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陶军  袁斌  雷小刚  张文武 《食用菌》2012,34(5):34-35
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温度操控技术十分关键,对金针菇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在完全掌握了育菇期间各个阶段的温度调控技术之后,再加以综合应用,才能保障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的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质量,单位产量实现新突破.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期环境温度保持在5℃时,生产出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生产用糙皮侧耳菌株对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菌渣不同发酵处理方式和复配基质对糙皮侧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糙皮侧耳菌株对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不同,各菌株以菌渣为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但降低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金针菇菌渣分别发酵0、3 d、5 d,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菌袋污染率呈降低趋势,糙皮侧耳产量呈升高趋势;单一金针菇菌渣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各潮菇的产量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第2潮~第4潮菇的产量降低更加明显,金针菇菌渣与棉籽壳、玉米芯复配基质的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刘善勇  董霞 《北方园艺》2013,(4):159-161
利用直流电通过螺线管产生稳恒弱磁场,处理金针菇菌种和菌丝体,研究不同的磁场条件对金针菇菌种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10 mT处理金针菇菌种,对发菌出菇具有促进作用,组合磁场(10、10) mT对金针菇菌种和子实体的生长速率、产品性状、产量等均具有明显的正效作用;15 mT处理金针菇菌种,对发菌出菇具有抑制作用,组合磁场(15,15) mT对金针菇菌种和子实体处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利用我国大量产出的棉秆资源,采用棉秆屑替代棉籽壳栽培金针菇,经过2年多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棉秆屑栽培金针菇,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产量与对照相等或略有增加,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棉秆可以用作金针菇原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白色金针菇F_(21)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浙江省江山市栽培白色金针菇为1500万袋,鲜菇产量7000吨,产值2400万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白色金针菇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现将白色金针菇F21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出菇管理阶段措施小结如下:1低温出菇白色金针菇F21出菇最适温度是5~15℃...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南 《食用菌》1998,20(2):33-34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菇类,它在较寒冷的冬天出菇,菌丝生长最适的温度13~23℃,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2~14℃,与其他多数食用菌一样,菌丝生长要求温度较高,而出菇的温度要求比较低,因此在我市气候条件下,只能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制栽培袋,12月底至翌年2月出菇.我市属亚热带地区,西北方向有武夷山,北部有戴云山,冬天挡住了由西北方向吹来的寒流,形成了我市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因此栽培金针菇时间比较短,金针菇生产也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发展我市金针菇生产,我们进行了金针菇反季节栽培试验,于低温季节制栽培袋,较高温的季节出菇(2月制袋培养,3~4月出菇),已获得成功,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培养、菌球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管理及金针菇的产量等方面的试验。得出金针菇菌丝生长的适温为16-19℃,子实体生长的适温为12℃左右,获得一套系统的、完整的适于北方冬季金针菇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杨大林 《蔬菜》2002,(11):25-25
水乃生命之源,土为万物之本。土,具有较高的保水持水能力,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和有益微生物菌群。正确利用覆土技术,能明显改善菌类品质,提高其产量。经覆土处理,可改善培养料内部生长环境,补充水分及某些生长元素,调节pH值,减少光线及温度变化对菌丝的影响,延缓菌丝老化,增强了抗杂能力。覆土处理后在土壤压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又可刺激原基分化,对出菇及菇体生长发育大有益处。实践证明,蘑菇、鸡腿菇、大球盖菇、姬松茸等地生种,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如果不经覆土,便很难出菇;非地生种(如平菇、香菇、金针菇…  相似文献   

9.
万兰英  孙卫 《食用菌》1996,18(1):22-23
金针菇在北方自然气候条件下,一般仅春秋两季栽培,若选用地道进行种植则可周年栽培。利用废弃的地道种植金针菇,不仅可减少固定资产投入,且地道菇外形、颜色、产量都优于一般的种植方法。下面就地道金针菇生产技术作一系统介绍。 (一)地道的选择 由于金针菇的后期出菇主要受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的影响,所以选择地道一定要围绕这几个环境因子进行。①温度:选温度在8~12℃,最好是离地面15m以下一年四季恒温的地方。这样可  相似文献   

