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2019年石家庄市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14个县发现草地贪夜蛾,其中9个县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但发生面积小,发现后及时防治,没有造成大面积危害。阐述了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多发生于晚播玉米田,属点片发生,发现田间危害时草地贪夜蛾幼虫多是高龄幼虫,且世代发生不整齐。最后提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     
<正>2018年以来,草地贪夜蛾在亚洲逐年向北、向南扩展,已扩散至亚洲16个国家。2019年1月,云南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5月开始快速传播蔓延,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面积已高达1500多万亩,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目前,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的作物为玉米,在其他17种作物和5种杂草上也发现了受草地贪夜蛾危害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正据云南省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监测,截至7月14日,受虫源面积大、基数高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全省草地贪夜蛾、黏虫发生面积大,局部区域发生严重。草地贪夜蛾在全省121个县累计发生51.86万hm~2,比上年同期增加11.17万hm~2,增27.45%。发生面积超过3.33万hm~2的州(市)有普洱、文山、临沧、红河、玉溪。部分地区防治不及时的田块发生严重,上穗为害,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大理州8个县(市)的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和为害水平;走访农户了解农民对草地贪夜蛾的认知度、防控方法和防控盲区,结果表明:8个县(市)均发生草地贪夜蛾,平均百株虫量为14.75头、平均叶片为害率14.07%;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叶片受害率最严重的是南涧县,平均百株虫量为35头、叶片受害率33.34%;农民对草地贪夜蛾认知度低、防控方法差和防控盲区大是导致草地贪夜蛾为害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技推广》2020,(2):44-44
近期华南和西南省份植保部门调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冬玉米种植区都有发生,云南、海南、广东等省发生普遍,部分地区虫量较高。云南和四川冬小麦、广东和广西甘蔗田个别县见虫。初步统计,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6省(区)113个县(市、区)查见幼虫,当前发生面积近50万亩,累计发生面积60.8万亩.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入侵动态及应急药剂防治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开展福建省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与为害监测;利用茎叶喷雾法开展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结果】2019年5月6日,福建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发生为害,随后全省多地陆续发现草地贪夜蛾侵入为害,截至11月4日,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寄主范围仅限于为害玉米,共有53个县(市、区)发生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达646.23 hm2;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效,药后3 d、10 d的防效分别为88.08%~91.46%和91.41%~94.01%,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结论】草地贪夜蛾已侵入福建省并在玉米上发生为害;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6种杀虫剂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在云南省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其可能给云南农业造成的损失,为进一步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xEnt最大熵生态位模型,运用已知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模拟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的潜在适生概率,将结果导入ArcGIS 10.5进行重采样并进行相关分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中2017年主要农作物面积和产量数据,运用市场价格法初步建立草地贪夜蛾危害损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预测.[结果]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的适生区范围广泛,其高适生区面积达17.85万km2,约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50%;中度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6.09万和5.06万km2.环境变量中,年平均温度对预测草地贪夜蛾潜在分布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最干季度降水、最冷季度平均温和最干月份降水,昼夜温差月值对草地贪夜蛾分布的影响较小.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烤烟、薯类和甘蔗4类主要农作物10%发生面积水平上可能对云南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95亿~8.94亿元人民币.[结论]草地贪夜蛾几乎能在云南全境适生,目前已扩散至全省120余个县,给云南省农业带来巨大威胁.应进一步加大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力度,严密监测虫情动态,在采取农药防治的基础上开展生物防治等其他控制措施,避免其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境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后,当年已扩散至包括陕西省在内的26个省份发生为害,发生面积5 013.36 hm,严重威胁粮食安全。2019年,西安各区县的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 172.81 hm,占据全省的43.34%。文章对草地贪夜蛾在西安地区201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草地贪夜蛾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福建闽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种群发生规律以及不同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2021年在福建省龙海地区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动态监测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福建闽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危害期主要集中在4—11月,一年内共出现2个明显高峰,全年最高诱蛾量在10月上旬,草地贪夜蛾可周年繁殖。