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氮肥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采用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的施肥量,探讨氮肥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A(2/3底肥,1/3追肥)、B(1/3底肥,2/3追肥)2种施肥方式下,随着氮肥施用数量的增加,产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施肥量1001、50与50 kg/hm2相比,产量差异极显著;施肥量150与100 kg/hm2相比,差异显著。A、B 2种施肥方式相比,产量差异显著。[结论]考虑到经济与环保方面的因素,谷子氮肥施用量以100 kg/hm2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合理施肥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采用裂区设计,以水稻专用肥(底肥)为主区、返青尿素肥(追肥)为副区,研究施肥方式对杂交水稻全两优681产量和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底肥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底肥750 kg/hm~2+返青尿素肥7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为9 356 kg/hm~2;肥力水平高的处理,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水平高,其中高肥处理(750 kg/hm~2)水稻的SPAD值最高;施肥方式对分蘖中期植株的SOD活性影响较大,其中施肥方式N0T1(底肥300 kg/hm~2+追肥75 kg/hm~2)、N2T0(底肥600 kg/hm~2)、N3T0(底肥750 kg/hm~2)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蘖中期施肥水平较高的植株CAT活性相对较高,而幼穗分化期低肥处理植株的CAT活性较高;分蘖中期水稻MDA含量与肥力水平呈负相关,低肥处理(300 kg/hm~2)水稻的MDA含量显著高于较高肥力处理(600 kg/hm2)水稻;幼穗分化期和齐穗期,低肥处理(300 kg/hm~2)水稻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高肥处理(750 kg/hm~2)水稻;在成熟期,底肥450kg/hm~2处理的水稻MDA含量最高,底肥600 kg/hm~2处理的水稻MDA含量最低。水稻品种全两优681随着底肥和追肥的增加,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水平高,生理酶活性处于适宜状态,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星云湖径流区青蒜控肥技术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星云湖径流区花青蒜施肥过量及施肥方法不合理,易导致养分流失,增加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不但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而且不利于星云湖水的治理和保护的实际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从施肥对青蒜的产量、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方面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N270~540 kg/hm2之间,产量差异显著,以施N 405 kg/hm2的产量最高(42 560 kg/hm2),植株吸N量也最高,N肥吸收利用率达19.5%,比施N 540 kg/hm2的11.2%提高8.3个百分点;施磷肥与不施磷肥间产量及植株吸P量的差异较小,施P2O515~30 kg/hm2之间的P肥吸收利用率为8.9%~17.4%之间。以基肥+3次追肥的施肥方法的氮肥和磷肥的吸收利用率最高(各为19.0%和12.7%),分别比只施3次追肥(常规施肥法)提高3.2及6.2个百分点,因此青蒜产量最高。提出了以施肥量N 375~450 kg/hm2、P2O530~45 kg/hm2、K2O 60~75 kg/hm2,采用基肥+3次施肥的控肥技术,并已应用于大面积青蒜生产上,节本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南校205的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荫飞  简峰  沈青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98-7400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南校205施肥模型。[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3因素5水平20个处理,通过试验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南校205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为:单产7 304.2 kg/hm2,纯收益10 287.40元/hm2,施N量216.84 kg/hm2、P2O5111.97kg/hm2、K2O243.97 kg/hm2 南校205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单产7 466.2 kg/hm2,纯收益9 995.92元/hm2,施N量300.67 kg/hm2、P2O5146.90 kg/hm2、K2O240.63 kg/hm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方案比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产投比高。N与P2O5、N与K2O的互作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结论]采用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比最高产量施肥方案收益增加291.48元/hm2,效果良好。