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牛血清中非特异性抑制病毒因子的理化特性,作用机制及存在形式,本研究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D78(IBDV-D78),貉细小病毒(REV)为指标病毒,应用蚀斑形成抑制试验,核内包涵体形成抑制试验等证明,成牛血清对病毒有较强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为80%以上)而胎牛血清的这种作用很弱;成牛血清经乙醚,高岭土,受体破坏酶(RDE)处理后,抑制作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鸡减蛋综合征蜂胶佐剂灭活苗免疫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三批减蛋综合征(EDS)蜂胶佐剂灭活苗(940912、941024、941121)分别免疫成年产蛋母鸡,定期采血,连续检测HI抗体动态变化,这三批苗6个月的平均HI抗体滴度分别为7.7、8和7.7(Log2);用鸭胚做EDSV血清中和试验,其保护率均为100%(5/5,5/5,5/5);用EDS206油苗和EDS白油苗同时分别免疫蛋鸡,做平行对比HI抗体检测,其6个月的平均HI抗体效价分别为7.  相似文献   

3.
从内蒙古地区分离到3株IBDV(分别命名为J、W、H株)并对其进行细胞培养特性、理化特性、形态特性、动物回归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应鸡胚的J、W、H株可迅速适应CEF,继而适应于Vero和RK_(-13)细胞,在RK_(-13)细胞上的感染滴度最高;3个毒株能抵抗氯仿、耐热(60℃1小时)、耐酸(pH2)、对碱(pH12)敏感;负染样品在电镜下看到正六边形,直径约55~65nm,有实心和空心的病毒颗粒;回归鸡后表现典型的临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发病率为80~100%,病死率为26.6~46.6%;法氏囊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法氏囊淋巴细胞浆内呈晶格状排列或包涵体形式存在的病毒颗粒。微量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J、W、H株为血清Ⅰ型IBDV的3个不同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4.
选用4只4月龄幼羊,按4×4拉西方试验设计,用常规全收粪法测定了4种不同处理幼羊全混合日粮(TMR)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有机物在含玉米秸的TMR中,以尿素精料等氮代替豆饼对日粮DM,OM,CP,NDF,ADF及GE的消化率均无显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玉文  张英 《动物检疫》1994,11(1):15-16
本试验用卵黄聚乙二醇浸提液(卵黄液)进行鸡白痢(PD),传染性囊病(IBD)和新城疫(ND)的抗体检测,并与相应血清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卵黄液PD琼脂扩散(AGP)试验与血清试验结果符合率100%,IBD AGP试验和ND血凝抑制(HI)试验与血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可以代替血清进行其抗体检测;且卵黄液制备方法简单,省时省力,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尼龙袋法评定鹿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公梅花鹿,采用尼龙袋法,评定了49种73个样品鹿常用饲料的干物质有效降解率(DMD,下同),蛋白质有效降解率(CPD,下同),有机物有效降解率(OMD,下同)。结果表明,尼龙袋法能较好地评定梅花鹿饲料的DMD、CPD、OMD和反映饲料品质差异;同类不同种饲料及同种饲料因收获期不同、处理不同、部位不同其DMD、CPD、OMD差异较大;同种不同产地饲料间的DMD、CPD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7.
通过鸭胚传代、病毒中各试验、HI交叉试验、理化特性测定、血凝谱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电镜观察证实.我们所分离的病原为减蛋综合症病毒(暂定为EDSV-R931),该病毒的鸭胚毒价为10(14.44)EId(50)/0.1ml。  相似文献   

8.
兔病毒性出血症蜂胶佐剂组织灭活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MVRVHD和VRVHD分别免疫家兔,用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测定细胞免疫水平(Tc),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体液免疫水平测定。并于免疫后期(第165d和第187d),用RVHD强毒对不同家兔分别进行攻击试验。结果发现:PMVRVHD组(A组)家兔E-玫瑰花环形成率显著高于VRVHD组(B组)(P<0.01);A组家兔血清HI值极显著地高于B组(P<0.01)。同时,试验组家兔的细胞免疫先于体液免疫出现。在第187d的攻击试验中,A组家兔全部健活,B组家兔死亡2只,其余5只则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表现。结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测定结果,认为PMVRVHD对家兔的免疫效果比VRVHD更好。  相似文献   

9.
免疫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原因与对策■严本圣缪斌(江苏省姜堰市畜牧兽医站225500)一、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存在的广泛性IBDV在鸡舍中存在广泛,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它耐酸、耐热、耐紫外线,一般的消毒药不易将其杀灭。试验表明:IBD...  相似文献   

