象台站的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等资料,对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地区气温日较差的演变趋势。[结果]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小于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夏秋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春季,各月变化呈单峰单谷型;气温日较差空间变化倾向值形成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趋势;远离北回归线的台站极端日较差减小幅度最大,显著性强;靠近北回归线的台站极端日较差减小幅度较小,甚至呈弱增加趋势,但显著性水平不高。不同因子对日较差影响不同,日照与日较差正相关显著,总云量、相对湿度和降水量与日较差负相关显著,而与平均风速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贵港地区气候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朝阳市东大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和试验模态分析来获得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计算和实测自振特性参数。将实桥测试结果和计算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且获得了大桥的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和冲击系数。了解该桥在动力荷载下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该桥整体结构的安全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对朝阳地区风能资源要素的分析表明,朝阳中部和建平北部风资源较丰富,有效风速多集中在2~6月,该区域春季风资源具有开发价值;风能地形效应显著,但年际不稳定,此地区开发风能资源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大洼县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洼县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统计分析该县50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大洼县全年及春、夏、秋、冬季四季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降水全年及春、夏、冬季有增多的趋势,秋季有减少的趋势,夏季降水量增幅最大;全年及四季的日照变化明显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贵南气象站1961—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气温的年、季、月平均值以及气候倾向率,分析了近55年来贵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点及变化周期。结果表明,近55年贵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极显著的增温,且上升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月气温也均呈增温趋势。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低云量对气温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水汽压和相对湿度。Mann-Kendall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在1990、1993、1970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辽宁省西部朝阳地区中小水预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较大、预报精度和准确性较差等问题,对该地区洪水预报方案进行了修订,并总结了该地区洪水预报方案修订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5~2011年本溪县加密自动站气温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县区域内各月、季、年以及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本溪县的冷暖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以中部最暖、温度最高,北部最冷、温度最低为主要特点。通过分析各区域温度时空分布特点,比较各时段温度差异,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辽宁省50个测站的1958~2007年50年的气温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对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85℃·10a~(-1)、0.199℃·10a~(-1)和0.395℃·10a~(-1);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更加显著.辽宁省冬季、夏季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冬季气温显著上升,而夏季增温趋势不明显.辽宁省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年平均日最高气温突变点在1996年,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在1989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