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农机化》2006,(2):10-10
2006年4月16日,由自治区农机局和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公室联合举办的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在古木萨尔县召开,各地(州)市农机局、科技局、农机推广站,农业部及自治区各类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市)农机局、科技局、计委,农机推广站有关负责人,自治区党委、政府、发改委等10家单位的应邀代表及吉木萨尔县领导共250余人参加了会议,先后观看了吉木萨尔县大有乡和吉木萨尔镇两个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点,现场观看了冬小麦试验对比情况和保护性耕作机具,听取了技术人员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棉花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及其各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膜下滴灌技术采用局部灌水,男间地面蒸发量很小,另外,该技术为浅灌且可控性强,使灌水深度与棉花根系吸水深度相一致,避免深层渗漏,极大地提高了田间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刘新远 《新疆农机化》2005,(4):36-37,39
总结了农三师小海子垦区近年来推广棉花膜下软管滴灌种植技术的经验。介绍了从土地准备,播种、布管、防风措施、滴水滴肥、化调、打顶、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由新疆农机推广总站和库尔勒市农机推广站共同承担实施的《新疆库尔勒市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于2005年12月15~16日,在北京通过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验收。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44.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带动地方配套和项目区农民自筹资金114.3万元。在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建立了棉花膜下滴灌示范区133.3hm2,示范区每667m2皮棉164.2kg(籽棉410.5kg),比常规灌溉平均每667m2产皮棉28.1kg(籽棉70kg),平均增幅达20.6%;增加产值365.3元/667m2、增加纯收入186.37元/667m2,133.3hm2示…  相似文献   

5.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改变千百年来大水漫灌灌溉方式的一种节水措施。它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最佳需水量进行灌溉,用少量的水取得较高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措施。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福海县农机推广站2007年在实施千亩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中,对打瓜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试验。1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路线和技术要求1.1技术路线(1)秋翻地作业:秋翻地→机械化除→机械联  相似文献   

7.
特早熟棉区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国新 《节水灌溉》2007,(2):58-59,71
农十师南部灌区184团属新疆特早熟棉区,在传统灌水方式和种植方式下,作物生长期短,产量低,一直属于风险棉区.针对北疆荒漠区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分析当地棉花生长、需水规律,各生育期适宜土壤含水率,计划湿润层深度,制定出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建议秋冬季土壤保墒采用棉田带茬灌水技术,为春季早播创造条件,延长生育期,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使北疆特早熟棉区适时早播、棉花长势稳定高产质优.同时提出灌溉制度的拟定应包括全生育期灌水量和非生育期灌水量.  相似文献   

8.
单井膜下滴灌灌溉制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单井膜下滴灌系统运行中,机井出流量均匀无调蓄能力、灌水定额小、周期短的特点,提出单井出流量一定条件下作物各生长阶段水量分配及单井控制面积优化方法,建立了与膜下滴灌系统相适应以周为时段的灌溉制度优化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单井膜下滴灌系统运行中 ,机井出流量均匀无调蓄能力、灌水定额小、周期短的特点 ,提出单井出流量一定条件下作物各生长阶段水量分配及单井控制面积优化方法 ,建立了与膜下滴灌系统相适应以周为时段的灌溉制度优化模型 ,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滴灌——节水灌溉技术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兵团推广应用的滴灌技术分膜下滴灌和地埋式滴灌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新疆吐鲁番地区重点种植的作物中,棉花与哈密瓜或西(甜)瓜多采用套种模式,这些作物的生长特性、需水时段、需水量各不相同,如何将膜下滴灌技术成功应用于瓜棉套种模式成为吐鲁番地区试验探索的重点。吐鲁番地区农机推广站经过两年来的摸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规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后劲和主导产业优势,酒泉市金塔县通过试点示范,积极发展棉花膜下滴灌技术,通过三年的实施,该项技术在该县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广难度很大,因此全面分析了影响金塔县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原因,并就如何推广该项技术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浙江农村机电》2011,(3):44-44
5月31日,浙江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杭州余杭召开。各市及部分县、市(区)的100余名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参加会议,6家农机生产企业的7种型号油菜收割机参与现场演示。杭州市、秀洲区作典型介绍。浙江省农业厅赵兴泉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农机局杨大海局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5.
昌吉州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农业生产条件好,农牧民收入相对较高,但水资源缺乏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因素。主要表现为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灌溉方式粗放,灌溉定额高。昌吉州在“十五”计划中指出: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灌水频率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究棉花灌水频次和灌溉定额时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农艺性状监测、产量实测定实验.研究表明:在16、12、8次这3种灌水频次和4种灌溉定额(6 000、5 250、4 500、3 750 m3/hm2)的12种组合下,高灌水频次(16次)时小灌溉定额(4 500、3 750 m3/hm2)的水分生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膜下滴灌下玉米需水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适宜于赤峰地区玉米的最佳滴灌灌溉定额和节水效果,在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乡南平房村示范基地内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滴灌方式下玉米地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玉米需水规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玉米苗期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在玉米拔节期土壤含水量升高,在玉米抽穗期土壤含水量急剧下降,在灌浆阶段土壤含水量下降的程度加快,在玉米成熟期土壤含水量维持在较低水平;2玉米需水量基本上呈现为苗期小,拔节期大,抽穗期-成熟期小的规律,需水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期,最大需水量为117.23mm(GGDE4);3通过对2013年不同水分处理的玉米产量和WUE与全生育期总耗水量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玉米产量与耗水量之间、WUE与耗水量之间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4平水年膜下滴灌玉米的优化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共灌水5次,第一次灌溉时间选择在播种后2~5d,第二次灌溉选择在5月下旬为佳,第三次宜选择在7月中旬的玉米抽穗期阶段,第四次选择在8月上旬的玉米灌浆期最佳,第五次灌溉选择在8月中旬,灌水定额除播种后定植座苗水为180m3/hm2外,其余均为300m3/hm2。  相似文献   

18.
棉田膜下滴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有滴灌系统要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必须:严格执行灌溉制度;提高设备运转效率,保证灌溉均匀度;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合理分配水量;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膜下滴灌黄瓜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膜下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的灌溉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为实现黄瓜高产、优质及节水效果,日光温室夏黄瓜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结果期适宜的耗水量应为100mm左右。每隔4d灌1次水,灌水定额为15mm。  相似文献   

20.
基于蒸发量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预警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种基于蒸发量的简易灌溉预警装置,并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灌溉预警模型。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适宜供水条件下新疆膜下滴灌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蒸发皿—作物系数,并建立了适宜的灌溉预警指标,提出了降雨条件下的指标修正方法。田间应用表明,在北疆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以累计蒸发量达到140、75、50和120mm来控制灌水时间,以0.15、0.4、0.7和0.25倍的累计蒸发量作为灌水量进行灌溉管理,可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