10.
醋糟栽培金针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6)
试验以醋糟为主原料,设计不同配方配制培养料,进行金针菇制种及出菇。结果表明,醋糟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采菇期和生物转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对于棉子壳,醋糟可以提高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出菇期,提高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王生 《西北园艺》2014,(6):34-36
<正>金针菇,学名绒柄金钱菇,属伞菌目口蘑科小火焰菌属。生产金针菇一般采用棉籽壳作重要原料,棉籽壳养分高,理化性状较好,但价格高,增加了金针菇的生产成本,同时棉籽壳来源有限,影响了金针菇生产的发展。然而,目前市郊农村焚烧作物秸杆的问题十分严重,大量作物秸杆焚烧不但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本实验研究目的是用稻草为主料,以棉籽壳为对照,进行金针菇生长状况及产量的比较,以找出最  相似文献   

12.
徐树权 《食用菌》1989,(3):15-16
众所周知,金针菇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和发育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要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除应加强菌种选育、复壮更新外,合理控制外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于1984~1987年通过温度、光照、通气、湿度等外界条件的控制,系统地观察了对金针菇子实体生育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金针菇子实体生育期栽培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是三明一号金针菇,用常规瓶栽法,接种后按试验要求在不同室温、通气、光照条件下(?)养出菇。于84、85、87年三年重复试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将金针菇菌渣按10%、20%、30%、40%和50%的比例代替部分粗木屑用于秀珍菇的栽培,观察秀珍菇菌丝生长,测定产量,探讨金针菇菌渣对秀珍菇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用20%~30%的金针菇菌渣代替部分粗木屑进行秀珍菇栽培,节本增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金针菇液体菌种与固体种菌种制作及瓶栽对比试验,是为液体菌种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金针菇出菇整齐且产量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金针菇菌种为"众兴1号",菌盖纯白,稍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细长,粗细均匀。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且产量高,栽培周期短,抗病力强,此品种是适合液体和固体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果品销售不景气,河北省赵县、宁晋、晋州等梨产区的大量贮梨冷库处于闲置状态或产生闲置期。受灵寿、正定、行唐等地生产金针菇的影响,许多库主开始利用贮梨冷库进行白金针菇的反季节生产,但极易发生产量低、菇体商品性状差等问题。在影响金针菇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  相似文献   

16.
光质对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以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的黄色品系为材料,对即将出菇的栽培装分别进行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照光处理,另分设黑暗和室内散射光照射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光质的照先处理(50Lx)均可诱导金针菇子实体原基的提早形成,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增产幅度为46.41%~70.24%,其中以黄光,绿光、紫光、青光照射增产效果最佳。散射光照射不利于金针菇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完全黑暗环境子实体现营迟,生长不整齐,且产量大幅度下降。从产量与品质的综合因素考虑,以黄色、红色光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8个猴头菌株在菌丝培养阶段和栽培出菇阶段,从菌丝长速、形态特征、出菇温度、子实体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4形态较好。产量高且对环境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用金针菇菌渣不同比例的配方栽培秀珍菇,观察其菌丝生长、测定子实体产量、分析各配方投入产出比。试验表明,培养料中用33%左右的金针菇菌渣代替木屑栽培秀珍菇,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且含锌量比较高。金针菇中还含有一种叫朴菇素的物质,可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抗御能力。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2~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7,(6)
试验从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控温出菇对当潮袋均商品菇产量、以后潮次袋均商品菇产量、5潮总商品菇袋均产量及菌棒耗损率等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季节控温出菇的香菇菌棒5潮菇袋均商品菇总产量为715 g,生物转化率达81.8%;高温季节利用空调辅助降温催蕾出菇,对提高当潮商品菇的产量效果明显,对以后潮次的商品菇产量与菌棒的总耗损率没有明显影响;高温季节空调控温出菇,对部分菌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主要是因控温出菇期间相对较低的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