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蛹虫草人工栽培培养基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国内7个较大型栽培蛹虫草的产业化基地,深入直观地调查了蛹虫草常用培养基的种类、配方成分、制作技术、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收集了不同产业化栽培培养基上蛹虫草子实体生长特征,以期在保证蛹虫草品质的前提下,得到最优的产业化栽培蛹虫草的培养基,为进一步扩大蛹虫草产业化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蛹虫草菌种复壮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菌种退化是蛹虫草栽培的关键问题。本试验采用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分生孢子分离复壮法、蚕蛹回接复壮法、基内菌丝分离复壮法等4种复壮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复壮方法后代菌丝生长速度、转色速度及子实体形成情况,初步判定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和蚕蛹回接复壮法都有明显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蛹虫草菌株的栽培料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麦粒30 g,蚕蛹粉5 g,硫酸镁0.15%,磷酸二氢钾0.3%,最适料液比为1∶1.5是比较适宜人工栽培的蛹虫草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4.
蛹虫草菌种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所经过多年研究,人工驯化栽培蛹虫草获得成功;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在生产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普遍性的难题,就是蛹虫草菌种的遗传变异显著,优良性状不能完全稳定遗传。且极易老化或退化。一般来说,从野生蛹虫草菌株中分离的一个较好菌株,幸运的话可能会使用1~2年,保持优质高产。但通常是使用半年左右,甚至是传种几代后菌种就严重退化,表现特征是不长或只长出极少量子实体,而且质量极差,给批量栽培带来极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刘国丽  李红  张敏 《北方园艺》2020,(4):129-134
以污染的蛹虫草栽培料为试材,采用划线分离法分离病原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期鉴定人工栽培蛹虫草栽培料中污染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从蛹虫草栽培料中分离到3株真菌菌株,P1和P5分离物与GenBank中多株深绿木霉分离物同源性最高,均在99.6%以上,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P1和P5分离物为深绿木霉。分离物P3和扩展青霉同源性最高,结合形态特征,鉴定P3为扩展青霉。该研究结果为人工栽培蛹虫草真菌病害的鉴别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工培育蛹虫草优质高产的技术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培育蛹虫草优质高产的技术环节任士升(江苏省铜山县七庙虫草真菌厂棠张镇221113蛹虫草菌为兼性寄生菌,其生长基质及生态环境较一般食用菌特殊,故人工培育成功率不高;且在产量和质量上都较不稳定。我厂自1990年投入对该菌株的人工驯化,1993年投入...  相似文献   

7.
田雪梅 《浙江食用菌》2012,(4):229-230,238
采用人工栽培法,比较2个蛹虫草菌株在生物转化率、多糖含量、虫草酸含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蚕蛹粉添加量对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处理在生物转化率、多糖含量及虫草酸含量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蚕蛹粉的加入量与蛹虫草子实体、培养料中多糖及虫草酸的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各项数据,得出2号蛹虫草菌株与培养基A的组合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应用干蚕蛹栽培蛹虫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社会 《食用菌》2005,27(6):42-43
蛹虫草Cordyeps militaris(L.ex Fr.)Link的人工栽培,按其培养基一般分为米饭和蚕蛹两种栽培方式。蚕蛹栽培中又有活蛹、毛脚蛹和干蛹之分。基于干蛹来源丰富、耐贮藏、运输方便,栽培也易于成功。同时,蚕蛹又是一味中药,接种虫草菌经培养后,所含虫草素比米饭等培养基高,因此它是栽培蛹虫草的理想原料。现将桑蚕(Bombyr mori Linaeus)干蛹的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宁宝云  薛姗姗  刘慧  刘康  郝继伟 《食用菌》2020,(3):24-26,28
针对蛹虫草生产中菌种退化问题,研究了转接次数对蛹虫草菌种退化的影响;比较组织分离法与活蚕蛹回接法在保持菌种优良性状、延缓菌种退化、退化菌种复壮效果。结果表明,转接3次或更多蛹虫草菌种会逐步表现出退化性状;活蚕蛹回接复壮法对退化菌种的复壮效果明显好于组织分离法;选用出菇后20 d内的子座组织分离,可有效延缓菌种退化,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菌种优良性状;提出了活蚕蛹回接法与组织分离法相结合的蛹虫草菌种综合复壮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的方法,结合细菌形态特征及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了蛹虫草栽培过程中易导致病害的3种细菌。结果表明,病原菌株E1与Flavobacterium chungangense,E2与Flavobacterium chungangense,E3与Janthinobacterium lividum的进化距离较小,同源性较高,初步确定分别与其同种。这对蛹虫草常见病害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晓红  陈帅  牟雪  刘春雨  韩雪  李兴  李娇 《食用菌》2011,33(1):39-40
柞蚕蛹草栽培试验研究表明:将蛹虫草菌液直接注射柞蚕蛹体内有利于菌丝发育,污染少,蛹体僵化快;在进行菌丝培养时以“营养土”覆盖蛹体可加速菌丝生长,蛹体发菌均匀一致,蛹体僵化快;蛹体僵化后,用刀在蛹体的一端进行刻伤,蛹虫草出草快,出草一致,缩短生长周期,出草率离,草的质量好。  相似文献   

