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管外口排出气流与鼻端呼出的气流是否同步是判断胃管插入管或食道内的主要依据,而不规律的“咕噜”“咕噜”的吞咽声是胃管插入食道内所发生的特有的声响,是重要的判断依据,该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是可行的,且具有可靠,快速和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胃管在临床诊治疾病上的应用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刘瑞生在兽医临床上,胃管不仅可以诊断疾病,而且可以治疗疾病,具有广泛的用途。一、食道探诊患食道疾病的家畜,临床上均表现采食中突然出现吞咽障碍,大量流涎,饮水或饲料残渣经鼻返流等症状。应用胃管食道探诊,判断...  相似文献   

3.
骡马食管阻塞是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2001年11月16日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家畜病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主诉:该骡突然不食不饮,偶尔饮水后立即可从双鼻孔流出,骚动不安,呼吸加快。经检查该骡体温正常,可见胸部上方食管膨大,触诊时有波动感,由于食道逆蠕动把液体从口、鼻排出,如此反复发生,当用胃管探诊时,可感触到阻塞物,向前推送特别困难。初诊为胸部食管阻塞。 首先肌肉注射3.5ml静松灵液,然后插入胃管,从胃管中注入2%普鲁卡因20ml,约经数分钟后,再从胃管中灌注适量的石蜡油,将胃管向里推送,结果未能将阻塞块推入胃内。最后用一根8号铁丝,将前端用胶布包住(以防不慎导致食管壁损伤)量取铁丝与胃管等长处作一记号。先将胃管送达阻塞处,把骡子的头尽量拉直,将铁丝慢慢插入胃管至记号处,连同胃管一起向里缓慢推送,终于将阻塞物推入胃内,该骡全身症状立即缓解而痊愈。  相似文献   

4.
家畜食道阻塞后,突然停止采食,摇头缩颈,头颈伸直,口鼻流出大量唾液。下面介绍几种除去阻塞物的简易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 注水法本法适用于颗粒饲料形成的阻塞物。将病畜拴栏内站立保定,投入胃管达阻塞部后,将胃管稍向后退,病畜头部低下(约45度角)。然后将胃管与兽用唧筒或投药器连接,迅猛向食道内注入温水。每次注水后会有饲料渣水由两侧鼻孔流出。每当重复一次,相应地向前移动一次胃管,直至将阻塞物疏通为止。 2 打气法将胃管送入病畜食道顶住阻塞物时,将胃管外端与打气筒出气嘴连接,由助手固定,术者立即打气(以3—  相似文献   

5.
牛由于吞食饲料团块或异物等常常发生食道阻塞。当阻塞发生在颈部食道时,想办法把阻塞物取出;当阻塞在胸部食道时,就须把阻塞物推入胃内或进行手术治疗。1983年5—10月,笔者用胃管内插入铁丝法治疗牛胸部食道阻塞四例,治愈率达100%。现举一  相似文献   

6.
<正>与牛、马大型家畜相比犬发生食道梗塞的病例较少,一般采取按摩、胃管推送办法就可把梗塞物送下即可治愈。但如梗塞严重,用上述办法不奏效时,必须立即手术治疗。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手术治愈一例牧羊犬食道梗塞,记录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口取法梗塞物如果在食道上1/3处,可用本方法。操作时将开口器插入牛的口腔内,并且将牛头和开口器一并固定好,以防止开口器滑脱造成意外,先用胃管向食道内投送3%~5%普鲁卡因20~30mL,经15min后再投送油体石蜡50~100mL,随即将梗塞物从外部推到咽部,另一人伸手入口到咽部将梗塞物取出。2推送法梗塞物在颈部食道下方或胸部食道时,先将牛头吊起并固定好,用胃管投入石蜡油150mL,经20min后,稍用力向前推送。如果阻塞物硬,不易推送时,可取一8号铁丝,前端拧成与食管口大小相同的环状圆形,上面用胶布缠绕,长度同胃管相同,然后将铁丝投入胃管内,后…  相似文献   

8.
科苑采撷     
奶牛食道梗塞巧治疗①推送法:插入胃管,灌入1%普鲁卡因10~20m l、石蜡油50~100m l,然后将胃管用力向下推送,如果不太大且表面光滑,往往可被送至胃内。②打气法:用推送法无效时可用此法。将胃管游离端与打气筒连接,每打气1次,将胃管乘食管扩大之机向下推送,一般打气3~5次即可  相似文献   

9.
耕牛在采食马铃薯、甜菜、胡萝卜等块根饲料时,由于受到惊吓,往往未经咀嚼急忙吞咽而发生食道梗塞。该病秋季发病率较高,在治疗上方法也很多,但均感到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经临床实践,我们用打气法配合适量静松灵治疗牛食道梗塞,共收治16例,全部治愈,该法简单可靠,疗效显著。1具体方法瘤胃穿刺放气后,肌注2%的静松灵5mL,患畜在六柱栏内保定,固定头部,尽量平伸。术者缓缓将胃管插入食道,灌入少量石蜡油,然后顶住梗塞物,外端接上打气筒,术者固定胃管,畜主有节奏地向食道内打气,乘食道扩张之际,术者顺势将梗塞物推入胃内。2体会牛发生食道梗塞…  相似文献   

