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毒蛾(Leucoma salicis L.),鳞翅目,毒蛾科,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我县普遍发生危害,甚至有的吃光树叶。此虫生活史在“森保手册”中介绍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但在我县生活规律尚未清楚,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从一九七八年发现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为此,今年我们在钢都公社公路树和永安公社桥后卜乡道树作为观察基地,并开展了药剂防治,现将观察及防治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松毒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毒蛾[Dasychira axutha(Collenette)]又名松茸毒蛾、马尾松毒蛾、松毒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松树的一种主要害虫。1983年至1984年在我县又大发生,全县为害面积达5万亩。为了模清其发生发展规律,为  相似文献   

3.
<正> 杨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为害杨树叶部主要害虫之一。我区坝上四县普遍发生,危害十分严重,致使树势衰弱,生长量受到影响,有的竟处于枯黄濒死状态。1978年6月和1979年7月初,在坝上康保、沽源,先后发现杨尺蠖、杨毒蛾幼虫大量自然死亡现象。幼虫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为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杆状病毒属。此病毒国内未见记载,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杨雪毒蛾是为害杨、柳科林木的主要食叶害虫,为害严重地区常将叶片吃光,常常造成翌年发生林木枯梢枯干现象,使成林木生长不良,材质下降。杨雪毒蛾白天潜伏在树干基部残积物中,夜晚上树为害,根据杨雪毒蛾的为害规律,早期在树干基部幼虫潜伏的残积物中采取喷洒农药,可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我区的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等地,曾先后发生灰斑古毒蛾,严重为害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花棒。我们于1970-1971年对这一害虫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观察和试验,获得初步结果,兹将结果整理于后: 一、寄主植物及为害情况灰斑古毒蛾在我区主要为害花棒 Hcdysarumscoparium F. et Mey.、杨柴H. mongolicum l.,其次是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榆树 Ulmuspumila L.、苹果 Malus pumila Mey. 尚可为害旱  相似文献   

6.
雪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又名杨毒蛾,是“三北”防护林的大害虫,是杨、柳树幼林的大敌。该虫适应性强,繁殖快,为害重。仅四平地区发生面积2.7万公顷,有虫株达97%,每株有虫34~116头。有的林班树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造成经济损失。利用药物防治,不但成本高,易杀伤林内天敌,促使其它害虫猖獗为害(如杀死大量朝鲜紫姬蜂,导致黄刺蛾大发生),还造成环境污染,毒化农、林副产品,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畜、禽的安全。雪毒蛾有6种寄生蜂,幼虫期4种,蛹期2种。保护与利用好这些寄生蜂,对控制雪毒蛾为害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羽毒蛾Pida strigipennis(Moore),别名细纹黄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寄主,国内未曾见报道。1983年在森林昆虫调查中,发现该虫在我县为害多种林木,且分布广泛。为了进行防治,近年来对该虫做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雪毒蛾 Leucoma salicis Linnaeus 又名杨毒蛾,是“三北”防护林的大害虫,是杨、柳树幼林的大敌。该虫适应性强,繁殖快,为害重。仅四平地区发生面积40万亩,有虫株达97%,每株有虫34—116头。有的林班树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造成经济损失。利用药物治虫成本高,每亩需1.40元;杀伤林内天敌,促使其它害虫猖獗为害,如杀死  相似文献   

9.
<正>柳毒蛾(Leucoma candida)属毒蛾科,幼虫为害杨、柳等树,在保定,室内饲养一年可发生四代。1983年5月至9月,我们分别在保定、望都、易县、承德、宣化等地的杨树上采集到感染NPV的柳毒蛾病死幼虫。有的地方幼虫发生流行病,病死虫用腹足倒挂于树枝、树干上;有的死于裂开的树皮内。病死虫体肥肿,内部组织液化,表皮易破裂,裂开后流出灰褐色浓体液。取浓体液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折光性很强的多角体。室内用1×10~7PIB/ml浓度浸叶饲喂2—3龄幼虫,初步结果表明,柳毒蛾NPV对该宿主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  相似文献   

10.
杨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主要为害杨、柳、白桦、榛子等树种,是杨、柳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时可在短期内将整株叶片吃光,从而影响树木生长甚至导致整株死亡,在北方一些地区常与柳毒蛾伴随发生. 一、形态特征 成虫.雄成虫翅展35~42毫米,雌成虫48~52毫米.翅白色、有光泽、不透明.触角干黑色,有白色或灰白色环节;下唇须黑色.足黑色,胫节和跗节有白环.  相似文献   

