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报灯是观测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的最主要工具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在害虫灯诱监测方面一直使用的是黑光灯,测报灯具不仅十分简陋,安装极不规范,而且测报人员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给测报灯开灯关灯,劳动强度大,使用不方便。  相似文献   

2.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是新开发的一种虫情自动观测工具,经初步应用观测,证明该灯具有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安全等特点,可有效提高虫情监测的时效性和预测的准确性,并减轻测报人员工作强度,符合病虫测报标准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的发展要求.在总结该灯对害虫诱测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应用于系统害虫观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佳多新型虫情测报灯的特点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报灯是观测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的主要工具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在害虫灯诱监测方面一直使用的是黑光灯.这种灯需要测报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开灯、关灯,使用极不方便.为减轻病虫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推动监测工作的科技进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河南汤阴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第二代智能型虫情测报灯"佳多牌虫情测报灯",在实现与测报历史资料接轨的基础上,达到了害虫灯光监测的自动化,是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省重点测报站2003~2005年佳多虫情测报灯与黑光灯诱测的主要害虫数据分析对比,提出了2种测报灯对主要害虫诱测数据的对应转化模型。同时,对主要害虫成虫的发生期、发生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2~2004年对佳多虫情测报灯诱集昆虫的虫体完整性、可识别性、种类以及对农业重大害虫诱集数量进行的系统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佳多虫情测报灯诱集昆虫的虫体完整率和可识别率均高于普通黑光(白炽)灯;诱集的昆虫种类及对重大农业害虫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玉米螟、黏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的诱集作用与普通黑光(白炽)灯基本一致;诱集的虫量多数高于普通黑光(白炽)灯,是可以取代普通黑光(白炽)灯的灯诱测报工具。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掌握黏虫的迁飞规律,河北省滦县设立了高空测报灯监测点。对比分析2014—2016年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数据表明,高空测报灯监测黏虫数量变化动态与自动虫情测报灯基本一致,能反映出黏虫在当地的代次区别。与自动虫情测报灯相比,高空测报灯监测黏虫的终见日更晚、有效监测期更长,对当地主发代2代成虫峰期的反映更为明显、峰日诱蛾量高,且峰期和峰值与当地3代幼虫发生期和发生量有一定相关性。同时,高空测报灯也能监测到3代成虫回迁峰,对指示黏虫在全国的大区迁飞动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2~2004年,通过对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黑光灯诱集的重要害虫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两种灯在农田诱集昆虫消长动态的差别。结果表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诱集粘虫、玉米螟、豆天蛾、小地老虎、棉铃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等主要害虫的灯下成虫消长曲线与普通黑光灯(白炽灯)基本吻合,但峰数偏多,峰值偏高,有时始见期偏早,终见期偏晚,成虫发生盛期、雌成虫发生盛期有所提前,高峰日、雌成虫高峰日偏早。  相似文献   

8.
水稻“两迁”害虫是指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贵州省三都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两迁”害虫在三都县的消长规律、发生为害程度和发生区域具有很多共同点,多年来,三都县一直把“两迁”害虫系统测报工作联合起来开展。通过15年联合监测结果表明,仅灯诱监测工作,每年可以节约工时675h,节约经费6480万元.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沧县是个农业大县,病虫害种类繁多。县植保站很重视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用黑光灯诱测害虫已进行了20年。2002年开始使用佳多牌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简称佳多测报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并与普通测报黑光灯(简称普通黑光灯)就诱集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期及高峰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佳多测报灯与普通黑光灯诱集害虫的种类相近,但诱虫数量大于普通黑光灯,蛾峰日明显。此外,因佳多测报灯采用了光控开关,雷雨天自动关灯等优点,减轻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优化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2005年佳多测报灯与普通黑光灯诱测结果比较如下。1诱蛾种类2…  相似文献   

10.
通过2年佳多虫情测报灯的应用和研究,明确其对水稻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诱集效果好,并对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能更好地应用于多雨、多雷电等地区迁飞性害虫的测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佳多虫情测报灯在测报中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大丰市一直把白炽灯诱集害虫作为水稻害虫测报的重要手段。白炽灯诱集害虫数量少,费工、费时,有时害虫鳞片损坏,识别困难。从2003年开始引进应用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佳多牌虫情测报灯,与白炽灯进行比较,研究其在实际测报工作中的优、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大丰市大中镇灶圩村2组进行。面积20hm2,主要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其中水稻占80%以上。由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派专人按要求安装佳多虫情测报灯,测报灯固定在高6cm、长宽各为110cm的水泥基座上,柜门向东。水泥基座建于稻田中央。白炽灯安装在灶圩…  相似文献   

12.
昆虫性信息素测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的预测预报是害虫综合防治各项措施协调配合的关键。当前大多数害虫的测报是根据测报灯和田间查卵、检查发育进度来预报,这种测报方法比较复杂、费劳力。而近年发展起来的昆虫性信息素测报新技术与常规测报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佳多虫情图像自动信息采集测报灯实时监测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4种水稻害虫,依据虫情图像进行室内识别统计,并与人工定期收集统计做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监测方法的统计数据相关系数高,诱虫量统计虽存在差异,但发生期、高峰期涨落趋势一致,且总体上发生动态代际明显(除大螟外);分析了新型测报灯产生数据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近两年来虫情测报灯下棉盲蝽的种类、数量和消长规律,并提出了其诱虫规律在测报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二化螟性诱剂代替测报灯进行二化螟发生期预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 ,二化螟性诱剂可代替测报灯直接用于二化螟发生期预测。以蛾量突增日性诱剂预测的结果比测报灯诱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发生情况 ,同时避免了测报灯受灯光干扰和电压不足的影响。可设置2~ 4盆性诱剂 ,4盆的诱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吻合程度最高 ,其次是3盆。进入盛发期后 ,性诱剂诱蛾数量多 ,可适当合并突增日 ,作为峰期时段考虑 ,指导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16.
调查分析表明 ,害虫的适宜寄主及适宜的寄主生育期 ,具有引诱害虫取食、产卵 ,害虫发生盛期与寄主适宜生育期匹配 ,充当害虫生活史的桥梁 ,促进害虫生长繁殖等表现。研究这些表现 ,对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年棉花害虫调查,观察数据,气象要素及棉花生育状况,结合历史资料进行棉花害虫预报,是棉花害虫测报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影响测报的准确性。一、诱测工具测报灯由黑光灯替代以往的白炽灯、日光灯,由于诱虫效果的不同,年度间诱虫量可比性差。有的测报站黑光灯设在城郊、村镇附近,受照明用电、工业用电和高层建筑的影响,诱虫效果差,不能反映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在黑光灯使用时间上,过去没有统  相似文献   

18.
胡明钰 《广西植保》1997,10(1):9-12
结合广西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实际情况,编制测灯诱虫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程序,建立病虫信息管理库能对全区各县历年测灯诱虫数进行检索,并对索引出的数据进行逐年比较,运用该和在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现代测报工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全国农业部门大力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在自动化、智能化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开发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实时监控物联网,实现了对田间作物长势、害虫种类和数量、病菌孢子种类和数量以及田间小气候的远程实时监测;开发了害虫性诱实时监控和自动计数系统,实现了对螟蛾科、夜蛾科等重大害虫的远程实时监测;开发并改进了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赤霉病的远程实时预警系统,实现了重大流行性病害的实时联网监测,提升了测报装备水平,提高了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始于1985年,作者对主要测报技术及其管理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遂于1988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省级测报技术规范.本规范经1年示范、2年试行后,从1991年起作为广西病虫测报的常规技术全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