10.
牛是反刍类家畜,觅食、吞咽比较粗糙。秋末春初,在青绿饲料奇缺的情况下,见到萝卜、红薯、马铃薯等食物狼吞虎咽,因此易引起异物性食道阻塞。尤其是牛吃这类食物时,户主喊打更易造成该病的发生。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引起耕牛死亡。确诊该病并不困难。现在临床上常用胃管捅食道等办法治疗,但此法效果不显著,原因是牛贲门部比较峡小,食物不易被捅入胃且牛食道阻塞物多在近咽腔处。本人经过  相似文献   

11.
<正> 1989年10月23日,龙山乡象山村戴湾组农民张某,使用水牛耕山芋田时,牛吃了山芋块发生食道阻塞,采用一般疗法无效。后将胃管中插入簸箕柳,把阻塞在胸部食道的山芋块推入胃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当牛的前胃弛缓病和臌气时,我们采取用胃管注入和再吸出大量水份的方法,来冲洗前胃以治疗它,而得到顺利的成功。 在急性胃扩张和马的所谓疝痛,胃管的插入是被广泛采用着的,又当给牛胃中灌入药物,放出气体,或吸出胃中内容物时,也可应用胃管。同样也可冲洗出自食道中带进胃里的异物。 我们所应用的胃管,是用橡皮做成而带弹性的管子,内径10毫米,管壁厚4毫米(长2.5—3公尺)和内径7毫米,管壁厚2毫米(长2.5  相似文献   

13.
1980年年底,碰到二例猪食道阻塞,经用胃管插入食道,将阻塞物送入胃中,得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经过如下: 1980年,我社永安大队第六生产队社员饲养的二头育肥猪,先后发生了食道阻塞。病例一:猪体重大约70公斤,在早晨喂食过程中突然发病,经畜主打了几针病情不见好转,就诊  相似文献   

14.
韩建国 《草业学报》1994,3(4):41-45
本文介绍了目前广泛运用于草地放牧研究中的食道瘘管法的发展、食道瘘管手术及护理、食道瘘管样的制取、食道瘘管样品用于放牧家畜采食的营养成分、植物成分、采食量和消化率方面的测定,以及与其它常用的方法——放牧前后样方测定法、扣笼与未扣笼双样方法和模拟家畜采食采摘法对放牧家畜采食的营养成分、植物成分、采食量和消化率测定的比较,认为代表放牧家畜真实采食日粮的食道疹管样在以上各项指标的测定中都优于其它测定方法所得到的样品,更能代表放牧家畜的实际采食习性。  相似文献   

15.
食道阻塞是食团或异物突然阻塞于食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食道阻塞在各类家畜都可发生,以马、牛较常见。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家畜吞咽过猛或吞咽时受到惊吓,食团或块根、块茎饲料未经充分咀嚼而大块吞咽所引起。另外,食道麻痹、食道痉挛等病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笔者近十...  相似文献   

16.
大家畜食道梗塞在临床上不难见到,其症状尤为明显,便于诊断,但治疗方法不当,则很难奏效。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应用。1临床症状病畜突然停食,摇头缩颈,出汗,呼吸急促,腹围膨大,从口鼻流出大量粘液,饮水不能下咽,胃管插入颈部受阻,触诊有硬物等。2治疗方法2.1冲洗法适用于吃了大量高粱等干硬籽实,致使食道长段阻塞。将患畜栏内站立保定,使病畜头部高抬,术者持胃管通过鼻腔进入食道至阻塞物,接漏斗灌水,见水不下后将病畜头及胃管放低,随水有高粱粒流出,反复冲洗,最后余下少量高粱随水流进胃内。2.2打砸法适用于吃了鲜萝卜或土豆等料,致使颈…  相似文献   

17.
食道阻塞是大家畜常见症,此症目前无理想的治法,如用挤压法、掏取法一般很难奏效,手术法难度较大,一般不具备此技术和条件,用胃管通下法,因胃管太软,推力弱不能把阻塞物推下,用其它较硬直的物体通下又容易戳伤咽喉及食道,针对此,笔者近年来试用胃管内插铁丝通下法治疗大家畜食道阻塞,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18.
在兽医临床上,不少家畜因误食玉米棒、红薯、萝卜或未泡开的棉菜籽饼粕而发生机械性的食道阻塞。近年来,笔者临床诊治大小家畜108例,其中牛57头、马(骡、驴)14头、猪37头,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93%以上。现将该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症状及诊断家畜食道阻塞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牛多发生在咽后和颈部食道,马易发生于胸部食道。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18例昏迷病人留置胃管操作失败的原因,包括胃管选择不当,鼻腔、食道狭窄畸形,操作不当等.认为正确选择胃管,强化护士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不断改进留置胃管的操作技能,根据昏迷病人的年龄,有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选择合适的胃管和操作方法以及加强责任心是防止留置胃管失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正家畜食道阻塞,又称为"草噎",是食道的一段被食团或异物阻塞所引起的急症。近几年,许多牛马发生食道阻塞,其病因多为役后气息未定,口唾未消,家畜饥饿,吞咽太猛,使草涎相裹,成为噎团塞于食道;途中掠草或吃草料时,忽然被邻畜踢咬或骤然用鞭打等,亦能造成此病;饲喂家畜比较喜爱的块状饲料,如生洋芋、萝卜、玉米棒等,由于家畜抢食急于吞咽,亦能引发此病。1症状病畜多突然由口鼻流出带饲料的涎末,连连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