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分析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混合添加后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设计为2个发酵处理,T同型发酵菌处理(植物乳杆菌),TY同型和异型发酵处理(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实验.在第100天时感官评定青贮饲料的优劣等级;用酸度离子计测定青贮饲料的pH值;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乳酸、乙酸、丁酸的含量;平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类型乳酸菌添加剂对燕麦(Avena sativa)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us)和布氏乳杆菌(L.buchneri)3种乳酸菌添加剂添加到燕麦青贮饲料中,发酵45d后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3种乳酸菌制剂后,燕麦青贮饲料的pH值、丙酸(PA)和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乙酸(AA)含量最高(P0.05);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乳酸菌含量最高(P0.05),对照和添加布氏乳杆菌处理均未检测到酵母菌,对照及其他处理均未检测到霉菌;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添加鼠李糖乳杆菌的处理(P0.05);对照和添加布氏乳杆菌处理的有氧稳定时间超过168h,随有氧暴露天数的增加,对照和布氏乳杆菌处理组pH变化平稳,酵母菌数量较低。3种乳酸菌添加剂均能明显改善燕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能保留较多的燕麦青贮饲料WSC含量,对照组和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较优。  相似文献   

3.
布氏乳杆菌对青贮发酵及其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乳杆菌属于异型发酵乳酸菌,其对青贮饲料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与同型发酵乳酸菌不同,它的应用改变了接种剂原有的定义和标准,目前人们对布氏乳杆菌的作用效果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因其能够显著提高饲料的有氧稳定性,也已基本被人们接受。笔者就布氏乳杆菌对青贮发酵、青贮质量、动物生产性能特别是其对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方面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并对近年来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今后布氏乳杆菌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与不同乳酸菌联用对玉米青贮发酵、干物质回收率、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处理:a)对照组,不加任何菌剂;b)布氏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添加量分别为4×10~5 CFU/g、1×10~5 CFU/g;c)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添加量分别为4×10~5 CFU/g、1×10~5 CFU/g。发酵第180天后取样检测。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青贮饲料筒仓表面有明显变质的青贮饲料,导致其干物质回收率明显低于菌剂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布氏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和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了、乳酸菌的数量、有氧稳定性、乙酸、1,2-丙二醇含量显著增加(P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酵母数量、pH、乳酸含量、乙醇含量显著降低(P 0.05);与布氏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相比,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pH、乙酸含量、1,2-丙二醇含量显著增加(P 0.05),乙醇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果提示:布氏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或乳酸片球菌联用可提高干物质回收率、改善发酵品质、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提高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布氏乳杆菌是2001年才被FDA认可并作为青贮饲料接种菌应用的一种异型发酵乳酸菌,其对青贮饲料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与同型发酵乳酸菌显著不同,它在提高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方面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也已基本被人们接受.就布氏乳杆菌对青贮发酵和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便为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ns L.)为原料,设置对照(CK)、青宝Ⅱ号(FS)、植物乳杆菌(LP)、布氏乳杆菌(LB)、丙酸(PAT)、青宝Ⅱ号+丙酸(FS+PAT)、植物乳杆菌+丙酸(LP+PAT)、布氏乳杆菌+丙酸(LB+PAT)等8个处理探讨乳酸菌和丙酸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和丙酸单独处理能够降低青贮饲料pH值和AN/TN比值,增加乳酸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FS+PAT处理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营养成分,LP+PAT处理和LB+PAT处理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7.
布氏乳杆菌对青玉米秸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不带穗青玉米秸为原料研究布氏乳杆菌对青贮质量的影响。给不同处理接种的布氏乳杆菌剂量分别为(cfu/g):0,3.05×104,3.05×105,3.05×106,分别记为CS、CSL、CSS和CSH。在青贮发酵第1,16,34和60天开罐取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布氏乳杆菌提高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pH值和乙酸含量,降低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比例,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作优良的青贮饲料,本试验对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利用API50CH细菌鉴定系统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3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了10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种的水平,其中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2株。  相似文献   

9.
