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河南省扶沟县北关街,有一个新开业的水果零售店,与其它水果店不同的是,它专门卖一些切开的瓜果和零散水果。一时吸引了众多的顾客,生意好得出奇。这家水果店的老板叫刘思源,由于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开始时刘思源小店的生意十分清淡。有天,一对母女到他的水果摊前买水果。她们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五六岁的女儿想吃哈密瓜,可1个哈密瓜得要10块钱。母亲不同意,说太贵了。再说小女孩也吃不完。小女孩不依,站在水果摊前不走,最后被母亲硬拉着哭哭啼啼的女儿走开了。  相似文献   

2.
下岗工人陈晓伟在本市的兴旺集贸市场租了一个不大的摊位,卖起了各类水果.由于诚实待人、老少无欺,他的水果摊很快打开销路,得到了顾客认可.但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水果生意比其他水果摊做得更好,收入更多呢?陈晓伟努力寻求着突破口. 这天,熟客刘大姐来到陈晓伟的水果摊,想买水果回家招待客人.刘大姐对陈晓伟开玩笑说:"小陈呀,现在卖啥都时兴有奖销售,你对我们这些老主顾也没有什么优惠吗?"陈晓伟当即随手拿了两根香蕉说:"刘大姐,你今天买了我不少水果,两根香蕉就是‘赠品’."这样一来,反而弄得刘大姐有些不好意思了.经过一番推让,最后刘大姐还是把陈晓伟赠送的两根香蕉"勉强"收下了,可以看得出,她特别高兴.  相似文献   

3.
汕头人陈元朗在深圳某大厦租到门口一角卖水果。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水果摊一个月的销售额竟达17万元。他的秘诀是换货。陈元朗的拿手货源是海南菠萝。他将菠萝以原价从同乡处换得进口洋桃等十几种原价水果。这样.他摊上的水果进货时便全是较低的第一手价。他将其中的杨桃以微利出售,其他的品种则与附近的水果摊在价格上持平。  相似文献   

4.
人常说:“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这话不无道理。事情追溯到去年3月20日,做运输生意的黄某驾车到大同市拉货,正在大同做水果生意的老乡加好友刘某遂将包好的2万元现金请他带回交给其胞兄盖房用。当黄某  相似文献   

5.
企业倒闭后,失去工作的陈晓伟迫于家庭生计,便东拼西凑从亲朋好友处借了一些钱,在本市的兴旺集贸市场租了一个不大的摊位,卖起了各类水果。陈晓伟的水果摊正式"营业"以后,他便把自己本分老实的性格带到了生意场上,在买卖中钉是钉铆是铆,诚实待人,老少无欺。因此,陈晓伟的水果摊很快便打开了市场,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可是,  相似文献   

6.
据介绍,几年以前仿真水果还都是手工制作,手工制作也就决定了仿真水果很高的市场价格,而价格太高仿真水果的生意就很难做开,所以前几年这生意还不是热火朝天。现在,这些仿真水果已经批量生产,成本大大下降,此时进行仿真水果经营可谓正当其时。而据说各地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仿真水果店。  相似文献   

7.
汕头人陈元郎在深圳某大厦门口租了一个小摊卖水果。就是这个小小的水果摊,一个月的销售额竟有好几万元。他的赚钱秘诀是和老乡们换货销售。陈元郎的拿手货源是海南菠萝。他用自己的菠萝从同乡处换得同样是第一手价购得进口洋桃等几十种水果。  相似文献   

8.
别人卖果,他卖果箱。每年夏天水果大量上市,无论滞销畅销,总离不开存水果的箱子。广东省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的龙眼园转包出去,专做水果包装箱的生意。每年夏天荔枝、龙眼外销时,他把水果包装箱卖给附近果农,有的外地果农还专程上门预订,他因此大赚了一把。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卖水果的生意水很深。但只要你掌握好了经营技巧,就可以玩转水果生意!以下分享一个水果店的营销案例,供广大经营者参考。小李看中一家水果店,开业前他做了一个预算,策划了采购渠道等。经过核算,他发现是可以赚钱的。于是这家在小社区旁边的水果店就被小李盘下来了。开业3个月,小李经常做促销、打折等活动,但生意还是一般,因为这些活动其他水果店也在做,顾客并不惊讶,  相似文献   

