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快速诊断犬恶丝虫病,建立了犬恶丝虫抗体dot—ELISA检测方法,并与阻断试验、交叉反应试验、重复性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平行对照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制备的犬恶丝虫虫体粗制抗原与犬钩虫、犬弓首蛔虫和犬蠕形螨感染犬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检出犬恶丝虫阳性血清的最高抗体效价为1:1024,重复性好;建立的犬恶丝虫病dot—ELISA诊断方法的灵敏度比琼脂扩散试验和美国IDEXX实验室制备的犬恶丝虫病诊断试剂盒分别高2048倍和48倍。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制备供牛和羊边虫病血清学试验的高敏性和特异性抗原的方法。免疫酶测定、间接血凝反应和直接补体结合反应诊断价值比较试验的结果证实,前二者优越。免疫酶测定和间接血凝反应诊断价值评比证实,免疫酶测定比间接血凝反应特异性高。证实了羊、牛边虫抗原交叉活性,建议用羊边虫作诊断。  相似文献   

3.
间接血凝试验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其中Gill(1965)报道了用甲醛化红细胞间接血凝试验检查家兔和大白鼠血清中的伊氏锥虫抗体;Jatker等(1971)报道了骆驼伊氏锥虫间接血凝试验;Verma等(1977)报道了实验感染水牛犊和黄牛犊的间接血凝滴度。胡氏等(1979)报道了用丙酮醛—戊二醛双醛化红细胞间接血凝试验以诊断耕牛锥虫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笔者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试验,初步标化了各种反应要素,并对疫区耕畜血清,以补体结合反应作对照,检测了伊氏锥虫病抗体。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几种弓形虫诊断方法,包括染色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改良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胶体金技术和干扰素释放反应。在使用活的、有毒力的速殖子情况下,染色试验(DT)仍然是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的弓形虫病检测手段;间接血凝试验(IHA)特异性不高,但由于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经常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改良凝集试验(MAT)也可以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且因其特异和敏感性高,目前仍然是检测弓形虫病的金标准;亲和力ELISA省时省力,对于鉴定弓形虫急慢性感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免疫胶体金技术(GICT)适用于弓形虫病早期检测和诊断,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干扰素释放反应(IGRA)目前主要应用于人的弓形虫检验,在动物的检测中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1976至1977年上海家畜血研所在浙江江山县和临安县昌化区采用环卵沉淀反应(简称“环沉法”)、间接血凝反应、常规粪孵法诊断牛日本血吸虫病的现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马、绵羊和山羊脑脊髓丝虫病在我国诸多省份常有发生。该病按其临床症状难以诊断,故常以死后剖检在脑或脊髓中发现童虫而确诊。为了寻求家畜脑脊髓丝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文就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与马、骡、山羊、黄牛和免疫家兔等动物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作了试验,探讨了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用于家畜脑脊髓丝虫病血清学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猪肺炎霉形体(Mhp)是猪霉形体肺炎(MPS)的病原。全世界广泛分布。用补体结合(CF)试验和间接血球凝集(IHA)试验诊断本病,有时会造成诊断错误。最近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MPS的血清学诊断,但Mhp和猪抗絮状霉形体高免血清之间可出现血清学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
动物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是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方法主要有补体结合反应(CF)、间接补体结合反应(ICF)、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和间接血凝试验(IHA)等。Dot-ELISA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已广泛用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快速诊断。文心田等[1-2]和陈红英等[3]已成功地将Dot-ELISA用于牛和猪衣原体抗体的检测。研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葡萄球菌A蛋白(PPA)作为标记物,建立了Dot-PPA-ELISA检测猪衣原体抗体的方法,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衣原体属特异性抗原,用德国衣原体标准株(B394)制备;待检…  相似文献   

9.
以纯化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aMPV)疫苗株(VIR-115 B)重组G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项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判定标准,建立检测B亚型aMP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Rosetta (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G蛋白.利用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以纯化后的重组G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对ELISA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检测B亚型aMPV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B亚型aMPV疫苗株(VIR-115 B)重组G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重组G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诊断方法.交叉试验结果表明重组G蛋白与新城疫、禽流感(H9N2)、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该方法与法国IDEXX公司生产的aMPV抗体检测试剂盒符合率为96.0%.采用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山东省7个地区鸡场的1 139份鸡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部分地区aMPV的抗体阳性率为37.05%.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初步证实山东省部分地区存在aMPV感染现象.这一研究为aMPV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并为该病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住肉孢子虫病的诊断,通常是采取死后剖检。以肉眼观察或压片镜检。对于生前诊断方法的研究,据翁玉麟(1987)报导,国外用枯氏住肉孢子虫(Sarcocytis Cruzi)的慢殖子作抗原,进行间接血凝反应诊断住肉孢子虫病可行。国内兽医寄生虫方面曾用间接血凝试验应用于猪囊虫、旋毛虫、弓形体、牛焦虫、锥虫、棘球蚴、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等病的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了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方法并进行了一些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间接血凝反应法诊断牛伊氏锥虫病,其检出率高于团集反应及厚血片法。间接血凝反应法的三种处理致敏血球悬液(单醛化+鞣化,双醛化+鞣化,三醛化+鞣化)均具有相同的敏感性。血清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作者认为此法简易、快速、准确性较高,适于普查牛伊氏锥虫病。药物试验在小白鼠体内进行,共使用了13种药物,结果除拜耳205、贝尼尔和 Samorin 对牛伊氏锥虫病有治疗效果外,其余药物均无效。  相似文献   