在青贮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青贮玉米(Zea mays)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研究其对发酵产物与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青贮饲料贮藏时间为14,56和120 d.无添加青贮黑麦草发酵产物中乙醇含量较多,在14 d开封时,乙醇和2,3-丁二醇含量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总和的7倍.添加鼠李糖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可以抑制乙醇型发酵,使乳酸型与乙酸型发酵占主导.无添加青贮黑麦草与添加鼠李糖乳杆菌的黑麦草发生了有氧腐败,但是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黑麦草保持了有氧稳定.在青贮玉米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未影响发酵品质,但添加布氏乳杆菌增加了发酵产物中乙酸含量,降低了乳酸含量.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青贮玉米从56 d开封开始保持了有氧稳定,其它组在120 d开封时保持了有氧稳定,所有组乙酸含量都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何玮  张健  高立芳  黄德均 《中国饲料》2021,1(7):127-130
为评价甲酸、乙酸、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发酵品质和青贮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甲酸添加组、乙酸添加组、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布氏乳杆菌添加组、植物乳杆菌组+布氏乳杆菌混合添加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中添加有机酸和乳杆菌均不能提高其营养成分。杂交狼尾草青贮料pH、乳酸、乙酸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丙酸(PA)及丁酸(BA)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05)。有机酸添加组青贮料pH和丁酸含量均较高,青贮料品质降低,而添加乳杆菌能够有效改善青贮品质,其中,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提高青贮料中乙酸和丙酸含量,防止青贮料霉变。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添加剂|青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对青藏高原不同物候期燕麦(Avena sativa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本试验以开花期、乳熟期和蜡熟期燕麦为原料,设置对照、添加甲酸和添加布氏乳杆菌3个处理,青贮9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处理均改变不同物候期燕麦青贮饲料中细菌群落组成(P<0.05),并提高其乳酸细菌相对丰富度;与对照相比,用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处理不同物候期的燕麦青贮后,蜡熟期的燕麦pH值降低(P<0.05),乙酸均增加9.7%,丙酸分别降低11.6%和8.6%,氨态氮分别降低11.3%和19.2%。综合细菌群落组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来看,蜡熟期的燕麦添加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后,其青贮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乳酸菌对青藏高原收种后虉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对照、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3个处理,测定其化学成分、发酵指标和细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接种两种乳酸菌显著降低了虉草青贮饲料中细菌的多样性(P0.05),改变了其细菌群落组成(P0.05),但未影响虉草青贮饲料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富度。此外,接种布氏乳酸菌显著增加了虉草青贮饲料中乙酸(AA)和丙酸(PA)的含量(P0.05),降低了丁酸(BA)和乙醇(Ethanol)的含量(P0.05);接种植物乳杆菌显著降低了虉草青贮饲料的p H值(P0.05),提高了乳酸(LA)的含量(P0.05)。因而,接种乳酸菌改善了青藏高原收种后虉草青贮饲料的品质,且对其微生物群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对高湿玉米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将完熟期的玉米果穗破碎后进行青贮调制,设置对照组(CK组)和添加布氏乳杆菌处理组(LB组),各处理组设3个重复。在高湿玉米青贮第1、3、7 d和35 d开罐并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总可消化养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及产气量。结果表明:添加布氏乳杆菌对pH、乳酸(lactic acid,LA)、乙酸(acetic acid,AA)、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AN)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丁酸(butyric acid,BA);添加布氏乳杆菌对淀粉(Starch)、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布氏乳杆菌可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LB组的总可消化养分高于原料(M组)和CK组并显著提高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P<0.05)。综上,添加布氏乳杆菌可以改善发...  相似文献   

14.
