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尾菇是近年从国外引入的。据报导,仅限于室内栽培。1982年初,我们进行凤尾菇的阳畦栽培研究,并获得成功。试验证明,阳畦栽培简便易行,投资少,效益大,为大面积推广凤尾菇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栽培方法。材料与方法菌种是1981年底,用山西生物所凤尾菇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而得。母种、原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栽培种培养基为高粱壳80%,麸  相似文献   

2.
前言凤尾菇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已有普遍栽培。用稻草栽培凤尾菇,在理想的条件下,稻草基质转化为子实体的生物量约为11.2%,剩下15.3%的下脚稻草不能利用,其余73.5%的物质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损失。凤尾菇在稻草上的生长过程中,会使稻草中的成分,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氨基酸、灰分等物质发生很大变化,这对以后作为一种饲料来说是重要的因素,经降解的纯稻草,是一种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凤尾菇菌丝生长快,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用生料制作凤尾菇栽培种,可以减少灭菌工序,具有省工、发菌快等优点。我们做了如下试验,介绍于后供参考: 一、料材和方法凤尾菇系我所选育,编号018327。配料:棉子壳98%,石灰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以常规装瓶灭菌为对照。制作方法:料配好后拌匀,加水至正常含水量,再将发满菌丝的原种(玉米粒种)掏出,拌在料中,每百斤料需原种20~30瓶。然后装袋,袋长33cm,宽17cm,每袋干  相似文献   

4.
我国稀土储量丰富。稀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稀土在食用菌上的研究应用效果报导甚少,本文研究和报导稀土在平菇和凤尾菇生产中的试验情况,其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本所保存的平菇4625和由香港引进的凤尾菇P-27。母种在PDA培养基上7天。原种和栽培种配方为棉籽壳98%,石灰粉1%、蔗糖1%,采用生料袋栽。栽培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凤尾菇在子实体形成期分别喷施三十烷醇、α-萘乙酸、KH_2PO_4、V_(B1)等均有增产效应,最高可达24%以上。但有关资料上记述激素和速效肥的喷施次数、浓度不一,在复合因子作用下效果如何还未见报道。因此,想通过正交试验,找出影响凤尾菇产量的主要因子和最佳组合应用于凤尾菇生产。材料与方法我们设计的是一个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因索、水平见表1。供试的凤尾菇一级种,取自贵州生物所。培养料为稻草,用蒸煮法消毒。三十烷醇乳  相似文献   

6.
利用人防地道栽培凤尾菇,可以发展副食生产。但地道温度偏低,通风差,光线弱,培养料易霉烂、感染杂菌,产生畸型菇。去年,我们在西安铁路局9~12米深的地道里试种凤尾菇,每斤棉籽壳产鲜菇1.3斤,生物学效率130%。现将初试结果概述如下: 凤尾菇菌丝体生长时温度要求是20~27℃,子实体以13~20℃为适宜,而地道常  相似文献   

7.
凤尾菇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美味食用菌,目前推广的是利用稻草作培养料进行栽培。为了充分利用我省农林副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凤尾菇的栽培,我们于1982年初进行了凤尾菇不同培养料栽培比较试验,获得较好效果。供试菌种是采用麦粒制备的凤尾菇栽培种。培养料为棉籽壳、玉米芯、棉籽壳与稻草混合料、锯木屑,以草料作对照。稻草要切成3~4寸长,用开水浸泡20分钟,捞出后沥去水,掌握含水量60%左右;玉米芯经粉碎成块(似蚕茧大),用常温水浸12小  相似文献   

8.
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一种自制的真菌细胞壁溶解酶——溶壁酶(Lywallzyme),通过酶解试验比较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等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通过原生质体的再生试验,系统地比较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频率的影响,从而找到凤尾菇茵丝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的较适条件。在适宜的酶解条件下可分离到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其产量最高可达3×10~7个/me以上。本试验中,原生质体的再生频率最高为4.98%。同时,本文还对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过程的形态变化作了适当描述。  相似文献   

9.
以凤尾菇为试材,以攀枝花地区6种废弃果枝做为栽培基料,通过对比分析凤尾菇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来比较不同果枝栽培配方对凤尾菇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果枝比例栽培凤尾菇,生物学效率随着果枝比例增加而降低。6种果枝中,栽培凤尾菇的最适果枝为核桃枝(C)、板栗枝(D)、桑枝(F)、芒果枝(E),最适比例为40%~60%。桑枝果枝比例56%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0.
翁福良 《现代园艺》2013,(20):47-47
本文简要说明了菇类消费的市场现状及凤尾菇的经济特点,阐述了凤尾菇的生长特性,并介绍了凤尾菇的大床栽培技术,为凤尾菇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草栽凤尾菇,通常都用0.5~1%石灰水浸泡处理,生物学效率一般仅50~60%.为提高凤尾菇产量,我们进行了不同浓度石灰水处理稻草的试验。处理有:①2%石灰水浸1、2、3天;②3%石灰水浸1、2、3天;③3%石灰水浸1、2、3天后各堆置3天.以1%石灰水浸1、2、3天作对照。各处理均用5~7  相似文献   