12.
以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重组非结构蛋白2C作为包被抗原,确定间接ELISA反应的最佳工作条件;通过病毒阻断试验和交叉试验检验方法的特异性;通过与血清中和试验比较,确定方法的敏感性;通过对试验感染猪的血清2C抗体产生动态的检测,分析建立方法用于EMCV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显示,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能够特异地检出EMCV感染猪的血清2C抗体,与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等的抗血清没有交叉反应;与血清中和试验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7%(22/23),相对敏感性为90.9%(10/11);仔猪感染EMCV后第4天,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即能够检出血清中的特异性2C抗体。结果表明,建立了可以替代血清中和试验的基于EMCV重组非结构蛋白2C的间接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丝虫抗原的分离及在鹿脑脊髓丝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应用牛腹腔丝虫成虫破碎后 ,经SephadexG 2 0 0柱层析获得CG1 抗原 ,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诊断鹿脑脊髓丝虫病的新方法。结果证明 ,该种方法特异性强 ( 87 1 % ) ,敏感性高 ( 1∶640 0 )。通过对 380头假定健康鹿ELISA结果与虫检结果对比证明 ,2种诊断方法符合率为 1 0 0 %。ELISA法比虫检法检出率高 3 2 % ,因此 ,可以用ELISA代替虫检诊断鹿脑脊髓丝虫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牛分枝杆菌Mb1230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利用PCR方法扩增出Mb1230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Mb1230,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通过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试验)、IFN-γ释放试验(IGRA试验)和间接ELISA对重组蛋白的活性进行评价。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与理论值相符,且能与鼠抗His的抗体反应有特异性条带;在TST试验、IGRA试验和间接ELISA中也表现出抗原活性。结果表明,重组Mb1230蛋白具有良好的B细胞活性和T细胞活性,在牛结核病诊断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1987—1988年应用肉眼观察、压片镜检对350头耕牛肉孢子虫感染检查比较,并用胃酶消化法验证压片镜检法的可靠性。同时进行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试验,检测阳性牛血清观察阳性反应情况,探索住肉孢子虫病的生前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死后剖检,压片镜检法优于肉眼观察法。检出率和符合率分别高于肉眼检查法16.1—90.8%和16.1—92.2%。但两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死后剖检。间接血凝试验,初步认力反应灵敏,方法较简便,符合率较高,作(?)肉孢子虫病的生前诊断方法可行,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76年至1977年上海家畜血研所在浙江省江山县和临安县采用间接血凝反应、环卵沉淀反应、常规粪孵法诊断牛日本血吸虫病的现场比较试验,共剖检17头粪孵法为阴性而免疫法(间接血凝反应和环卵沉淀反应)为阳性的牛,结果其中7头剖检到日本血吸虫。为了提高日本血吸虫病牛的检出率,加快消灭该病的步伐,我们在上海家畜血研所的热情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在用常规粪孵法普查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基础上,推广应用间接血凝反应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自1978年起,全县用间接血凝反应检查42429头,其中阳性牛1127头,并对阳性牛用硝硫氰氨、吡喹酮进行治疗,使我县很快达到基本消灭牛日本血吸虫病的目的。1984年至今没有粪检到日本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7.
目前应用于家畜伊氏锥虫病的诊断方法有镜检法、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胶乳凝集反应等。在免疫学诊断方法中有的设备要求较高,有的手续烦琐,难于在基层推广使用。我省是家畜伊氏锥虫病感染严重的疫区,开展对牛、马锥虫病的查治工作很有必要。为了选择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调查方法,我们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反应和琼脂扩散  相似文献   

18.
O型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O型口蹄疫病毒(FMDV)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和7次亚克隆后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Me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间接ELISA检测,2株杂交瘤细胞株(3E1、7E6)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25 600、1:102 4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特异性试验表明2株McAb可与不同株的O型FMDV反应,而不与其他血清型的FMDV反应.Western blot和叠加试验表明2株单抗可识别0型FMDV结构蛋白VP1上的同一个抗原表位.此特异性McAb的获得将为O型FMDV疫苗的研制和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间接血凝反应和环卵沉淀试验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间接血凝反应和环卵沉淀试验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应长沅(浙江省临安县农业局,311300)许平荣(临安县昌化农技站)1976~1977年,上海家畜血研所在浙江省江山县和临安县采用间接血凝反应(简称“血凝法”)、环卵沉淀试验(简称“环沉法”)与常规粪孵...  相似文献   

20.
以纯化的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重组蛋白 NcSRS2t为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对间接ELISA 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采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反应条件,对218份阴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间接ELISA的判定标准,即OD450nm值大于等于O.32为阳性,小于O.32为阴性.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128份阴性血清和50份阳性血清(经IDEXX公司新孢子虫抗体检测试剂盒证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闻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为93.0%,敏感性为90.0%.采用本试验建立的新孢子虫间接ELISA 诊断方法对黑龙江省克山、海林、双城、甘南、克东、富裕、牡丹江、大庆等8个县(市)奶牛场的540份奶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540份奶牛血清样本中奶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3.33%.该间接ELISA 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为新孢子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新孢子虫病的预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