10.
刘剑 《农家顾问》2010,(1):24-24
别人卖果他卖箱 每年夏天.水果大量上市.无论滞销畅销总离不开存放水果的箱子。广东省合浦县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的龙眼园转包出去。做起水果包装箱的生意。每年夏天荔枝、龙眼外销时.他把自做的或贩来的成批的水果包装箱卖给附近果农.有的外地果农还专程上门预订.他因此大赚了一把。  相似文献   

11.
朱琳 《油气储运》2001,(15):8-8
宁阳县泗店村农民张吉恒,七年前与上海来宁阳做蟋蟀交易的高平相识.后经高平介绍到上海做起水产生意,几年下来,他每年的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像张吉恒这样通过来宁阳做蟋蟀生意的上海人的介绍,到上海打工的人超过1万人。  相似文献   

12.
刘思源原来在河南省扶沟县北关街做水果批发生意,因为这个行业竞争比较激烈,生意十分清淡。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想要致富不是一件易事,例如卖豆腐、收废品、卖水果,做得辛苦不说,赚的还都是些小钱。但是,就算是小本生意,也总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因为他们总能找到致富商机。广西合浦县星岛湖乡章某早些年承包了一个龙眼园,自产自销新鲜龙眼能赚得不少钱。可他刚干水果生意没几年,承包龙眼果园的人就多了起来,他赚的钱就少了。于是,章某将自己的龙  相似文献   

14.
别人卖果,他卖果箱.每年夏天水果大量上市,无论滞销畅销,总离不开存水果的箱子.广东省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的龙眼园转包出去,专做水果包装箱的生意.  相似文献   

15.
肥仔兄弟是潮汕人,2007年夏天开始到广州做水果生意.选店面在海珠区滨江东路下渡村。本来这个店面是做快餐店的,但生意不好,老板急着转手,肥仔兄弟刚好赶上,就以每月5000元的租金租了过来,20多平方米的临街店面,和周围的地段相比,也算便宜。  相似文献   

16.
某县一职工小李下岗后,在本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开了一家“农产品中介信息部”,设备仅有一桌、一椅、几条小板凳、一台称东西的磅和一部电话,房租一月也不过100多元。小李的生意很忙,因他所在的县是个农业县,春季有小杂粮生意,夏季有西瓜、桃子等水果生意,秋冬有苹果生意,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17.
<正>水果分类卖。刘老板将自己的水果摊分成了三个部分。位置最好、占地最多的那部分是新鲜水果,按市价出售绝不打折;而果面上有轻微碰伤的则按7折销售;将坏未坏的水果,以每千克几角钱低价出售。  相似文献   

18.
●别人卖果他卖包装箱每年夏天,正是水果大量上市时期,无论畅销还是滞销总离不开存放水果的包装箱。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星岛湖乡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的龙眼园转包出去,做起水果包装箱的生意。每年夏天荔枝、龙眼外销时,他把自产或贩来的成批水果包装箱卖给附近果农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水果销售终端呈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一些水果摊发展到一些大中型超市也开始贩卖水果,随后又涌现出规模大的水果铺。到今天,大大小小的水果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些水果超市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更是为水果销售开辟了另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20.
湖南祁东县农民伍清佳,2000年开始做水果批发生意。当年国庆节前夕,市场上早熟苹果、梨及热带水果应有尽有,惟独没有新疆库尔勒香梨。于是他赶到产区,运回3000箱香梨,在国庆节前8天上市,每箱纯赚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