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耀平 《齐鲁渔业》2002,19(9):15-15
根据浙江省科委下达的“贩江淡水虾苗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要求,90年代初我们先后在浙江省青田县、遂昌县等地进行稻田养殖青虾试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摸清了稻田单养虾及稻田鱼虾混养技术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虾可以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单养虾每亩可增收虾38.9 kg,获利700多元,鱼虾混养产虾 15.7 kg,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稻田养虾的途径和效益,我们于1993年在安徽宿州市南八里村进行稻田养虾试验,每公顷产虾472.50公斤,获利7500多元。通过试验,我们认为稻田养虾是可行的,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能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与方法1.养虾稻田的条件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保证在养虾期间不缺水,稻田的地形地势在雨季中不会被大水淹没。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充足,要选择耐大肥、茎粗壮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种。稻田作为养虾水体,其特点不同于虾塘,稻田水极浅,一般水深只有3~6厘米,最深9~12厘米,  相似文献   

4.
王志谦 《河南水产》2001,(2):3-23,20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是开展稻田综合利用,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稻田养虾,不仅拓宽了淡水养殖生产领域,增加了水产品产量,且能促进水稻增产,是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只要稻田选择得当,管理得好,每公顷可获得150-300kg的罗氏沼虾,产值可增加7500元以上。因此稻田养虾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土、光、热、昆虫等生物资源,获得农田的高产高效,1995年我们承担了建湖县科委下达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研究”的试验课题。通过一年来的试验,初步掌握了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配套设施、放苗要求及养虾与稻田用水、肥、药等技术,经验收在...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是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我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一段时间,待水稻收割后,利用稻田的闲置期,将稻田作为养虾池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是开展稻田综合利用,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稻田养虾,不仅扩大了淡水养殖生产领域,增加了水产品产量.且能促进水稻增产,是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只要稻田选择得当,管理得好,每公顷可获得150~300公斤的罗氏沼虾,产值可增加7500元以上。因此稻田养虾是一项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村副业。  相似文献   

8.
冯晓萍  胡燕 《内陆水产》2002,27(11):34-34
苏中中、晚稻混栽地区水稻病虫种类多、危害重,发展稻田养殖与防病治虫矛盾突出。尤其稻田养虾安全用药报道尚少,常用农药甲胺磷控制螟害效益较差。2001年笔者在本市长江镇百亩稻田养虾示范区应用蚕毒素农药进行安全用药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5%噻嗪酮可湿粉剂、50%甲胺磷乳油。1.2试验设计1.2.1室内毒力试验将杀虫单、噻嗪酮、杀虫单加噻嗪酮(1∶0.6)分别按1∶2000、1∶5000、1∶10000、1∶50000、1∶500000倍稀释…  相似文献   

9.
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以下简称稻田养虾)起步于本世纪初,尤以湖北潜江为代表,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在克氏原螯虾几个主产省份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克氏原螯虾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形成了以稻虾连作、稻虾共生等为主的稻田养虾模式。本文对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现状及展望作了分析综述,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市稻田养殖发展较快,1998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16.95万亩,其中稻田养蟹9.4万亩,稻田养虾3.1万亩。由于稻田养殖户多半单一养蟹、养虾、养鱼,养殖水体未能充分利用,养殖效益难提高。1998年我们承担了淮阴市科委下达的“稻田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7,22(3):15-16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再利用水稻行间的温度、湿度、散光照等特定生态小气候环境栽种平菇。生产实践证明:稻田养虾营放平菇立体开发,一般每667m2产虾20-25kg、产鱼种40-50kg、产稻谷450kg左右,每667m2产值3988元、获利3100-3200元,其中平菇获利800-1000元。现将稻田养虾兼套放平菇立体开发主实过程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养虾稻田(兼容放平菇)的选择与建设养虾稻田必须为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土或场上。水的PH值为7-9,以75-8.5最佳,…  相似文献   

12.
刘维森 《内陆水产》2001,26(9):15-15
“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其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市场价位不断攀升。进行稻田人工养殖“龙虾”不仅投资省、见效快,而且节肥、增产、省工。1养虾稻田的选择养殖“龙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低洼稻田更佳。2养虾稻田的整理2.1准备养虾的稻田应加高田埂,使田内能保持10~15厘米深的水位。2.2稻田开挖沟渠在离田埂2米处开挖宽0.5~1米、深20~30厘米的围沟,田内挖“十”字型沟若干条,使沟沟相通。沟面积一般占田面积的20%左右。2.3防逃设施1永久性防逃设施:用砖石沿田埂砌成光滑…  相似文献   

13.
把稻田养虾与低产田改造相结合。0.21hm^2稻田共产商品虾 51.4kg,稻谷1297.8kg,产值2715.1元,每667m^2稻田利润494.9元,投入产出比1:2.35,青虾饵料系数2.8。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是名贵水产品种,具有营养丰富、生长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特点。1993年我们在稻田试养罗氏沼虾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1994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稻田深沟养虾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试验示范推广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志如 《水产养殖》2012,33(3):22-25
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际,淮安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方式,不失为一种好形式。这种方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 )5 3 稻田养虾稻田养虾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 ,调整养殖品种 ,利用稻、虾共生关系 ,既增粮 ,又产虾。 667m2 增稻谷 5%左右 ,产虾 15— 30kg ,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5 3 1 田间工程建设5 3 1 1 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无污染、土质好、保水力强、不易受洪涝影响的田块。5 3 1 2 开挖虾沟、虾池。在田块开挖好虾沟、虾池、视田块大小 ,在田块中间适当开挖虾沟 ,与田块四周的沟串通 ,呈“田”、“十”、“井”字型。四周的虾沟宽 1 5m左右、深 0 8m ;田块中间沟…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台州市富山乡稻田养鱼面积60多hm2,但单产一直徘徊150~225kg/hm2。为了帮助山民脱贫致富,推动山区稻田养鱼事业的发展,1997年我们在富山乡进行了稻田施用有机肥养鲤试验。1材料与方法11稻田概况试验田面积0033hm2;对照田面...  相似文献   

18.
<正> 利用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同时利用水稻行间的温度、湿度、散光照等特定生态环境栽种平菇,使稻田开发立体化。生产实践证明:稻田养虾鱼套养平菇立体开发,一般  相似文献   

19.
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6):39-40
克氏原螯虾是较适宜稻田养殖的水产品种,开展稻田养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在养殖过程中克氏原螯虾能消灭稻田中的虫卵、幼虫,降低稻田虫害的发生率,减少稻田的用药量和施药次数;还可利用克氏原螯虾大量摄食秸秆,实行稻草还田,降低养殖成本,有效改善稻田湿地水质,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第七讲 稻田养蟹  一、稻田养蟹及其特点稻田养蟹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生物学原理 ,在稻田中以种稻为主 ,兼作放养河蟹 ,或者在稻田中主养河蟹 ,再搭养一种或几种鱼、虾类 ,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前提下 ,额外获得河蟹等水产品 ,并使总产值和经济效益超过单纯种稻的养殖方式。传统的种植业仅利用水和土壤中的肥源 ,并未充分利用水和土层的空间和生产力。稻田养蟹(鱼、虾等 )这种养殖模式 ,改善了稻田原有的生态环境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 .稻蟹 (鱼、虾 )共生 ,优势互补稻田养蟹实行种养结合 ,一般不会影响水稻田的单产 ,如有减产 ,一般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