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草地栽培措施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播种密度、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播种行距3因素条件下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不同播种行距对高寒牧区多叶老芒麦地上部分牧草产量、种子产量关系的函数模型:y1=3.43+0、177x1+0.133x2+0.097x3+0.024x1x2+0.06x1x3-0.02x2x3+0.168x1^2-0.1x2^2-0、22x3^2,y2=49.6+1.2x1-1.9x2+2.2x3+3.3x1x2+3.1x1x3+73x,x-7.7x1^2-6.9x^2,-4.9x3^2,并提出高寒牧区多叶老芒麦高产的农艺措施,即播种密度411-929株丛/平方米、播种行距24~31cm、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6月12日~7月5日。  相似文献   

2.
采用3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草地栽培措施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播种密度、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播种行距3因素条件下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不同播种行距对高寒牧区多叶老芒麦地上部分牧草产量、种子产量关系的函数模型:y1=3.43+0.177x1+0.133x2+0.097x3+0.024x1x2+0.06x1x3-0.02x2x3+0.168x12-0.1x22-0.22x32,y2=49.6+1.2x1-1.9x2+2.2x3+3.3x1x2+3.1x1x3+7.3x2x3-7.7x12-6.9x22+4.9x32,并提出高寒牧区多叶老芒麦高产的农艺措施,即播种密度411~929株丛/平方米、播种行距24~31cm、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6月12日~7月5日。  相似文献   

3.
在高寒牧区西北羊茅种子繁殖技术研究中,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以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浓度、播种行距为三因素,各因素的梯度设5个水平,组成11个方案于西北羊茅人工草地繁殖种子。结果表明,西北羊茅人工草地繁殖种子中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是影响牧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牧草种子产量与混播中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成显著正相关(r=0.93004,υ=3),播种行距是影响牧草种子产量的次要因子,牧草种子产量与播种行距也成显著正相关(r=0.91027,υ=3),多年生西北羊茅人工草地种子繁殖最佳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浓度、播种行距分别为5月10日-5月16日、0.16-0.21ppm、30-34cm。  相似文献   

4.
在高寒牧区西北羊茅种子繁殖技术研究中,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以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浓度、播种行距为三因素,各因素的梯度设5个水平,组成11个方案于西北羊茅人工草地繁殖种子.结果表明,西北羊茅人工草地繁殖种子中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是影响牧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牧草种子产量与混播中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成显著正相关(r=0.930 04,v=3),播种行距是影响牧草种子产量的次要因子,牧草种子产量与播种行距也成显著正相关(r =0.910 27, v=3),多年生西北羊茅人工草地种子繁殖最佳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日期、叶面喷施ZT-1(丰抗素)浓度、播种行距分别为5月10日~5月16日、0.16~0.21 ppm、30~34 cm.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草地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播种密度、刈割留茬高度三因素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通过测定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X1)、刈割留茬高度(X2)、播种密度(X3)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对多年生人工刈割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多年生人工刈割草地最佳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X1)为30/42/5、最佳刈割留茬高度(X2)为46cm、最佳播种密度(X3)为5551145株丛/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草地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播种密度、刈割留茬高度三因素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通过测定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X1)、刈割留茬高度(X2)、播种密度(X3)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对多年生人工刈割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多年生人工刈割草地最佳叶面喷施"FA旱地龙"日期(X1)为30/4~2/5、最佳刈割留茬高度(X2)为4~6 cm、最佳播种密度(X3)为555~1 145株丛/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一年生混播种草中箭筈豌豆比例、叶面喷洒"喷施宝"药量、喷施日期3因素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通过测定叶面喷施"喷施宝"药量X1、叶面喷施"喷施宝"日期X2、箭筈豌豆比例X3各项参数,建立不同叶面喷施"喷施宝"药量、不同喷施日期、不同箭筈豌豆比例对一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函数模型Y=1 512-10.863X1-25.257X2+193.786X3-35.775X1X2+7.67X1X35-23.025X2X3-13.4X12+3.3X22-38.2X32,同时确定了一年生人工混播草种中最佳叶面喷施"喷施宝"药量(X1)为55~95 ml和最佳叶面喷施"喷施宝"日期(X2)为6月21日~6月23日,最佳箭筈豌豆比例(X3)为31%~39%.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一年生混播种草中箭筈豌豆比例、叶面喷洒“喷施宝”药量、喷施日期3因素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通过测定叶面喷施“喷施宝”药量X1、叶面喷施“喷施宝”日期X2、箭筈豌豆比例X3各项参数,建立不同叶面喷施“喷施宝”药量、不同喷施日期、不同箭筈豌豆比例对一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函数模型:Y=1512-10.863X1-25.257X2+193.786X3-35.775X1X2+7.67X1X35-23.025X2X3-13.4X12+3.3X22-38.2X32,同时确定了一年生人工混播草种中最佳叶面喷施“喷施宝”药量(X1)为55 ̄95ml和最佳叶面喷施“喷施宝”日期(X2)为6月21日 ̄6月23日,最佳箭筈豌豆比例(X3)为31% ̄39%。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北州同宝牧场草原地下鼢鼠调查与灭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北州同宝牧场地下鼢鼠平均密度为3.434只/hm^2,鼢鼠土丘密度最高达2425个/hm^2。鼢鼠当年土丘数、土丘覆盖度、牧草损失量均与鼢鼠密度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土丘数=0.1919+0.0189x;Y覆盖度=0.218+3.268;Y损失量=0.22+0.1565x。通过灭治,最高灭效94.7%,最低灭效90.1%,平均灭效92.4%,达到“青海省草地鼠虫害灭治验收收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51条青海湖裸鲤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并应用SAS(6.12版)系统软件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表明:Y,(体重)与X1(头重)、X2(鳍重)、X3(躯尾重)、K(肠容物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最优回归方程式:总方程:Y1=-2.24390+0.99898X3+1.30604X4(R2=0.9210P〈0.0001),♀:Y1=1.93002+0.88362X3+1.24584X4(R2=0.9198P〈0.0001),♂:Y1=8.97641+1.20310X3(R2=0.9956P〈0.0001)。Y2(体长)与X5(头长)、X6(躯干长)、X7(尾长)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最优回归方程式:♀:Y2=3.62909+2.25776X5+1.10367X7(R2=0.8150P〈0.0032),6:L=0.97145+O.95331X6(R2=0.9534P〈0.0077)。  相似文献   