窖贮全株玉米青贮连续进行2年,研究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玉米青贮发酵、干物质回收率、有氧稳定性的效果。在第1年中,切碎的青贮分别进行以下处理:①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U);②布氏乳杆菌40788,使鲜青贮饲料含4×105cfu/g(LLB4);③布氏乳杆菌11A44,1×105cfu/g(PLB);④Biomax 5(植物乳杆菌PA-28和K-270),1×105cfu/g(B5);⑤偏亚硫酸氢钠和淀粉酶(Silo Guard II),添加量为鲜青贮重的0.05%(SG);⑥丙酸缓冲液,0.1%(Ki-112),⑦安息香酸钠,鲜重的0.1%(SB);⑧山梨酸钾:EDTA(1:1),添加鲜重的0.1%(PSE)。与其它各组相比,LLB4处理的青贮饲料组乙酸浓度最高,酵母菌没有检测到(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分为10组,A组为对照组,添加生理盐水;B、C、D组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分别在新鲜甘蔗尾中添加10、20和30 mL/kg植物乳杆菌液;E、F、G组为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液;H、I、J组为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联合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体积混合的菌液。每组3个重复。室温青贮40 d,结束后采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组降低了甘蔗尾青贮pH,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5),且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与添加植物乳杆菌相比,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均随着布氏乳杆菌添加量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提高48 h。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物质损失较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组有所降低,且能够提高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联合处理(添加量达到2×106 CFU/g鲜重,I组)青贮甘蔗尾能够有效提高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付浩  金晶  朱欣  李龙兴 《中国饲料》2021,1(15):17-23
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及筛选优良乳酸菌,本试验从贵州地区玉米青贮饲料中分离到175株天然乳酸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测定对乳酸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再根据耐温、耐酸性试验筛选出优良乳酸菌,并对菌株的生长速率、乳酸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乳酸菌有7种,其中主要菌种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其余包括短乳杆菌(L.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布氏乳杆菌(L.parabuchneri)和罗斯乳杆菌(L.rossiae)。从中初步筛选出10株生长速率较快、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有3株(DF-20、DS-45和FG-77)植物乳杆菌,2株(DS-69和FG-85)短乳杆菌,2株(DS-71和RH-135)戊糖片球菌,1株(DF-12)副干酪乳杆菌,1株(QZ-35)类布氏乳杆菌,1株(HP-166)鼠李糖乳杆菌。其中菌株DS-69和RH-135具有较强的高温适应性和酸性环境适应性,且产酸能力强,可作为良好乳酸菌添加剂应用于青贮饲料中。 [关键词] 玉米|青贮|乳酸菌|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苦荬菜(Lactuca indic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蒙早’苦荬菜为原料,设置对照(CK组)、单独添加植物乳杆菌(LP组)、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LB组)和混合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LP+LB组)4个处理,青贮60天后,进行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苦荬菜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加入乳酸菌添加剂后苦荬菜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低于CK组(P<0.05),乳酸菌数量均有所增加(P<0.05);LB组的酵母菌数量最少(P<0.05);LP组和LP+LB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LB组(P<0.05);LB组的乙酸含量最高(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LP组的青贮品质最好。综上所述,单独或混合添加不同发酵类型乳酸菌均能改善苦荬菜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植物乳杆菌更适宜用作添加剂调制苦荬菜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8.
试验用全株玉米和不带穗玉米作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布氏乳杆菌制剂、复合酶制剂和青贮宝微生物制剂,研究青贮原料和添加剂对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全株玉米青贮的有氧稳定性低于不带穗玉米青贮,添加布氏乳杆菌制剂能够明显提高玉米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而且p 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变化与此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从发酵秸秆中分离获得1株抑菌性能较强的乳酸菌(BS6),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对该菌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菌株BS6为布氏乳杆菌,并对布氏乳杆菌BS6的生长曲线、产酸曲线及耐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S6生长速率快、产酸性能强且能够耐受pH环境,为青贮饲料接种剂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有效表达的产漆酶乳杆菌工程菌和既可以产乳酸又可以产漆酶的益生菌制剂。以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方法,克隆漆酶基因,将其与乳酸菌食品级表达载体质粒p MG36e进行连接,构建漆酶乳酸杆菌表达载体质粒p MG36e-Lacc1,通过电激转化法使其进入从青贮饲料中提取的布氏乳杆菌中,并探究影响布氏乳杆菌电转化的最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长度为1 596 bp的漆酶基因片段,成功构建漆酶乳酸杆菌表达重组质粒,利用电激转化技术使其导入布氏乳杆菌基因组中,研究表明当电场强度达到1.75 k V,用SMRS培养基复苏培养1.5 h后,得到较高的电激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