12.
人工栽培蛹虫草管理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波  郑春芳 《食用菌》2004,26(1):41-41
各地栽培蛹虫草的技术介绍中都把栽培管理技术分为菌丝体生长期和子座生长期两个阶段。根据笔者几年来栽培实践认为。要取得高产优质的蛹虫草,应该注意以下四个阶段的管理,现具体介绍如下,以求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3.
王莉  冉翠香 《食用菌》2002,24(2):34-34
蛹虫草富含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 ,有多种医疗和滋补功能 ,是冬虫夏草的代用品。近年来还用于保健食品开发 ,有多种产品问世 ,现在我国河南、辽宁、湖南、山西等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但蛹虫草在栽培过程中 ,若技术要领掌握不好 ,常导致产量低 ,畸形草多 ,甚至不出草等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经验 ,将其人工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优质菌种 菌种要从正规科研部门购买 ,我系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菌种 ,为子囊类的麦角菌目 ,麦角菌科的蛹虫草 ,该菌种具有抗性强 ,生长旺盛 ,容易出草 ,出草均匀 ,转化率高 ,出…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疲劳、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探究蛹虫草的栽培关键技术,对蛹虫草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盆栽法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栽培方式,每盆装料量相当于10-15个栽培瓶的装料量。  相似文献   

15.
野生与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菌多糖能提高生物体的免疫功能,蛹虫草中就含有很高的多糖成份。本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蛹虫草中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高产菌株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孟繁宇 《食用菌》2009,31(4):55-56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蛹虫草诱变菌株Z9人工栽培的最佳条件,并探索植物生长激素对诱变菌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诱变菌株栽培的最佳的原料一大米蛹粉比(g/g)为100:15,原料含水量以65%为佳,最适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3℃,最适pH为7.5,在500lx的散射光照时产量最高为5.13g;喷洒赤霉素能有效促进蛹虫草诱变菌株Z9的生长,培养26d子实体产量比未喷洒赤霉素提高7.7%。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的代料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栩  刘守华 《食用菌》2003,25(1):23-23
通过对以小米,玉米渣代替大米进行蛹虫草栽培试验,同时进行大米加猪血培养基配方的改良试验,结果证明,小米,玉米渣完全可以代替大米栽培蛹虫草;大米加猪血培养基的改良更适宜蛹虫草菌丝的生长,使其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人工培养料高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波  韦会平  胡开治 《食用菌》2004,26(5):36-37
蛹虫草(Crdycep militaris)又称北虫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含量分别为26%和28%)、低脂肪(2.9%)、约18种氨基酸,以及虫草酸、虫草菌素、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特殊物质,不但满足人们高蛋白、低脂肪的现代生活营养需求,还可提供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有一定作用,近  相似文献   

19.
蛹虫草人工培养条件下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蛹虫草在人工栽培状态下的显微,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蛹虫草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内形成1 ̄8个子囊孢子,每个子囊孢子可在子囊内进行多次无性分裂,亦可在子座上萌发。  相似文献   

20.
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成分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蛹虫草中含有的17种氨基酸,在人工培育蛹虫草中几乎都含有,并且在以蚕蛹为培养基质生长的蛹虫草中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型及其它人工培育型的蛹虫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