11.
南江黄羊与青海高寒牧区山羊杂一代羔羊生长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在高寒牧区进行杂交。结果表明 :南本F1比本地山羊 6月龄体高、体长和胸围分别提高8 2 4%、12 2 7%和 8 0 5 % ,差异显著 (P <0 0 5 ) ;初生重、1月龄、3月龄和 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 5 9 12 %、49 1%、5 7 12 %和 5 9 19%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杂种优势明显 ;南本F1比本地山羊增重 5 96kg ,增加收入 5 3 64元。  相似文献   

12.
小黑麦+箭菩豌豆混播与小黑麦单播相对照,通过物候期、草产量、株高、叶茎比等方面的比较试验表明:在同等水肥管理条件下,混播小黑麦干草产量平均达10239.7kg/hm^2,比单播增产14.40%,差异显著;株高平均达151.9cm,较单播提高27.1%;叶茎比、总的叶量比对照高20%,适宜在甘南高寒牧区生产中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3.
1988—1989年在铁卜加地区进行燕麦分期播种试验,根据两年22个播期的试验得到,燕麦各个播期的平均气温与出苗天数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1988年为 Y=81.22-9.51X,1989年为 Y=18.2287e~(1.0826/x);播种至成熟平均气温和天数的关系两年为 Y=273.668-16.373x。出苗的起点温度为0—4℃,开花和成熟均为10℃。1988年产草量、产籽量最高的是5月中旬播种的,1989年是4月下旬播种的。高寒牧区燕麦播种期以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14.
1疏算雄花序当雄花序不足2cm长时,保留新消最上端3~5个花序(可能为混合花序),其余全部疏除。一般要求雄花序和雌花序之比为5:1(不疏雄一般为12:1左右)。疏雄可节约养分。2果前摘心当结果新梢最先端的混合花序前长出6个芽以上时,保留4~6个芽摘心,减少营养消耗,改变生长中心,促进雌花数增加,减少雌花败育。3叶面喷肥雄花序开始出现时,干晴天上午喷布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0.2%硼砂混合液。花期和谢花后喷施0.2%磷酸二氯钾+0.2%尿素+0.3%硼砂混合液。4夏季修剪当主、测技延长和幼树新消长至45~60cm时,及…  相似文献   

