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针对江西省茶园管理的修剪习惯,设计了三个处理,对国家无性系茶树良种中茶108进行了不同修剪处理试验,旨在探讨修剪方式对中茶108采摘蓬面新梢生长、采摘产量、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高度45cm更利于茶树树冠的培养,经修剪处理的茶树,氨基酸含量的高低表现为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余生化成分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前茶叶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档茶产大于销,供过于求,市场疲软;高档的名、特、优、新茶非常紧俏,售价很高。据我所杨紫兑、黄积安等同志试验,利用茶树良种优势,研制生产名、特、优茶,一般可提高经济效益20.4—51.9%,春茶前期多采高档原料制作高级优质茶,能明显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1977~1986年。我们采用0.3~6.2万株/亩共11种密度,研究了茶树密植免耕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证明:产量随密度增大而不断上升,产量递增率明显大于常规茶园,递增年限长2~3年,在高于常规茶园一倍左右的产量(亩产400公斤干茶)情况下稳定下来。经方差、回归等方法统计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标准,y=185.41+0.00257x,相关系数r=0.9153。因此,在合理的技术指导和加强物质投入的基础上,茶树密植将是一项使茶叶产量迅速增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桑树和茶树是二种生物学特性完全不一致的多年生经济作物 ,前者属冬季落叶性乔木 ,后者属常绿性灌木。因此在技术管理方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经过近五年来在桑园中套种茶树 ,利用两种作物树冠高度不一致进行立体开发尝试 ,取得了极显著的经济效益 ,同时在桑、茶间作的管理方法上也摸索出一套较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现就桑、茶间作的经济效益情况和技术管理方法探讨如下 :1 桑茶套种的经济效益状况经调查统计 ,1998、1999二年两者的产量与效果见表 1。表 1 桑茶间作产量与收益成绩年份 蚕茧产量(公斤 )茧款收入(元 )名优茶产量(公斤 )…  相似文献   

5.
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技术程微儿,杨维时(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一、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必要性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生产上必需推广无性系茶树品种,它有以下优点:(一).有利于实行机械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茶叶生产的劳力矛盾越来越突出,茶叶采摘、茶...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运城市盐湖区许石勇的红香酥梨示范园6.67 hm~2,梨4 000多株,今年预计产量400 t,8月5—10日就被客商以2.80~3元/kg全部预订,8月15日才开始陆续采摘。"往年7月底8月初的时候,只要有客商来收,我们就急着采摘,今年区果业发展中心的专家建议推迟几天采摘,说是保证了梨的品质,才能保证有好的价格。"许石勇一边熟练地采摘,一边和笔者聊着,话语中难掩丰收的喜悦,"今年每斤比上年多卖两三毛钱,现在40万公斤全部订完了,毛收入大概在110万元吧。""7月底到8月上旬正  相似文献   

7.
提高茶叶品质,除加强茶园管理,为茶厂提供优质鲜叶原料以及茶厂改进制茶工艺技术外,加速选育适制各种茶类的茶树良种是当务之急的根本措施。建国以来,我国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茶叶生产的需要。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选育一个新品种所需的时间较其它作物长,一般  相似文献   

8.
1 推广、普及茶树良种的现实意义良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 ,良种通常都具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的特点 ,在相同的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下 ,良种比一般品种可增产 2~ 3成 ,且鲜叶质量、产品的感官品质都有相应的提高 ,经济效益增加。由于良种种性均匀 ,发芽整齐 ,形成一个平整的树冠面 ,因此 ,有利于推广茶叶采摘机械化 ,提高采茶工效 ,降低生产成本。国外茶叶主产国茶树良种的普及率明显高于我国 ,肯尼亚的无性系良种普及率达 10 0 % ,日本 78.3% ,斯里兰卡 5 5 %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30 % ,而我国目前只有 19%…  相似文献   

9.
宁洱县为打造困鹿山古茶园、老茶园景区,重点对自然环境、古茶树、老茶树景观进行培育。通过三年的茶树培育,生态环境改善,古茶树、老茶树品质提高,古茶树、老茶树产量逐年增加(主要是改造后的老茶树增长,产量由改造前的亩产lOkg增至30kg),整体古茶、老茶区域自然景观、茶区旅游、茶文化价值得到提升,为宁洱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宣传作用,困鹿山区域古树茶由500元/kg提高至1500形kg,老树茶由50衫kg提高至100元/kg,  相似文献   

