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学珍 《蚕学通讯》2003,23(4):58-60
1 我县蚕业现状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为我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初步统计 ,自 1 983年组建县丝绸公司至今 ,全县累计养蚕 83.74万张 ,收茧1 6 2 7.89万kg ,蚕农收入茧款 1 3587.89万元。 1 995年是 2 0世纪蚕桑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 ,养蚕 7.6 6万张 ,产茧 1 4 5万kg ,农民茧款收入 1 336万元。但近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2 0 0 2年发种 2 .3万张 ,产茧 6 0万kg ,蚕农茧款收入 6 0 0万元 ,分别是最高年景的 30 %、4 1 .3%、4 5% ,蚕业的发展步入困境。1 .1 产业模式落后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 ,说明…  相似文献   

2.
<正> 栽桑养蚕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蚕桑生产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和我县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现全县有桑树1.07亿株,全年养蚕12万张,产茧250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最高年达20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74万元,蚕桑生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88年以来,我县蚕茧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至今仍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1996年,全县桑树已发展到了1亿株,发种10万张,产茧2500吨(5万担),蚕农茧款收入2500万元(加蚕桑其它收入共3200万元),与大发展前的1980年全县有桑树1780万株,发种50000张,产茧1250吨,蚕农茧款收入1200万元;桑树增长8.9倍,发种增长1  相似文献   

4.
1996年我市蚕桑生产面临茧丝绸市场疲软,蚕茧价格下跌,蚕农养蚕收入大幅度减少的严峻形势,在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级干部和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为稳定蚕桑基础,增加蚕农收入,促进蚕桑生产发展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6年全市(含万县、涪陵、黔江,下同)生产一代杂交合格种1188784张,发放蚕种1206298张,同比减少50.4%,产鲜茧20514477公斤.同比减少53.9%,蚕农茧款收入1.75亿元,同比减少161.4%,新栽桑5800万株,改造桑树19995万  相似文献   

5.
曾一度辉煌的阆中蚕桑生产在经历了十年持续稳定发展之后,终因生产规模较小,千家万户经营,无力抵御茧价暴跌的市场风险,而今步人了低谷.1985年被列为省的蚕丝商品基地县,经过一番努力,阆中的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1995年底全市累计栽桑达1.2亿株,折合桑园6666.7公顷(10万亩),养蚕16.3万张,生产蚕茧4012吨.桑树、发种、产茧年均分别以10.5%、13%和10.6%的速度递增,1995年茧款收入5000万元,户平茧款300元.尽管1995年蚕桑生产是阆中栽桑养蚕收益最好的年份,然而,由于生产规模小,每个养蚕户1季只养蚕0.36张,产茧8.9公斤,茧款也仅100元.1995年  相似文献   

6.
石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1966年开始,党政将蚕桑生产纳入农村支柱产业发展,1994年蚕茧产量达到高峰,当年全县有6万户近20万人栽桑养蚕,桑树1.4亿株,年养蚕10.5万张,产茧212万kg,蚕农收入近3 000万元,先后建起了两个丝绸厂,缫丝能力10 200绪,织绸100  相似文献   

7.
绍兴市新昌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茧县之一,也是传统的蚕桑主产区,栽桑养蚕至今仍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1286hm2,全年饲养蚕种33370张,生产鲜茧1357.65t,产值3472.5万元。长期以来广大蚕农对蚕桑生产十分重视,张种产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18,(4):48-50
正蚕桑曾是巴中富民强市、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特色支柱产业。1995年是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最好的年份,当时全市小桑园和四边桑(15000株折1hm~2)面积达6666. 67hm~2(10万亩),栽桑养蚕乡镇105个,养蚕农户达8. 5万余户,年养蚕27. 5万张,产茧5000t (10万担),蚕农收入上亿元。全市有5个蚕种场,缫丝织绸企业7家,年产生丝700t,织绸180万  相似文献   

9.
胡万琼 《蚕学通讯》2007,27(4):56-57
渝北区目前是重庆主城九区的优质蚕茧基地区,历史最高年养蚕量达到14万张,蚕农茧款收入达4 800万元.近1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蚕桑生产逐年滑坡.但渝北的自然气候适合栽桑养蚕,桑树抗旱抗寒,养蚕周期短、见效快,蚕茧商品率高,蚕桑副产物利用价值大,分季分批养蚕又可适当避灾抗灾,故栽桑养蚕仍然是我区农村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门路.2006年虽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许多农作物绝收或严重减产的情况下,全区养蚕仍然达3.1万张,蚕农茧款收入1 700万元,比上年增加22%,在大灾之年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因此,我区应当立足优势,顺应市场,因势利导,坚持发展蚕桑不动摇.这是提升我区传统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促进我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袁里涛 《四川蚕业》2003,31(3):49-5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栽桑养蚕已成为余世斌全家的致富门路。在各级政府、丝绸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他在养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 0 0 0年蚕桑收入 1 3万余元 ,2 0 0 1年 1 6万余元 ,2 0 0 2年养蚕 3 4 5张 ,产茧 1 3 75公斤 ,单产3 9 9公斤 ,茧款收入 1 2 3 75元 ;共育小蚕1 4 7张 ,共育收入 2 0 58元 ,总收入 1 4 43 3元。连续 3年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2 0 0 3年被评为宜宾市优秀乡土人才并予表彰 ,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是大力栽桑打牢桑树基础。要想多养蚕 ,必须先发展桑树。余世斌从 1 994年开始大力栽桑 ,1 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