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方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明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97-8800
调查了广州某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结果表明,学生希望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对通识教育教师的满意度不高,仅有22.4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最受欢迎的通识课程为日语、影视鉴赏、法语、普通心理学和瑜伽;大部分学生认可通识课程选修制度,但是认可度不高;通识教育的实施程度及选修强度较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针对该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即地方农业院校要为开展通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规划设计的实效性,营造教师积极参与通识教育的氛围,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教育和校园环境建设,拓展通识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最具特色的课程设置之一,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通识教育的课程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本文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两门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的实施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育中的不足,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素质。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兴起,将国外教育资源有效的渗透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我国高校可以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中外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特点,以此论述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并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加强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论述了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强调了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深化成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推动农林院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已然成为培育和建设新农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梳理其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可行性,重点依托于"课程设置、课程遴选、修读学分要求"等建构设计其实践方案逻辑。为此,通过正确树立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观念,重塑组织保障机制,强化校院两级的经费投入,夯实教学体系等路径,进一步推动农林院校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实现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长效性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对华南农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院校如何开展和实施通识教育进行探讨,提出农业院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突出通识教育理念、拓宽公共选修课开课渠道、加强选课的引导与组织,并辅以制度加以保障等建议,使学校课程设置真正达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通,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阐述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概念及特征:依附行业发展,凸显行业学科,拥有行业教师,培养行业人才;剖析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通识教育理念模糊,通识课程教师缺乏,学科结构布局失衡,学生基础知识单一;并提出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出路:树立校本的通识教育理念,加强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注重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8.
华南农业大学从2012级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除了规定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选5门10学分公共选修课作为拓展教育课程外,还增设了1门2学分汉语言选修课程,1门2学分英语选修课程,4门8学分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A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调查发现,通识课程在实践中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的通识教育仍存在形式单一,结构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选课指导和考核标准等问题。因此,建议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增加系列讲座、学术沙龙、学生社会实践、通识教育相关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承载着育人与育才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以未来为导向,明晰新时代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文章结合通识教育发展理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基于学生视角对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大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总体是满意的,在今后的改革与实践中,应将整合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挖掘农业院校自身特色,完善问题引导下的“实践+课堂”二元教学模式应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致力于向学生传授人类社会共同的知识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及加强大学生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实际能力,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才的诉求。当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存在地位尴尬、课程设置与通识教育目标相脱节、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国内高校理应加强制度设计,有效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明确通识教育目标,旨在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其本科生从事本专业的能力。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应用四步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从而保证了学习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农林院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农业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教学工作应在保证基础的同时,突出特色,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满足应用领域对人才知识结构的特殊要求。课程设置,必须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具体说,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熟悉应用环境;二是要合理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满足不同专业方向的需要;三是要开设计算机农业应用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技术,需要教师精心安排好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和绘图技巧有效结合;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并在课后的实践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吸收国外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优秀资源和教学模式,实现计算机专业与国际教学接轨,在计算机专业中推行双语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从2003年,我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主要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为例,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目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可见上机实践在课程中重要性.我们开发本系统就是以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起来目的明确、效果显现、更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今后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程。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讲课时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这门课程教学和学习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先修后续课程联合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子技术"和"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是计算机类专业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系列课程。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切入点,分析三门课程中重叠知识点和延续性知识点在各自课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重叠知识点和延续性知识点的教学方法改进思路,为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硬件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分析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Moodle在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构建新型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教师与学生在"参与式"教学环境中更好的完成互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计算机技能。  相似文献   

19.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重要课程,对实验课的重视、明确的实验课目标和任务及实验课教学中的控制方法运用是保证实验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数学是经济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对于以文科生为主的经济专业的数学教育更要注重素质教育,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技术运用及特色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