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了萝卜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萝卜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蕾的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差异明显,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不育株内源IAA含量上升32.09%,ABA含量下降75.45%,JA含量下降了11.20%,其余2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很小.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二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比值大小差异很大,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IAA/ABA、IAA/ZR和GA3/ABA平衡失调.表明内源激素可能与萝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陈开琴 《蔬菜》2012,(6):51-53
以甜樱桃为试材,研究4种外源激素对自然休眠期甜樱桃花芽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同,ABA、IAA在自然休眠前期促进了花芽酚类物质的积累,中期使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后期减缓酚类物质含量的降低,而6-BA、GA3的效果则相反;ABA、IAA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而6-BA、GA3的效果则相反。ABA、IAA处理抑制了花芽休眠的解除,6-BA、GA3处理则有利于花芽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3.
不同矮化砧木叶片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乔化砧、半矮化砧、矮化砧3类矮化程度不同的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砧木叶片内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矮化程度的砧木之间叶片内的POD(过氧化物酶)、IOD(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并且乔化砧木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半矮化、矮化砧木的酶活性;不同砧木间春季叶片内源激素IAA(生长素)、ABA(脱落酸)、GA(赤霉素)和ZR(玉米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并且春季矮化砧木叶片的IAA/ABA比值显著低于半矮化与乔化砧木.因此,可以利用叶片内POD、IOD活性与春季叶片的IAA/ABA比值预测砧木的矮化性.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4号”鲜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3)℃和低温(0±1)℃下核桃的贮藏效果,测定其胚芽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及其与ABA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鲜核桃在常温下20 d萌发,5d开始发霉,低温下贮藏120 d仍未发芽;低温贮藏的鲜核桃胚芽中ABA的较高含量,却极显著抑制了GA3、IAA、ZR的含量和w(IAA)/w(ABA)、w(ZR)/w(ABA)的比值,对w(GA3)/w(ABA)影响不显著.表明低温主要通过保持鲜核桃中较高的萌发抑制物质,抑制其萌发促进物质来实现对鲜核桃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5.
蔓生黄瓜与矮生黄瓜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蔓生黄瓜129和矮生黄瓜D0462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茎尖、叶片和根的内源激素GA、IAA、ZR和ABA含量,并对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的GA含量极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生长前期IAA含量高于蔓生黄瓜129,生长中后期IAA含量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ZR与ABA含量极显著高于蔓生黄瓜129。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GA/ABA、IAA/ABA和(IAA+GA+ZR)/ABA的比值都极显著小于蔓生黄瓜129,而ZR/GA的比值极显著大于蔓生黄瓜129。由此推测,矮生黄瓜D0462矮化可能与内源GA含量低有关,并且矮化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分别对东方百合种球进行浸泡,并结合冷藏处理,研究外施GA3对种球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解除休眠的过程中,GA3始终保持着高浓度,ZR则相反;可溶性总糖、IAA、GA3、ZR均比冷藏初始期浓度增高,淀粉、ABA则下降。经相关分析得到各种处理的GA3与GA3/IAA比值存在极显著相关;与其它激素和激素比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初步判定百合解除休眠与外界条件变化有关,如低温刺激,而与增加GA3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以西瓜雄性不育系‘Se18’为试材,研究开花期间花蕾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株雄花花蕾在整个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育株中CAT活性升高,SOD和POD活性降低。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和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等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不育株中IAA、GA_3、BR和IPA含量降低,JA含量升高;可育株中JA、BR、GA_3和IPA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不育株叶片中的IAA、ZR和BR含量显著下降,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IAA/ABA、IAA/GA_3、IAA/JA、IAA/ZR、IAA/BR、IAA/IPA及ABA/GA_3、ABA/ZR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较大。