苗期、喇叭口期和灌浆期3个不同生育期药剂防控效果比较,化学农药防治区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80%以上,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比化学农药防治区产量提高5%,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全程防治方案可以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草地贪夜蛾的特点、江城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同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理化诱控几个方面就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1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申报的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2021年草地贪夜蛾呈重发态势,基于草地贪夜蛾在中国正处于定殖到扩繁的种群增长阶段,且具有6亿亩玉米的适宜寄主作物,预计2021年总体发生面积4000万亩,比2020年增加1倍。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推广迫在眉睫,这为遏制草地贪夜蛾蔓延,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丰南区作为玉米种植大区,全区全年玉米种植面积27.5万亩,玉米产量15.25万吨,玉米种植实现产值1.26亿,玉米是丰南区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早监测、早预防、早防治,是将草地贪夜蛾对作物影响降到最低的必要手段。下面浅谈一下玉米生产中草地贪夜蛾防治应注意的六大问题一、正确认识草地贪夜蛾,其"可恶"而"不可怕"草地贪夜蛾的"可恶"之处主要有四大表现:即它的四大特性:①迁飞能力特别强、②蛀蚀能  相似文献   

13.
自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首次在江城县发现以来,已在江城县定殖并呈现周年常态化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和影响江城县玉米产业的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江城县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现状,概括了防治技术和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速效性和持续性均较好的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确保草地贪夜蛾的药剂防治效果,开展了5种不同类型杀虫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第2次施药后14天的平均防效为100%,在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今年首次在我县玉米上发生,并产生一定危害:春玉米、夏玉米上点状零星发生,秋玉米上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280hm2,重发面积达40 hm2,产量损失在1.4-48%。本文介绍了无为县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了发生特点与防治效果,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草地贪夜蛾(又叫秋黏虫)快速入侵我国,河北省、市、县各级植保部门抓紧落实、安排部署、积极行动防治草地贪夜蛾。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高度重视不能麻痹大意草地贪夜蛾一旦传入,危害极大。①传播快,成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自5月17日迁入安徽省以来,发生范围迅速扩大,2019年已在全省16市89个县(市、区)发生为害。草地贪夜蛾在安徽省具有发生范围广、面积小、为害较轻;在春玉米和夏玉米上分散为害、在秋玉米集中为害;田间虫态世代重叠严重、为害时间长等特点。安徽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区治理"的防控策略,采取成虫诱杀与幼虫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将总体为害损失率有效控制在0.79%。  相似文献   

18.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物种,在山东省诸城市连续3年发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通过田间调查,更加准确地了解其迁飞规律、生物学习性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和科学的用药方法,并研究市面上应用较广的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深入探究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习性,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为害程度、为害时间节点、迁飞规律等。采用草地贪夜蛾“点杀点治”的防治策略,选用3种不同杀虫剂,每种杀虫剂喷施2种不同用量进行比较试验,并调查大田防治效果,通过3年的平均数据综合评价了3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其中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无论是速效性还是持效性均有较好的大田表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草地贪夜蛾在宣城市宣州区的发生情况,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2019年新迁入的草地贪夜蛾在河南省秋播小麦上的为害及越冬情况,为制订防治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河南省植保站于2019年11月组织了全省108个农业县(市、区)植保部门开展了秋播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普查,重点普查了对有自生玉米苗的麦田和自生玉米苗和麦苗上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并进行了草地贪夜蛾越冬情况系统调查。普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08个农业县(市、区)中,14个县(市、区)的小麦田里自生玉米苗上查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其中6个县部分田块发现有为害麦苗的现象,但自生玉米苗被害株率都很高,麦苗受害轻,说明草地贪夜蛾是可以为害小麦的,但更喜食玉米。越冬情况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日均温10℃以上活动能力正常,在日均3℃以下,最低温1℃以上,活动能力低,最低温度0℃以下不能成活。河南省冬季最低气温均可达-10℃以下,说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河南省不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