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家里53亩油茶全部挂满了沉甸甸的油茶籽,家里采摘人手不够,我还请了五六名亲朋好友过来帮忙,摘了7万多公斤茶籽,打了400多公斤茶油,收入3万多元。"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芭溪村村民谢卫星开心地对笔者说道,"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亩的油茶山,这两年搞了油茶低改,换了新品种,1亩山最少能产5公斤油,每亩收入400元。油茶低改确实搞得  相似文献   

2.
最近,区林业厅副厅长钟国华在谈到我区油茶低改项目建设任务与经验时指出:油茶低改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以来,油茶低改地、县加强了对油茶低改的领导,以综合改造为目标,真抓实干,油茶“低改”项目建设进展基本顺利,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创造出不少好经验,到目前止,六个项目县改造油茶低产林4.6万亩,其中垦复油茶林4.6万亩,修枝整形4.6万亩,水保设施82万 m,高产示范园4.5万亩,施肥示范4.6万亩,优良无性系丰产示范园1100亩,新技术推广3850亩。在低改项目建设推动下,我区油茶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一个群众性的油茶垦复活动和大面积推广种植油茶良种基地的高潮正在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以来,全区面上油茶垦复达到10万多亩,种植岑溪软枝油茶良种25万多公斤。  相似文献   

3.
近日,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乡村民陈瑞生,望着自家油茶树上挂着的油茶籽,喜滋滋地说:“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陈瑞生种植的500亩油茶林进行低改后,亩产茶油达到11公斤,每亩增收100多元。去年,全县产油茶籽9300吨,产茶油232.5万公斤,产值达46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油茶成为兴国农民致富的“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4.
耒阳市有油茶林总面积达8万公顷,占全市林业用地的56%,素有湘南“油海”之称,年总产茶油400万公斤。但长期以来,油茶生产因品种良芙不齐,树龄老化,稀密不匀及经营管理粗放等原因,油菜单产低而不稳,一般年景平均亩产某油仅2至3公斤,而品种优良.管理好的中壮林,单产可达20公斤左右,油菜增产潜力很大。为了改变油茶生产经营落后状况.大面积提高油菜单产,1984年以来,全市被列为全省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县之一。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调整部署,全力实施油茶低改工程,全市形成了“加速油茶低政,发展高效产业”的共识。到1996年的…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我区大宗经济林,也是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林.茶油约占全区食用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全区现有油茶林600万亩左右,占全国油茶林面积的十分之一。一般年景年产茶油1450万公斤,产需差距较大。长期以来,我区油茶林广种薄收,经营粗放,品种混杂,单产低,平均亩产茶油徘徊在2.5至3.5公斤之间,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年亩产值12.5至17.5元,经济效益差,林农收入少,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不大,收多收少任其自然。出路何在呢?区林业厅不久前在龙胜县召开的油茶低改现场会上,与会者的共识是出路在于科技兴油,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油茶低产林,改变油茶生产产量低,产值低,收入  相似文献   

6.
清江乡位于资兴市的南部,全乡有17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1126人。拥有油茶林3.2万亩,占全乡经济林总面积的82%,是资兴市的重点茶油产区(乡)。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茶油产量逐年下降,多数油茶林常年产油量在2-3公斤/亩左右徘徊,有的油茶林长期荒芜,处于荆棘、藤蔓和灌丛的包围之中,收入甚微,少数村组的油茶林出现了“油茶收个被,得籽没一箩”的境况。为恢复和发展油茶生产,改变低产面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1990年市林业局将清江乡列入全市油茶低改工程试点乡,规划清东、清西、清草、绩平4个村2000亩低…  相似文献   

7.
鼎城区治山乡总面积108万亩,其中山林面积6.7万亩,是鼎城的主要林区之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利用山区忧势,确立了“以丘岗开发为龙头”的山区发展方针,大力开发油茶山、桐竹林。目前,全乡已形成了1万亩杉木林基地,15万亩楠竹低改基地,10万亩油茶低改基地,2000亩药材基地,3000亩林果基地。初步形成了高效林业的框架,加快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农民人平从山地开发获得收入已达600元,较去年净增200元。首先,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统一了开发思想,认识到从自然条件来看,该乡优势在山。从初步开发的实际来看…  相似文献   

