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自育粳型不育系“863A”与自育恢复系“宁中灰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我市2003年引入作单季晚粳种植,试种结果为:省肥好种,产量与本地常规稻持平或略高,较抗条纹叶枯病,是一个熟期适中,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自选不育系“863A”与“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熟晚粳组合。2000年4月通过本省审定。我市2002年引进,在长江、白蒲等9个镇示范种植;2003年在白蒲镇朱家桥村、2004年在雪岸镇雪东村、2005年在丁埝填皋南村分别建立了“86优8号”丰产示范方,累计推广近4万亩。通过4年来的种植,基本了解该品种特征、特性,并初步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台糯一号”系台州市农科所杂交育成的迟熟晚糯新品种,2003年3月通过省品审会审定。经我市二年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适应性广,单双兼用,较抗病害,是一个优良的糯稻品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003年扩大到500余亩,2004年已定为全市糯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4.
“苏玉糯5号”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以“通系5”为母本、“366”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单交种,2003年通过国审。“苏玉糯5号”产量高、糯性强、色泽佳、商品性好,既可鲜食,又可收干籽粒食用。  相似文献   

5.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3年我市作单季晚稻引进试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在2005-2006年我市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品种示范展示中,示范方平均亩产分别为565、635kg,较大田产量增18,2%、26.4%。在示范方实施过程中,笔者对移栽稻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合两年栽培实践,探索“秀优5号”移栽稻栽培中的最佳氮肥用量,寻求省肥、高产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常优l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2年姜堰市引进试种3.7亩,平均单产692.5k,比对照“武育粳3号”和“武运粳7号”分别增产9.97%和1.82%。2003年扩大种植120亩,平均单产仍达589.4k,较相同栽培条件下的“武育粳3号”增80k以上。  相似文献   

7.
“申优693”(勤优10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新选育的中熟晚粳杂交粳稻组合,以自选的不育系“申6A”与恢复系“R693”配组而成。2003年起参加上海市杂交粳稻区试,“申优693”(勤优10号)全生育期155d左右,适合在上海、苏南、浙北等地作单季晚稻或早茬口后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扬油5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鉴10/F6008/加拿大3号”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华粳2号”系江苏省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武育粳3号/香粳111//92-133”复合杂交配组,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徐麦27”系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于1989年用“早丰1号”作母本、“烟193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包小麦品种。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质节水抗旱雄性不育系"沪旱1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广泛引进和测配筛选旱稻资源,获得对野败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的外引旱稻品种“EAIC139-55-1-23”,该品种抗旱性强,品质好,系统选育获得一个稳定的选系,与野败型不育系杂交并进行多代回交,于2003年选育出性状优良,抗旱性强的优质节水抗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以“沪旱1A”为母本选配的“旱优2号”、“旱优3号”等杂交旱稻组合在节约水资源50%的栽培条件下仍表现出较强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常优1号”系常熟市农科所用“A1/C6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粳新组合,2001年底通过省品审委评定。2003年我市引进试种,面积161亩。结果该品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作为无公害优质大米有广阔的市场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武运粳7号”作母本,“R254”作父本,经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良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0年引进试种,“常优一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省肥节本、适应性强等优点。经试验示范种植,一般亩产在600kg左右,高产田块亩产可突破700kg。该品种已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14.
盐优2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用自育BT型不育系“盐粳93538A”与恢复系“C422”配置而成的迟熟杂交中粳稻新组合,2003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号:苏种审字第200310号),适宜江苏省苏中  相似文献   

15.
““86优8”系优质杂交粳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标准,为江苏省农林厅推荐的优良品种。我区2002年开始试种。2003年扩大示范,累计推广3500多亩。通过两年种植,我们基本摸清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初步确定其稳产高产的栽培途径及技术。  相似文献   

16.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5号"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5号”(原名“W4536”)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T45和T366分别作父、母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3年儿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国审玉2003067),2004年2月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省区试、东南区试、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及各地示范种植,“苏玉糯5号”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全国玉米种植地区春、夏、秋播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17.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武运粳7号作母本、“R254”作父本,经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良种。2003年11月经国家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审定通过。我镇于2002年引进试种“常优一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质优、省工、省肥、适应性广等优点。3年来经试验示范种植,一般亩产量在550~600kg,高产田块亩产量可达700kg左右,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06年吴中区种子站共制种“常优一号”455亩,其中委托太平镇代制种73.6亩,平均亩产172.85kg。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简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武香粳14号”(原名99-15)系江苏省武进稻麦育种场以“京58///248—5//254-13/9325”复合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我场2001年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易栽培,已成为我场直播水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9.
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花4号”由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以“泰花2号”作母本、“中83—15007-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泰州市作物品种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新品种“桂玉糯一号”是广西农科院科技发展公司用自选系S116为母本,DS-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白色、中熟、优质的糯玉米单交种,生育期适中,植株抗逆性强,果穗穗形美观,产量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粘性和适口风味。2003年4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其高产栽培重在播种育全苗、中耕施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