10.
新浦东鸡肉理化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对49日龄30只(公、母各半)新浦东鸡肉的9项物理性状和6项化学性状,分胸、腿两个部位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反映鸡肉品质的主要理化性状肉色、色差、系水力、嫩度(剪切力)、PH值、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等,在同性别的不同部位之间和不同性别的不同部位之间,均呈现非常显著(P<0.01)的差异性或显著(P<0.05)的差异性;不同性另11的同部位之间,只有大理石纹、白度、亮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部位和性别对鸡肉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而部位对15项理化性状均具有非常显著主效应;性别对除色差、失水率、系水力、PH值、粗蛋白以外的10项理化性状具有非常显著或显著的主效应;而部位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只对失水率、系水力、嫩度等性状是显著的主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用单克隆抗体(MAb)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病毒中和(VN)试验及兔疫沉淀试验证明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致细胞病变株87-2552(现地分离)与NADL和Singer(原型株)之间的抗原差异。两个抗BVDV87-2552株的MAb(D11和B7)能强烈中和现地分离株,并对该病毒的48-KDa糖蛋白呈特异性。这两个MAb有不同的亚型,D11为免疫球蛋白G1  相似文献   

12.
用胫骨灰分和趾骨灰分测定无机磷源生物学效价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祝春雷本试验以雏鸡为对象通过测定胫骨灰分和趾骨灰分研究了四种不同无机磷源;磷酸一钙(MCP)、磷酸二钙(DCP)、磷酸三钙(TCP)和磷矿石细粒(SP)的生物学效价。四种无机磷源各以四种添加...  相似文献   

13.
应用NDV-Lasota株鸡胚液,经灭活、透个和浓缩而制成琼脂扩散(AGP)抗原,对ND抗体进行检测,通过阻断等试验,表明AGP检测ND具有特异性;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AGP试验同步检测血清及卵黄中ND抗体,结果HI抗体N AGP抗体两者具有相关性(ND-HI为41og时,AGP是性率达97.4%,>51og时AGP阳性率为100%;AGP试验简便,准确性高;特别适合大量血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新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从新疆地区分离到3株细胞适应株,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和血清学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毒株能抵抗氯仿,耐热(56℃1小时)、(70℃1小时或80℃1小时)、耐酸(pH2)、对碱(pH12)敏感。但与国内已报道的毒株相比,对热(70℃)和碱(pH12,37℃1小时)的抵抗力则更强些,在这些条件下均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均为IBDV血清I型。交叉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的3株毒株有1株和另外2株是不同的血清亚型,确证了新疆也存在IBDV血清亚型。3株病毒在CEF上连续传代已基本致弱,其细胞培养液接种鸡能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母源抗体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对1 ̄25日龄肉用及蛋用雏鸡的血清和1 ̄21日龄鸡胚中的卵黄提取液、胚体浸液、血清进行了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母原性免疫抗体消长动态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动态呈下山峰势;鸡胚中卵黄内ND抗体效价1 ̄17日胚龄持续在6 ̄9(log2)18日胚龄其抗体水平开始下降,IBD抗体效价1 ̄17日胚龄持续在2 ̄3(log2)  相似文献   

16.
将产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做两个试验,观察蛋氨酸的摄入量对蛋中液态组分及其的影响。试验1每天每只(HD)摄入蛋氨酸量分别为326凶和512毫克,后者显著地提高了蛋重、组分含量和蛋清蛋黄中的干物质总量。试验2HD摄入的蛋氨酸分别为328、354、392和423毫克,各处理组在蛋重,组分比率和产蛋率方面差异不明显。HD摄入423毫克蛋氨酸与摄入328和354毫克相比,蛋清的干物质提高HD摄入35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琼扩试验(AGP)和病毒中和试验(VN)检测IBDV单抗M12和D291,其中和效价分别为1:12^14×100和1:2^19×100,琼扩抗体价分别为1:1280和1:160,常规免疫血清分别为1:2^10×10(VN)和1:32(AGP)。将M12和D291应用于临床治疗,M12(200只/ml)保护率为93%;D291(450只/ml)为94%;血清(4只/ml)为92%,对照组成活率为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直接凝集试验改良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弓形虫直接凝集试验改良法(MDAT)、染色试验(DT)和两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平行检测了国内外的71份人血清,结果表明MDAT与其它试验符合率达91.8~96.0%;同时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WHO国际生物标准化实验室的标准血清定量测得MDAT的灵敏度为0.09IU/ml,接近于改良前方法和DT的灵敏度,高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灵敏度。作者认为本MDAT具有在基层单位推广和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肉鸡大肠杆菌病药物治疗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氟哌酸(FPA)、氯霉素(CMT)、强力霉素(DOC)、庆大霉素(GEN)、卡那霉素(KAN)、呋喃唑酮(FUR)、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7种药物,对肉鸡大肠杆菌病进行分组治疗,试验鸡数5700只,分19组。试验结果表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临诊治疗效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内服用药的疗效与其吸收性相关;FPA、CMT、DOC的适宜治疗剂量分别为50ppm、750ppm、75ppm。  相似文献   

20.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