11.
木麻黄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属鳞翅目毒蛾科。我县1971年开始发现。该虫主要为害木麻黄,以幼虫取食小校及嫩校表皮,也为害黑荆树、相思树、薄壳核桃、梧桐、柿、龙眼、荔枝等多种林果木的叶子,食性杂,蔓延快,为害严重,197  相似文献   

12.
<正>1栗毒蛾为害状栗毒蛾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和雄花,把叶片吃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严重的减产。该虫害在粗放管理园发生较重。2栗毒蛾发生规律及各虫态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柳毒蛾为害杨柳树木,我省泰安、临沂、烟台等地区为害较重。如1972—1973年在太安良庄公社茅茨大队的防护林内大发生,加拿大杨、箭杆杨等杨树叶片几乎全被食光,虽时值盛夏,林带却似深秋景色,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降低了防护林的效能。在其他地区,此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成虫全体白色,稍有光泽,足的胫节和趺节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触角主干也有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纹(杨毒蛾和其相似,但触角主干白色,易于区别)。卵灰白色,园形,排列成堆,堆上覆有泡沫状粘液。幼虫黑褐色,头部淡褐色,体背有灰白色较狭的纵带,中央有暗色的背中线,体侧各有黑褐色纵带一条,其上毛瘤亦为黑褐色,着生黄白色长毛(杨毒蛾头黑色,背中线较宽,黄白色,体侧毛瘤红色)。蛹黑褐色,披有褐色毛,尾部有棕色毛簇一丛,(杨毒蛾蛹为黑色,有白斑)。  相似文献   

14.
白城地区位于吉林省西部,是“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地区,杨树是本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柳毒蛾(Leucoma salicis L.)是白城地区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甚至可将树叶全部食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柳毒蛾一年2代,3~4年为一个发生周期。为了确保林木正常生长,巩同“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科学地、经济有效地控制其为害,进行了柳毒  相似文献   

15.
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为害杨属树种。1980年以来在我省低海拔地区的杨树栽培区普遍发生,受害严重林地株虫口密度达千条以上,致使树叶吃光,染成灾害,至今该虫的发生面积仍然有增无减。为了寻求新的生物防治措施,我们于1980年在太谷县调查时,发现大量幼虫感染死亡,乃将虫尸收集,其中对“t—01”(虫尸编号)经81—83年反复回接,作了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经鉴定证明为一种核多角体病毒,定名为 Baculovirus candida“A”,俗称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搞清病原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室内感染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野外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杨树腐烂病又名烂皮病,是杨树毁灭性的枝干病害,在我县普遍发生,北京杨、大关杨、箭干杨受害最严重(见表)。经四年观察,发病规律是:四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是发病盛期,7月停止为害。8月上旬形成第二次发病高峰,一直为害到秋末冬初。病菌在病斑上过冬,翌年春  相似文献   

17.
松毒蛾[Dasychira axutha(Collenette)]是我省为害程度仅次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一种食叶害虫。主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晚松和火炬松,严重发生时也为害金钱松。近年来,我省松毒蛾发生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77年,临安昔口曾大发生;1983年,淳安、建德、桐庐、富阳、临安、东阳等县大面积发生为害,其中仅东阳县南江林场发生面积就达2  相似文献   

18.
<正> 蠋敌(Arma chinensis Fallou)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在发生杨扇舟蛾、杨毒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的林内,经常看到蠋敌的成虫和若虫捕食这些害虫,对害虫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  相似文献   

19.
角斑古毒蛾[Orgyia gonostigma(Linnaeus)]为杂食性食叶害虫.据报道,幼虫除为害柳、杨、桦、栎、榛、蔷薇等林木外,对梨、苹果、李、梅、樱桃、山楂果树均能为害.据记载,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欧洲.此虫在东北一年发生一代,据我们初步观察,在南京一年发生三代.10月中下旬以幼虫下树,在隐蔽场所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取食为害.1983年4月中旬在本所的泡桐、悬铃木、柳树上及室内饲养的幼虫,同时都发现患病死虫,自然患病率达83.3%以上.病虫尸体经分离后电镜观察,引起角斑古毒蛾幼虫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是核多角体病毒,这种病毒国内未见有报道,是首次发现.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0.
刚竹毒蛾生活习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Chao.)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竹毒蛾属(Pantana)。主要为害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t H.deLehaie),在饥饿条件下,也取食其他竹叶。在我县石仓公社(北纬28°14’—28°25’,东经119°19’—119°34’)毛竹产区有久远的危害历史。它以幼虫取食竹叶。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