因此推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异常可能与西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IAA/ABA、IAA/ZR和IAA/GA值大幅度降低,而GA/ZR和GA/ABA值除个别时期外均高于保持系。可见,萝卜小孢子的败育与内源激素平衡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杜梨组培苗生根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多胺类物质及相关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长势相近的杜梨继代苗为试材,筛选优化了生根培养基配方,分别在生根诱导0、3、7、10、15 d后,测定分析了基部茎段多胺类物质、内源激素含量及关联酶活性。【结果】(1)激素配比2.0 mg·L~(-1)IAA+0.5 mg·L~(-1)IBA的生根效果良好,IAA和IBA两种激素共同诱导杜梨生根效果要优于单一激素处理;(2)在生根诱导0~15 d内,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腐胺(Put)含量则呈现出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内源激素IAA、ABA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第7天,GA含量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最低值出现在第3天,ZR含量呈现出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两种关联酶IAAO和PPO酶活性均呈现增高→降低→增高的趋势(;3)Spd与IAA、ABA、IAA/ABA IAA/ZR及IAAO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IAA与Spd、GA、ABA及IAA/ABA、IAA/ZR、PPO酶活性在α=0.01水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杜梨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2.0 mg·L~(-1)IAA+0.5 mg·L~(-1)IBA+7.5 g·L~(-1)琼脂+25.0 g·L~(-1)蔗糖;IAA/ABA、IAA/ZR比值增大更有利于杜梨不定根的发生;多胺类物质中Spd含量与杜梨不定根发生紧密相关;生根诱导后期,GA含量增加对杜梨不定根发生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新黑田五寸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和叶片中IAA、GA3、ABA、Z+ZR、蛋白质、游离脯氨酸、MDA含量以及POD、CAT的活性,讨论分析了生理生化指标与胡萝卜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蕾中蛋白质含量不育系明显亏缺,中花蕾、大花蕾和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显著低于保持系;花蕾中POD、CAT活性和MDA含量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花蕾中IAA和ABA积累,Z+ZR和GA3亏缺是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特征。中花蕾、大花蕾中IAA/GA3、IAA/ABA、IAA/(Z+ZR)、GA3/ABA、(Z+ZR)/ABA、(Z+ZR)/GA36个内源激素比值均表现为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五星枇杷果实发育早期果肉(花托)及不同败育程度种子内源激素IAA、GA3、ABA、ZR和i PA含量,分析其对枇杷种子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开花当天至花后20天,正常种子IAA、ZR、i PA与GA3含量均较高,并分别出现1次高峰值;花后35~80天,果肉IAA、ZR与GA3含量及其与ABA比值均高于种子,高度败育种子中ABA含量及其与其他内源激素的比值均明显高于果肉、正常种子与中度败育种子;花后70~80天,高度败育种子IAA/GA3值和IAA/(ZR+i PA)值均明显上升,花后80天时,这2个比值均高于正常种子和中度败育种子。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高含量与高比例的生长类激素对枇杷幼果与胚的正常发育有重要作用,在种子败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高含量与高比例的ABA。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及其保持系Y03-6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IAA、ABA、GA3和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比值变化,研究甘蓝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CMS451花蕾GA3和ZR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均呈现先升后降;IAA含量不育系均高于保持系,呈现先降后升,保持系则持续减少;ABA含量在小孢子发育中期不育系低于保持系,后期高于保持系,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可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胡萝卜耐抽薹品种‘新秀三红’和易抽薹品种‘岐山透心红’的未抽薹和抽薹植株的肉质根为材料,研究了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先期抽薹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期肉质根内源激素含量逐渐下降;叶片旺盛生长期GA3、GA4、IAA和IP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ZR和DHZR含量持续下降后逐渐升高;肉质根迅速膨大期ZR和IAA含量逐渐升高,其它激素含量均渐下降。长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品种中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内源GA3和ZR含量较低,GA4和IAA含量较高,与耐抽薹品种的差异均显著;易抽薹品种中先期抽薹植株肉质根的IAA和IPA含量较高,GA3和ABA含量较低,与其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差异均显著。较低含量的GA3与较高含量的IAA促进胡萝卜的先期抽薹,较高的IAA/ZR、GA4/ZR比值可导致胡萝卜的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14.