8.
油茶林是创阳市林业的一大优势,全市有油茶面积84万亩,占全市山林面积16%。过来由于粗放经营、产量一直偏低,常年产油只有四万担,亩平产油25公斤,为了帮助林农脱.贫致富,从1990年开始,由国家农业开发办支持,把油茶低改列为开发项目,第一期工程省下达我市任务3万亩,经过三年努力奋战,投资180万元,投工33万个,集中在油茶主产区镇头、北星、柏加、普迹、大瑶等7个乡实施,项目采取清理林地,全垦深挖,增施肥料、撩境保水、密林间伐、疏林补植、高接换种等技术组装配套,进行综合改造,到1993年止,已完成低改面积3O290亩,占…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业》2011,(2):29-29
时下,“中国油茶之乡”的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油茶农冬闲变冬忙,掀起了新一轮发展优良油茶品种、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的高潮。据了解.目前全县油茶农新植优良油茶、实施油茶林低改面积近万亩,为今年油茶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来了生态绿化、经济创收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0.
平江县有油茶成林85万亩,占全区油茶总面积的80.9%。全县油茶面积一万亩以上的公社27个,油茶收入在社员经济收入中占比重很大。但是,油茶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定。全县常年产油3万担左右,亩平3斤左右,1971年最高年产50004担,亩平5.8斤;1960年最低年产7326担,亩平只0.86斤;而外地的高产典型亩产油茶一百多斤。我们从环境条件和油茶本身两个方面分析了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常宁市素以“油茶之乡”享誉全国,油茶林面积5.1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6%,是“半壁江山”,搞好油菜开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1984年被列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的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县之一,1993年又被国家批准列入了第二期油茶低改项目市,市委、市政府依托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油茶低改,到1996年,共完成更新油茶林3867公顷,改造油茶低产林600公顷。经连续四年测产,更新造林的油茶平均公顷产茶油达120公斤,最高达315公斤;低改林次年公顷产茶油达180公斤,是改造前产油量的4倍。常宁市油茶更新低改工程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2.
去冬以来,邵阳市北塔区抓住农闲时节,狠抓油菜低改工程,加快了林业产业化建设。北塔区现有油菜林3000多亩,多年来一直处于“树上结多少,上山搞多少”的粗放经营状态,亩产茶油年均不足5公斤,总产不足ZO吨,经济效益很低。区林业局通过认真规划,制定了3年内对全区油茶林实施低改示范,并且确定以陈家桥乡贺井村、廖家村500亩油茶作为首批低改示范,以后逐年扩展,并对油茶加工、销售实施一体化经营的管理,实现油茶走产业化的道略。为确保首批油茶低改成功,真正发挥示范作用。林业局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山头地块和帮助他们改变经营观…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油茶生产的特点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油茶生产中的几个新问题1.1 果油争地,油茶让路自1990年起,江西省开始实施国家油茶低改项目,全省的油茶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全省果业工程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发展果业“百里带”和“万亩基地”。村庄附近和公路两旁的许多油茶林换成了水果林,果油争地,油茶让路,油茶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被破坏的大多是60年代70年代发展起来的人工林。1.2 措施不到位、低产林改造效益不高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在江西省起动和实施以来,部分低产油茶林得到了合理改造,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资金少…  相似文献   

14.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与油棕、椰子和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的主要传统食用油,是极具市场前景的优良绿色食品。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全国现有油茶面积约400万公顷,产油量约1.0亿~1.2亿公斤,平均产油量约1.6公斤/亩,人均拥有量不足0.1公斤,我国油茶平均产油量仅有1.6公斤/亩,与50公斤/亩高产油茶典型林差距甚大,这说明油茶增产潜力巨大。发展油茶产业,栽种高效生态型油茶,使茶油成为优质“绿色食品”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有以下有利条件:1.茶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优厚的…  相似文献   

15.
7月22日,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在株洲市人民政府送呈的(株洲市油茶产业开发规划(1997-2000年)》批示:油茶是湖南一项支柱性产业,这几年部分油茶通过开发,亩均效益有所提高。但总的还是效益低,原因是大家对这一产业认识上不去,粗放性经营,有多少,收多少,即使“低改”也是标准不高。我通过几个月的考察,认为油茶这项支柱性产业要成为1988-2000年丘岗山地开发的重点,要制定低改的技术要求,每亩能产到10公斤,亩收入200元作为标准。我和株洲同志进行了专题研究。他们制定了一个规划。我建议:()林业厅专题研究一次,制定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寨县大力发展以油茶为主的经济林生产,掀起了新一轮油茶发展热潮。今春以来,全县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新发展油茶6500余亩,低改油茶林1.1万亩,新建油茶良种育苗基地200亩。在油茶开发中,该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全省油茶重点产区之一的平江县,有油茶83万亩,面积1万亩以上的公社有27个,油茶产值在社员的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油茶产量低而不稳。全县常年产油2—3万担,亩平3斤左右,1971年产量最高,产油5万担,亩平也只有5.8斤,而低产的1960年,仅产油7326担,亩平还不足1斤。产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什么平江的油茶产量如此之低,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根据田纪云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在南方7省(区)部署了油茶低产林改造工作。湖南被列为重点。第一期工程安排低改面积28万亩,占全国任务的28%。1990年开始启动,经过3年的努力,现已基本完成。1991年经林业部对1990年实施的9.2万亩检查验收,低改的6项技术措施和项目管理综合达标率为97.2%,名列7省(区)第一。1991年10月测产,1990年改造的9.2万亩,均亩产油达到9.7kg,为对照区3.7kg的2.6倍。祁阳县七里坪乡低改1300亩,均亩产油15.5kg,提前4年达到林业部规定的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郴县岗脚乡改造的80亩,均亩产油达到22kg。油茶低改开始显示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甘汉英 《中国林业》2009,(17):43-43
广西三江县是全国有名的“中国油茶之乡”,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70万亩,是广西最大的油茶基地,正常年份产油量200万公斤。由于品种良莠不齐,管理粗放,多为野生和半野生状态,优良品种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导致单产、总产低,收益少,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油茶的产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对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欢全 《绿色科技》2019,(11):128-129
指出了近年来,三江把油茶新品种种植作为全县产业脱贫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以自治区实施千万亩油茶基地、千亿元油茶产业“双千”计划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2018年11月,三江全面打响油茶品改“百日攻坚”行动,采取强有力措施,努力完成2019年15万亩优质高效油茶种植的目标,目前全县备耕和种植已经超过2万多亩。油茶产业作为三江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果,分析了在种植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三江油茶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