10.
鲜叶是制茶的原料。采摘嫩度对成茶品质关系十分密切。及时嫩采,制成高档茶或养大老采,制成中下档茶,其经济效益显然差别极大,这是茶叶界众所周知。然而实践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做到及时嫩采,无形中降低品质,减少收入,这是十分可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名优茶手工采摘存在劳动力短缺、成本高以及采摘功效低等问题,名优茶实行机械采摘已是大势所趋。培育优良的树冠是提高机采鲜叶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对茶树品种筛选、茶树修剪、茶树水肥管理和留养机制等树冠培育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名优茶机采茶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助力名优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树是多年生深根常绿作物,人们栽培的目的,是企图获得产量较多、质量较好的芽叶。我们在茶树科学栽培综合措施中,如何运用合理采留技术,保持茶树正常的生理机能,使其树势得到不断调整,刺激新芽不断荫发,周而复始地生长,调节茶树生育各个方面的矛盾,以谋求持续高产优质的制茶原料,从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就采摘茶园来说,一年中采摘次数多,要求新梢生长旺盛,就应不断地供应养分,因而在采摘茶园中追施肥料是很重要的。对一年生茶园来说,茶苗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除种子萌芽初期由子叶供给所需的营养外,主要是地下部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地上部依靠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研究一年生幼苗平均每株需氮量的极大限度,探讨每亩追肥量对茶苗增长效应的理论数据,将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重修剪适用于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这种茶树树龄不很大,主要原因是由于肥培管理或采摘不合理,以致树冠矮小、分株稀疏,采摘面零乱,树势衰老,鸡爪枝多,芽叶瘦小稀少,多对夹叶,产量明显下降,但其多数骨干枝尚有一定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5.
从遂川"狗牯脑茶"茶树品种资源中单株选育的品系"狗牯脑2号"取得参加第五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资格。2012年11月19~27日,3000株"狗牯脑2号"良种茶苗分别运送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河南省信阳农科所4家科研单位,开展品种对  相似文献   

16.
四川巴县跳蹬乡三溪村农民周光文,去年他利用1.5亩土种植韭菜,收获产量1.25万公斤,收入1.04万元,其种植方法是:1.选择良种。1991年2月,他从外地引进良种韭菜“791”种籽1.5公斤试种,当年秋季就收割一次,产韭菜1000多公  相似文献   

17.
<正> 截止七月中旬,安徽省饲料生产产销两旺,成品饲料供不应求,大部分饲料厂原料紧缺,品种多为豆饼、玉米和副产品。和上季度比原料价格普遍上扬,玉米、豆饼、菜籽饼上涨幅度为40~100元/吨。据统计,饲料供应品种较全的有灵壁、天长、蚌埠、芜湖等县市,猪料价0.45元/公斤左右,蛋鸡料0.65元/公斤左右。据讯,东北地区粮食原料价格较安徽低30%~40%,全国各地进口鱼粉价格暴  相似文献   

18.
宁强县春旱现象比较突出,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采用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新建的茶园影响更大,茶苗成活是宁强县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制约的瓶颈。分析了宁强县茶园春旱发生的成因,以及对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影响,提出了采取的技术措施,确保移栽成活率,促进无性系良种茶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前言茶树良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性。如何发挥茶树良种这一特性,在种植领域人们都希望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据研究,种植规格对于茶树良种特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许多教学和科研单位都已报道过类似的文章。合理的种植规格能使茶树良种早投产,早高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探索福丁大毫、上饶大面白良种在丘陵红壤茶区种植的合理性,发挥其良种的优势,我们于1979~1986年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众筹+互联网"模式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创业融资方式。茶企通过"茶园众筹+互联网"模式,使消费者认领茶树后,成茶园主,可以自行对茶园的茶树进行采摘加工,在茶企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体验生产,或者从日常管理到采摘、加工全权免责交由茶企代管。茶企则通过众筹资金,对茶园进行全方位管理,转型为服务性企业,化解长期困扰茶企的"资金"、"营销"两大难题,从而增加茶企、茶农、政府税收收入。茶园主在享受个性化茶叶产品的同时,还享受茶企提供的休闲度假旅游服务,茶企、茶园主获得各自所需的利益,是一项互联网时代的双赢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