15.
冷地早熟禾种子生产的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冷地早熟禾种子产量(Y)与播种量(X1)、行距(X2)和施肥量(X3)的回归方程:Y=42.61+5.01X1-7.81X2+7.77X3-2.21X1X2+1.41X1X3-0.41X2X3-4.64X2 1+6.36X2 2+8.56X22;并提出西宁地区冷地早熟禾种子生产的优化农艺措施:播种量8kg/hm2,播种行距20~30cm,种肥(磷酸二铵)150~187.5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呼伦贝尔地区人工栽培草地无芒雀麦的适宜播种密度,在呼伦贝尔人工栽培草地播种密度控制平台按照播种密度由低到高设置5个处理组,分别为W1(7.5 kg·hm-2)、W2(15.0 kg·hm-2)、W3(22.5 kg·hm-2)、W4(30.0 kg·hm-2)、W5(37.5 kg·hm-2),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无芒雀麦播种密度的响应特征,并分析了呼吸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无芒雀麦播种密度的增加,不同时期下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W4(30.0 kg·hm-2)达到最大值829.4 kg·hm-2,W3(22.5 kg·hm-2)其次,地下生物量间差异不显著;微生物特性和土壤酶活性中微生物量碳主要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微生物量氮土壤浅层0~10 cm总体变化平稳,土壤深层10~20 cm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的数值显示在第1次刈割期显著高于第2次刈割期,但同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探求呼吸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其影响系数,可得出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对无芒雀麦W4(30.0 kg·hm-2)播种密度具有最佳响应。  相似文献   

17.
蜂胶乳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蜂胶乳剂的透光率和乳化黄酮含量为指标,在乳化温度50%、乳化剂用量2%(V/V)、搅拌时间2h等乳化约束条件下,探讨吐温-40与吐温-60的不同组合比例对蜂胶乳剂影响规律,确定二者的最佳比例;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案,分别建立蜂胶乳化工艺中乳剂透光率Y1、乳化黄酮含量Y2与乳化温度X1、超声时间X2、搅拌时间X3的数学回归模型(Y1=80.08+0.76X1+0.58X2+0.94X3;Y2=36.48+0.66X2+1.21X3),置信度均达95%。  相似文献   

18.
项目简介:果树专用的包膜肥料:尿素25—35;过磷酸钙20—30;钙镁磷肥23—33;硫酸钾6-9;硫酸亚铁0.7—1.8;硼砂0.7—1.8;硫酸锰0.7—1.8;硫酸铜0.7—1.8;硫酸锌0.2—3;钼酸铵0.7—1.8;包膜材料石腊:上述原料重量总和的4%-10%:  相似文献   

19.
大豆田后期杂草密度与产量及经济性状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2000年在大豆生育后期,选择同一农艺措施,不同杂草密度条件下杂草密度与大豆产量及经济性状间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田问杂草数与株高、株类数、株粒数、单株生产力和亩产量问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和回归直线方程分别为r=-0.502,Y=46.145-0.0856X;r=-0.663,Y=9.063-0.156X(2000)r=-0.7233,Y=19.4677-0.1123X(1999);r=-0.645,Y=58.20-1.1804X(2000),r=-0.7463,Y=52.2397-0.3149X(1999);r=-0.7067,Y=9.4173-0.056X;r=-0.7067,Y=188.35-1.122X。并提出了控制后期杂草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20.
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研究了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2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行距增大,株高下降,株高和种子产量呈负相关,R=-0.802*。2)行距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行距对种子产量、有效分枝数/m2、花序数/枝条、豆荚数/花序和籽粒数/豆荚的影响较大;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均较小。3)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豆荚数/花序(x3)与种子产量极显著正相关,R2=0.882**;籽粒数/豆荚(x4)、花序数/枝条(x2)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和0.693*。种子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260.358 64.152x3 50.976x4 5.482x2。4)播种当年和生长第2年,行距为100cm、灌水量为900 m3/hm2时,有效分枝数/m2、花序数/枝条、豆荚数/花序、籽粒数/豆荚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2年间的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2=0.801*,回归方程为:y=772.563 0.521 5x 0.009 8x2-2.0×10-5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