甜瓜自交系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自交系子叶节为试材,对不同再生能力的甜瓜自交系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子叶节接种初期诱导细胞启动分化时ZR、IAA、ABA和GA3含量均较高,细胞旺盛分裂期及芽原基形成期容易再生品系ZR含量较高,而IAA含量较低;容易再生品系ZR/ABA的比值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IAA/ZR的比值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表明甜瓜子叶节不定芽形成与其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梨果萼脱落宿存过程中果萼幼果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梨果萼脱落宿存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库尔勒香梨、鸭梨、锦丰梨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梨果萼、花朵、幼果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梨果萼和幼果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与果萼脱落宿存有密切关系。利于果萼宿存的因素有:幼果中IAA、ZR质量分数高,果萼中IAA、GA3、ZR质量分数高,果萼中ABA质量分数低,果萼中IAA、GA3、ZR质量分数与幼果中的质量分数比值大,果萼中ABA质量分数与幼果中质量分数比值小。利于果萼脱落的因素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刻芽和发枝素处理是梨树体整形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探究在刻芽和外源激素处理过程中侧芽内激素响应调控机理,以两年生早酥梨/杜梨为试材,研究了萌芽前后不同刻芽方式及涂抹发枝素对树体侧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发枝素可以提高侧芽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激素的含量,抑制脱落酸(ABA)激素的增长;刻芽同时进行涂抹发枝素要比单做刻芽处理侧芽内生长型激素含量高,(IAA+GA+ZR)/ABA的比值也较大;处理前期单芽全刻赤霉素(G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后期(IAA+GA+ZR)/ABA的比值最大。刻芽和发枝素处理打破了芽体内源激素的平衡,提高了芽体生长型激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长抑制型激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无土栽培条件下不同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叶片植物激素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动态变化,明确不同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叶片内源激素和养分周年变化特性,为‘富士’苹果砧木矮化性预测和叶片营养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3 a生T337自根砧、T337中间砧和乔砧‘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每小区分别选取长势一致的6株幼树作为1次重复,共3次重复。【结果】3种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势强弱为乔砧T337中间砧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定植后60~90 d,叶片IAA/ABA和(IAA+GA+ZR)/ABA比值均为乔砧T337中间砧T337自根砧,叶片ABA含量为T337自根砧T337中间砧乔砧,幼树生长势越强,叶片IAA/ABA和(IAA+GA+ZR)/ABA比值越大,叶片ABA含量越少。3种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叶片N和P含量定植后90~150 d变化平稳,K、Ca和Mg含量定植后60~120 d变化较小,表明‘富士’苹果幼树定植后90~120 d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平稳。‘富士’苹果幼树叶片ABA与Ca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IAA+GA+ZR)/ABA比值和IAA/ABA比值与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8。【结论】年周期内‘富士’苹果叶片内源激素和矿质营养含量呈波动变化趋势,且不同砧木类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取样时间不同,分析结果存在差异。通过激素含量预测‘富士’苹果砧木矮化性的适宜采集叶样时期为定植后60~90 d,而‘富士’苹果叶片营养诊断较合理的采样时期为定植后90~120 d。  相似文献   

18.
喷施GA3和2,4-D对留树保鲜脐橙落果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纽荷尔脐橙(Newhall Navel Orange)为试材,测定喷施GA3和2,4-D的植株留树保鲜果实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赤霉素(GA)、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与留树保鲜脐橙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降低果实内源GA、IAA、ZR含量下降的速度,减缓内源ABA及ABA/(GA + IAA + ZR)的升高,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其中以20 mg · L-1 GA3 + 20 mg · L-1 2,4-D混合处理的效果最好,且留树保鲜应以60 d左右为宜。初步分析认为内源GA、IAA、ZR含量的下降,内源ABA及ABA/(GA + IAA + ZR)的升高加速了果实离层的产生,共同促进了留树保鲜脐橙果实的衰老脱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花芽分化过程中黄花美冠兰假鳞茎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s)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假鳞茎内IAA和ABA的含量明显高于GA和ZRs的含量,花芽分化过程中,假鳞茎内IAA和GA的含量下降,ABA和ZRs的含量上升,ZRs/IAA、ZRs/GA、ABA/IAA、ABA/GA的比值均呈上升趋势,ABA/IAA、ABA/GA的比值升幅高于ZRs/IAA、ZRs/GA的比值.  相似文献   

20.
山葡萄幼果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山葡萄幼果正常发育与脱落的果实中内源激素ABA、GA_3、IAA和ZR含量及其变化,分析其对山葡萄脱落幼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调控幼果生长发育过程,正常发育幼果中生长促进型物质IAA、ZR、GA_3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脱落幼果,生长抑制型物质ABA含量低于脱落幼果,使得正常发育幼果ABA/(IAA+ZR+GA_3)比值显著低于脱落幼果,较低浓度IAA与高浓度ABA很可能是促使离层出现进而导致幼果脱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