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2017年对玉米郑单958常规单株种植和宽行双株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生育时期、生育期、空杆率、倒伏率、单株叶片数、穗长、穗行数无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粗、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株高、穗位、秃尖、穗数增加趋势较明显,双穗率、穗粒数、单穗重下降趋势较明显。玉米郑单958高密度双株种植比常规种植方式产量增加811.5 kg/hm~2,增幅9.52%。  相似文献   

2.
潜江市夏玉米宽行双株高产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试了夏玉米在不同密度下一窝双株栽培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行等行双株种植玉米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抗倒力,提高结实率,增加玉米产量。随着夏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借鉴棉花宽膜高密度栽培模式,采用1.2米或1.4米宽幅的地膜及大小行播种方式,调整播种行间配置,缩小播种株距及行距,增加有效株数,结合选用适合密植的品种,节水滴灌技术,科学施肥技术,化学调控等技术,充分发挥玉米的群体生长优势,最大限度利用光热资源,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4.
宽行双株栽培模式是提高夏玉米种植密度的有效途径,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发挥群体优势,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逐步形成配套的栽培技术规程或标准,从而带动夏玉米大面积增产增收,实验表明,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但综合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问题的不断突显,水稻种植增产增效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旱育宽行密株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在水稻增产增效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旱育宽行密株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增产增效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水稻产量增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增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当地实际玉米生产状况,通过多年试验,总结了提高玉米单产的两种主要技术模式:一是玉米增密高产技术,二是一增二改技术,大大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区对比法,对玉米宽行增密、小麦精量匀播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行距70 cm、播种量为45 kg/hm~2及小麦播种量为195 kg/hm~2时,产量较高;随着播种季节推迟,行距增加,要相应增加播种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玉米适宜的种植方式,以玉米新品系庆301为试验材料,在1m宽垄上种植2行,设4个种植密度,每个密度采用4种行间种植方式,研究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试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方式下,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产量在7.5万株·hm-2时最高;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垄上双行行间距35cm垄距65cm的种植方式最好。最佳的宽垄增行种植模式是密度7.5万株·hm-2、垄上双苗带间距35cm垄距65cm,最高产量1.22万kg·hm-2。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宽行双株增密高产栽培技术是将现有的窄等行单株、宽窄行等种植方式,改为等距宽行,同时适当扩大穴距,实现每穴2株的玉米增密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科学的株行距配置,使玉米生长期能够合理利用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保证玉米苗全、苗匀,提高群体整齐度,有效地增强了植株抗倒伏能力。玉米宽行双株增密高产栽培技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减轻病虫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便于播栽管理,容易增加和保  相似文献   

10.
玉米宽窄行增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庆彬 《现代农业》2010,(11):35-35
辽宁省北票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全市耕地124万亩,常年玉米播种面积80万亩。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提高效益,北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总站经多年的试验示范,综合气候特点,种植习惯等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在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根据实施目标和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确定了以增密为核心的"一增二改三提高"技术方案,集成建立了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强化推广应用。2年共建立示范区7114.00hm2,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的稳定跨越和总产增加,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水平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实现了北京市玉米单产自2007年起从过去的全国中下水平上升并稳定保持在中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吉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24-1826
应用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栽培玉米具有很多优点,将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与某些新技术组合起来应用在玉米栽培上则会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先玉335和郑单958这2个不同生态区的代表性品种从种植面积、大田表现、种子生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用先玉335亲本进行同步改良,组建遗传基础相对丰富的改良体,将其在种子生产和推广应用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做定向改进与完善,培育本土化种质资源群体的构建思路;用改良群体选系并组配杂交种,获得抗倒性强、空秆率低、大斑病轻、产量增加5%以上的新组合2份。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肥效密度耦合高效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是广西区重要的区域特色农产品之一.但在生产中存在不当施用化肥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最优混合设计,对广西主推品种先甜5号免耕栽培中氮、磷、钾用量和密度4因素3水平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免耕栽培条件下,鲜穗增产的主要措施在于合理增施氮肥及适宜的种植密度,栽培时还应注意氮、磷、钾肥间的合理搭配,才能充分发挥肥效获得高产.寻优结果:每667m2最经济施肥及种植密度组合为N14.71kg,P2O57.28kg,K2O12.62kg,密度3293株;最高产量施肥量及种植密度组合为N15.87kg,P2057.19kg,K2023.43kg,密度3361株;一级果穗率达85%以上的综合寻优施肥及密度最佳组合为N18.49kg,P2057.64kg,K2018.44kg,密度2976株.  相似文献   

15.
采取长期定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氮、磷、钾、麦秸覆盖还田和种植密度对青岛市冬小麦—夏玉米栽培系统中夏玉米的产量、净产值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获得了五因素与产量、净产值、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模拟回归方程,最终建立了青岛市夏玉米减氮减磷、增钾增密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玉米间大豆是一项较成功的立体种植技术.已有研究表明玉米间大豆在时间、空间、地力、养分的分配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各自的增减达到总体的平衡,构成全年综合产量.在产量、产值、产能、纯收益等方面较之单作玉米和大豆有优越.本文主要揭示玉米间大豆后,从生理、生态、栽培、耕作等角度出发,阐述其增产机理,为玉米的立体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雪凝灾害蔬菜改良地膜栽培技术示范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良地膜栽培技术在贵州蔬菜灾后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抗灾减灾效果,改良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一方面防冻减灾,使农民在雪灾之年不减收;另一方面,蔬菜产品可提早上市,缩短蔬菜春淡季,确保市场供应.示范的总面积为97.33 hm2,总产量约447万kg,总产值596万元,平均产值达4 082元/667cm2,比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增加产值约250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示范带动效果显著.该技术适宜在贵州的中、低海拔早熟栽培、次早熟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140 cm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140 cm垄通透栽培,可以解决玉米海,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问题,试验证明:140cm大垄通透栽培与70 cm垄栽培比较,有明显通风透光和增产增收效果.140 cm大垄通透栽培平均产量10 746kg/hm2,70 cm垄栽培平均产量9 666 kg/hm2,增产1 080 kg/hm2,增产率11.2%,增收864元/hm2.  相似文献   

19.
2008~2010年在诗山镇13个村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1200多hm2,增收节支332.78万元。该文总结了水稻旱育稀植在诗山镇的示范推广情况,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20.
优质糯稻引种与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择较好的8个外地糯稻品种与当地2个主栽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糯36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糯性好、商品性好,比鄂糯7号增产10.00%,可作主栽品种推广种植;漳龙9104比鄂糯7号增产5.46%,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另外,选择品种比较试验中有突出优势的浙糯36进行多因素高产栽培试验和多点试种示范,表现出性状稳定,产量高达8 300~8 536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