12.
以麦粒制种在食用菌生产中收效良好,已被国内外所证实,并日益推广。但因小麦的产区狭窄,价格较高,对更广泛的发展凤尾菇等食用菌生产有所影响。本试验以小麦粒、玉米粒、玉米渣、高粱粒及锯木屑为制种材料,进行箱栽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几种谷粒菌种的生产性状相仿,并都好于锯木屑菌种,说明以谷代麦制做凤尾菇菌种也是可行的。一、材料与方法 1.培养基的配制①小麦粒加2.5%碳酸钙;②玉米粒加2.5%碳酸钙;③玉米渣加2.5%碳酸钙;④高粱粒加2.5%碳酸钙;  相似文献   

13.
用棉籽壳栽培凤尾菇,先要进行消毒处理。本试验是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测定其对杂菌的抑制效果,并观察对凤尾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供试菌种为凤尾菇PL-27。平板计数培养基为胰蛋白胨5.0克,酵母浸膏2.4克,葡萄糖10克,琼脂15克,水1000毫升,pH7.0~7.2。凤尾菇菌丝培养用棉籽壳瓶栽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82年3~5月,用4500斤棉纺厂的纯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获得每百斤干料平均产鲜菇94.35斤的好收成,其中最高生物学效率达205%。通过实践,初步体会到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 调制好料:废棉由于营养丰富,有利于凤尾菇生长发育。但如果培养料调制不当,会使料温急剧上升烧死菌丝,并招致杂菌  相似文献   

15.
往年我们用纯稻草生料栽培凤尾菇和104平菇,产量不高。为此,1983年改为水煮法(半熟料)栽培,获得了较好效果,增产达20%以上。现将试验简况报导如下。 (一)制栽培种:供试菌种凤尾菇和104平菇,分别由福建农科院和南京大学植物试验厂引进。培  相似文献   

16.
在凤尾菇栽培中,为了使凤尾菇菌丝尽快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污染,一般采取在培养料中间撒一层菌种,并在整个料面上还覆盖一层菌种。这样,每平方米栽培面积需用750克瓶装的草粉或锯末栽培种5瓶以上,菌种费用约占成本的60%。为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菇农最关心的问题。我省遵义地区和昆明等地的科研和生产单位,根据凤尾菇菌丝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特性,采用了栽培种扩大培养后再用于生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山区和非产棉区的原料问题,我们于 1986年进行了松木屑、棉籽壳、谷壳混合料栽培平菇、凤尾菇,经多次试验效果很好,生物效率达150%。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培养料配方为松木屑45%、棉籽壳(棉渣、废棉)35%、谷壳15%、麦麸2.2%、菜籽饼或豆饼1.2%、过  相似文献   

18.
凤尾菇在北方多用棉子壳等进行熟料栽培,生物效率最高可达160%。我国南方多用稻草生料栽培,由于杂菌和鬼伞菌类常感染严重,产量很不稳定,一般为50~60%。因此在四川的成都、重庆等地,菇农多种平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在过去的二年中,我们对来自不同类型纸浆厂的纤维素(澄化浆)培养凤尾菇(ATCC菌株*32078)的可行性作过估价(Mueller和Gawley.1983)。采用从漂白牛皮纸造纸厂来的纸浆纤维素渣作培养基的试验,已取得了极为满意的结果。我们正在建议菇农利用这些纤维素渣作为栽培凤尾菇的培养料。这些纤维素渣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造纸厂免费得到。此外,因为这些废料的性质相当纯净(纤维素),很少被细菌污染,是栽培凤尾菇极为合适的材料。在与菇农和基金会讨论时,经常会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用漂白的牛皮纸纤维素渣作凤尾菇的培养料,凤尾菇内是否会生物积累废料中的有机氯? 为确定在凤尾菇中是否积累废料中的有机氯?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500ml三角瓶,手提式高压灭菌锅。菌种上海平菇,凤尾菇PL-27。培养基配方:20%土豆煮汁,2%白糖,0.15%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2%蛋白胨,0.04%琼脂,水1000ml,pH7-7.5。二、试验方法:500ml三角瓶装上述配方的培养液150-200ml,常规灭菌后在接种箱内接入供试的平菇、凤尾菇斜面母种约黄豆大小一块,置恒温箱内27-28℃下静止培养24小时,外观无杂菌污染,菌块开始萌发。这时,每天开始手摇振荡3次,每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