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消化营养研究中常用指示剂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刍动物消化营养研究中常用指示剂的特性、应用范围和利弊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为今后研究中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反刍动物消化营养研究中常用指示剂的特性、应用范围和利弊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为今后研究中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特点、秸秆饲料的营养特性、营养作用和调制技术,以及旱区秸秆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硒的营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硒是反刍动物营养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硒缺乏或过量,都可导致动物的代谢异常,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综述硒与奶牛白肌病、乳房炎、胎衣不下的关系,影响有收利用因素,奶牛硒营养状况评价及正确补硒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与反刍动物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全球牛肉的产量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在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则平均每年以4-2%的速度在增长,而我国仅1990至1995年,牛肉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4-5%,牛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例由4-1%升至7-9%(陈耀春,1996)。据农业部的规划,我国计划在2010年牛肉产量要达到1000万t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但由于肉用反刍家畜的日粮代谢能转化为净能的效率(Kf)远远低于产奶牛和单胃动物,很难达到50%(冯仰廉,1999),加上我国优质粗饲料和精料又存在很大的缺口,这对我国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6.
硒是反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由于硒元素在全球的天然分布极不均匀 ,我国大面积地区不同程度地缺硒。在我国北纬 2 1~ 53℃ ,东经 97~ 1 35℃之间 ,由东北到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 ,如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和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为缺硒和严重缺硒的地带。因此 ,硒对于这些缺硒地区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长尤为重要。1 硒的代谢无机硒与有机硒化合物都能迅速被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皮下、肌肉或静脉吸收 ,硒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 ,胃和大肠几乎不吸收。硒的吸收水平与硒化合物的形态有关。通常谷物中的硒比硒酸盐和亚酸盐中的硒难吸收…  相似文献   

7.
反刍动物消化动力学研究进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蛋白质消化动力学的研究近10年多来,对反刍动物消化机理的深入研究表明,已用了近百年的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体系,由于没有反映日粮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和非降解部分,没有考虑瘤胃微生物与饲料蛋白质、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也没有反映日粮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总氨酸基氮,所以对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已经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的葡萄糖营养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葡萄糖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中的特殊功能,阐述了当前葡萄糖营养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Fe) 各种动物体内含铁约30~70ppm,平均40ppm。随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营养等的不同,变化较大。牛50~60ppm,绵羊高达80ppm。体内铁60~70%分布于血红蛋白中,2~20%分布于肌红蛋白中,0.1~0.4%分布在细胞色素中,约1%存在于转运载体化合物和酶系统中。铁是体内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必需组成,作为氧的载体保证动物体内氧的正常运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
近期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军虎 《中国牛业科学》1994,20(4):42-44,79
作者在比较近期国内外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侧重点的基础上,综述分析了热点研究项目的结果,并指出国内在进行同类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了及饲养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小猪出生以后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的发育还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在达到成熟之前,仔猪胃液的分泌量、胃酸、胃液中的消化酶等都和成年猪有较大差异。在胃液组织上,初生仔猪最大的特点是胃液中缺乏盐酸,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到断奶时接近成年猪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钴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钴是反刍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钴对反刍动物的生物学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来源与供应、添加剂量与添加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把以提高反刍动物对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污染为目标的一整套实用的营养技术称之为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本文从提高氮代谢利用率、提高日粮能量利用率和提高日粮矿物质利用率三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上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进步,并着重介绍了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近年来在发展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的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措施有以下9种:(1)饲料蛋白质保护和尿素缓释技术;(2)激素调控氮代谢技术;(3)进入小肠食糜氨基酸平衡技术;(4)降低甲烷发散技术;(5)日粮营养平衡调控技术(利用代谢葡萄糖调控组织代谢层次C_3 C_6能占ME摄入量比值技术);(6)提高低质粗饲料的营养工程技术;(7)使用矿物质螯合物或络合物技术;(8)日粮阴阳离子平衡技术;(9)降低磷排放技术。作者着重指出,在设计和使用这些技术时,应强调围绕一定的调控目标,将多种营养技术措施加以系统组合,充分利用其正组合效应,尽量控制或缩小负组合效应,以达到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措施整体优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发展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把以提高反刍动物对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污染为目标的一整套实用的营养技术称之为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本文从提高氮代谢利用率、提高日粮能量利用率和提高日粮矿物质元素利用率三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上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进步 ,并着重介绍了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近年来在发展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的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措施有以下九种 :(1)饲料蛋白质保护和尿素缓释技术 ;(2)激素调控氮代谢技术 ;(3)进入小肠食糜氨基酸平衡技术 ;(4)降低甲烷发散技术 ;(5)日粮营养结构平衡调控技术(利用代谢葡萄糖调控组织代谢层次C3+C6 能占ME摄入量比值技术) ;(6)提高低质粗饲料的营养工程技术 ;(7)使用矿物质螯合物或络合物技术 ;(8)日粮阴阳离子平衡技术 ;(9)控制磷的排放技术。作者着重指出 ,在设计和使用这些技术时 ,应强调围绕一定的调控目标 ,将多种营养技术措施加以系统组合 ,充分利用其正组合效应 ,尽量控制或缩小其负组合效应 ,以达到充分发挥各种营养技术措施整体优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是动物机体的主要构成成分,在动物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蛋白质小肠消化代谢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进入反刍动物小肠蛋白质的分类、测定小肠内蛋白质消化率的方法以及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等理论一直指导着营养学的研究与生产实践。本文主要就对上述几方面作一综述,为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振书 《猪业科学》2004,21(3):46-48
反刍动物之所以能消化利用粗饲料中的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是因为它们具有瘤胃这一独特的消化发酵罐,其内存在着大量的厌氧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其中,瘤胃细菌和瘤胃真菌能分泌纤维素酶,对纤维素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灌注营养技术的发展过程、操作方法、操作技巧及该技术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是动物重要的营养性单糖,对于维持动物健康、保持生产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由于特殊的消化生理特点,葡萄糖有其特殊的合成代谢途径,尤其是糖原异生对反刍动物生产和健康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对葡萄糖消化吸收、糖原异生、营养代谢和调控组合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综述,这对于指导生产实践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本综述讨论了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许多研究证明 ,营养可以影响反刍动物生长轴、生殖轴(有关激素、受体) ,代谢以及有关酶的基因表达。机理研究认为营养因子除了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外 ,还涉及转录后的调节。这是当前营养生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它将促进基本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微量元素铜营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建军 《饲料研究》1999,(11):19-22
1 前言早在19世纪初,铜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就已引起人们注意。1847年,Harless指出软体动物血铜具有重要作用。1878年,Frederiy首次从章鱼体内的蛋白复合物中分离出铜,并将该含铜蛋白质复合物命名为血铜兰蛋白。1900年,Abderhalden发现,只采食牛奶的动物易患贫血症,该症状不能靠添加铁而消除。1923年,Severy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多种海洋动物各种组织内铜含量。Hart(1928)提出铜是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并指出铜在动物体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铜在动物营养中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