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发展高效农业种植是当前农业生产的最佳途径。我地部分农户利用露地栽培蔬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一年多茬栽培,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萧山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麦(油菜)-稻为主的二熟制,逐渐向"经、经、粮"等新型农作制度转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不断引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探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新路子,我镇由传统麦(油菜)一稻为主的二熟制,逐渐向“经、经、粮”等新型农作制度转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不断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4.
蚕豆-甜玉米-富硒水稻间作套种新耕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 《上海蔬菜》2009,(3):57-58
近年来浙西南山区土地连作障碍严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下降。为此我们特开展了蚕豆-甜玉米-富硒稻米间作套种新耕作模式试验示范,我区落实示范方面积6.9hm^2,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而且实施水旱轮作,合理调整了种植结构,形成农作物耕种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蔬菜是贵州省的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地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贡献较大.该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宜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的早春白菜-辣椒-甘蓝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旨在提供土地利用效益,实现蔬菜周年生产,提高菜农种植收益,从而保障贵州省蔬菜的周年生产和供给.  相似文献   

6.
吴剑雄 《现代园艺》2012,(22):194+19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加强农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农业主要是建立在土地上,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又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是农业稳定的基本要素。所以,要积极稳妥地增加耕地数量和质量,加强耕地保护,充分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和闲置低产出土地,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做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采取的一项必不可少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是当前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进行了大棚日本-寸豆(白花大粒蚕豆)-大棚西瓜-防虫网小青菜种植模式的探索,经过3年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荷兰的农业科技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在育种和温室技术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欧洲,荷兰居农业高附加值之首。荷兰获得如此殊荣的秘诀是:通过采用资金密集、知识密集的生产方式,高投入,高产出,实现高效益。具体说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采用节约土地的技术,着重提高单产采用适合资源结构的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高效化的必要条件之一。荷兰的国情决定着农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必须有利于节约土地,开发"增加土地的技术",提高单产。最重要的方面有:  相似文献   

9.
苏南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人多地少,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积极发展土地节约型农业循环经济是苏南地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苏南地区进一步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稻一经轮作模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地区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是广西桂林的特色水产养殖品种,该鱼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适宜的上市规格质量在50~200g,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庭贡品。茭田套养禾花鱼是一种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种质资源等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效益型农业生产模式。下面简要介绍合理套养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土地确权工作的意义和分析了土地确权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土地确权措施,以期加快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促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它农户或经营者,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它方式流转。无论是采取哪一种土地流转形式,只要是自愿而且用于农业生产,并能取得较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方式都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式。把各自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蔬菜生产的集约规模经营,以统  相似文献   

13.
光伏温室是一种将光伏板安装在温室屋顶,可同时进行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的新型温室。其将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还实现了多重收益。具有节约温室建造成本、缓解温室内的温度骤变的优势,而且还能生产清洁能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甘肃庄浪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观念,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富民工程,也是庄浪县干旱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就庄浪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展开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地农民在探索高效农业种植的同时,合理安排茬口,采用菠菜、毛豆、糯玉米、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667m^2产菠菜3500kg、毛豆青荚600kg、糯玉米青果穗800kg、大白菜4000kg,一般667m^2纯收入9500元左右,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瓜农土地流转是促进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笔者在分析南北疆瓜农土地流转现状及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统计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造成南北疆瓜农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瓜农土地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南北疆地区差异是南北疆瓜农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南北疆瓜农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10,(2):46-46
<正>津郊设施农业种植园区充分挖掘土地使用潜能,积极研发蔬菜立体种植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增产,还实现了农民增收。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都市型农业设施园区核心区、第六埠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8.
西瓜-辣椒-秋冬菜大棚高效立体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瓜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发展"三高"农业,近几年来,扬州大学与沛县科技局、沛县朱王庄乡农技站合作,开展高产高效种植试验,大力推广西瓜辣椒秋冬菜间套立体种植,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有利于粮、瓜、菜共同增产、良性循环的路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间套模式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利用露地栽培蔬菜、合理安排茬口、实行一年多茬栽培,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还可缓解蔬菜淡季、平衡上市、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近年来,我们在探索农业高效种植栽培技术中,  相似文献   

20.
正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程学方法,以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为目的,以生产全程清洁、废弃物资源利用、产品安全供给为方向,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生产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