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中国种业市场竞争态势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角度对中国种业市场竞争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种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基本特征及相互作用,并简要提出促进中国种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种业全球化和中国种业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定义,种子产业可以被定义为种子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以及这些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是主要研究种子企业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效果以及公共政策等范畴构成的基本理论体系。影响种子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等一系列机制。其中,决定竞争性质的基本因素是市场结构。现代种子产业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对种业市场进行立法为起点,发展到21世纪的国际种业,与种子作为商品刚刚进入市场的20世纪初相比,在规模、品质、技术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种业的市场化进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种子企业的成立开始,之后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种业竞争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国际种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所形成的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中国种业的市场绩效反映了在中国特定的“二元性”种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主要从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结构效率和技术进步绩效3个方面来衡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种子市场与国际贸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呈现出快速繁荣的局面。在跨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加入WTO,新的国际环境使我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关系由国内竞争逐渐转向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国内、国际市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伴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快,民族种业与世界种业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1我国种业现状与特点中国种业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农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通过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实现了优良品种的多次更新换代,使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在50年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玉米种业市场逐渐放开,国外的跨国种业集团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种业市场,现在中国种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大型种业公司基本都完成了品种资源储备,都在全力推出自己的新品种,品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王前 《种子科技》2003,21(5):270-27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牢牢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就种子企业而言,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改善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深化农产品加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通过对企业生产、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初步剖析,探索企业实施市场内部化、技术集群化、决策程序化、信息高效化和文化整合化的有效方法,为现代种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1 市场内部化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的上市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种子法>的实施,玉米种业市场逐渐放开,国外的跨国种业集团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种业市场.现在中国种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各个公司基本都完成了品种资源储备,都在全力推出自己的新品种,品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增强研发能力 进一步提升民族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种业市场的布阵、营销状况以及我国种业企业与跨国种业间的差距,提出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发掘和调动研发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我国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种业市场的发展格局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农业部配套规章相继出台,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种子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打破了行政区域为界限、市场割据和地区封锁的状况,一个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放型种业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认真审视和研究新时期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格局和现状,对于正确分析四川种子产业形势,加强种子管理,转变服务职能,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种子法》的实施,玉米种业市场逐渐放开,国外的跨国种业集团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种业市场。现在中国种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各个公司基本都完成了品种资源储备,都在全力推出自己的新品种,品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