种植南校205时要特别注意磷、钾肥对氮肥施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冬作马铃薯高效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N∶P2O5∶K2O为1∶0.5∶2的肥料配比,氮素基准设4个水平:90、1351、80和225 kg/hm2,不施N肥为CK,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差异显著。主茎数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表现出"U"形变化趋势,N肥水平为180 kg/hm2时植株最矮;N肥水平为135 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64.9%。其次是90 kg/hm2,增产8.0%。[结论]该配方肥中N肥水平为90~135 kg/hm2时,对马铃薯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宁夏南部山区温室冬茬茄子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式,为宁夏南部山区设施农业蔬菜规范以及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宁夏南部山区日光温室冬茬茄子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灌水量、施N量、旋K量进行了数学模拟。从移栽到开花灌水量为总灌水量的1/8;从开花到门茄形成灌水量为总灌水量1/8,以后为3/4;N肥与K肥1/4用作底肥,3/4追肥,P肥一次性做基肥。[结果]3因素对冬茬茄子产量作用效果明显,水分和钾素对茄子产量总体表现为负效应,氮素表现为正效应,3因素对茄子产量主效应影响大小顺序为钾素氮素水分;单因素效果表明当灌水量为小于8520m3/hm2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茄子产量逐渐增加,当灌水量为8520m3/hm2时,产量最高,为159253.5kg/hm2,之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茄子产量逐渐下降;当施N量小于900kg/hm2时,随着施N量的增加,茄子产量显著增加,当施N量为900kg/hm2时,产量最高,为158782.5kg/hm2,之后随着施N量的增加,茄子产量逐渐下降;当施K量小于712kg/hm2时,随着施K量的增加,茄子产量逐渐增加,当施K量为712kg/hm2时,产量最高,为160195.5kg/hm2,之后随着施K量的增加,茄子产量显著下降。[结论]南部山区日光温室冬茬茄子产量大于151105.5kg/hm2时,3因素的推荐指标为灌水量7500~8000m3/hm2,施N量900~950kg/hm2,施K量850~900kg/hm2。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熟脱毒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2014年在三都县周覃镇进行了早熟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熟马铃薯脱毒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适当追肥可促进产量和效益的提升,单位面积产量以处理C(每666.67m~2施100kg高效复合肥作底肥,出苗后追肥3次)最高(单产2317.1kg/667m~2),经济效益以处理B(每666.67m~2施100kg高效复合肥作底肥,出苗后追肥2次)最好(单位面积投产比1:2.32)。  相似文献   

8.
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肥模式对比试验,研究玉米生长发育、需肥特性、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变化规律,构建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高产施肥模式:底肥深施优质有机肥,无机肥N、P2O5、K2O施肥水平分别为350 kg/hm2、150 kg/hm2和190 kg/hm2,补充施中、微量元素Zn、S、Mg、B、Mn等,采用底肥、口肥和分次追肥的施肥方式,玉米生育中后期不但追施氮肥,还要追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郧单20的需肥规律,制定郧单20的高产栽培体系。[方法]以高产玉米新品种郧单20为材料,采用底肥和追肥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底肥和追肥不同处理对郧单2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该品种不追肥的产量较追肥低;追肥量在450~600 kg/hm~2时,虽然产量较高,但倒伏也较严重,且与追肥量300 kg/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该品种在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施肥水平下,产量为11 425.50 kg/hm~2,其抗病性、抗逆性、植株农艺性状较优。[结论]郧单20较为适宜的施肥量为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氮磷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岷山红三叶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肥为主区,设4个水平(0、50、100、150 kg/hm2),施磷肥为副区,设4个水平(0、120、240、360 kg/hm2),分别测定不同氮磷肥料及其组合处理的红三叶草的分枝数、茎叶比(LSR)、干鲜比(DFR)、鲜草和干草的产量。[结果]A2B4(N50 kg/hm2、P2O5360 kg/hm2)处理的红三叶草分枝数最多。获得较高LSR和DFR的N、P肥最佳配比分别为A3B4(N100 kg/hm2、P2O5360 kg/hm2)和A3B1(N 100 kg/hm2、P2O50kg/hm2)。施肥量分别为A2B4(N50 kg/hm2、P2O5360 kg/hm2)和A2B2(N50 kg/hm2、P2O5120 kg/hm2)时,鲜草和干草的产量最高。[结论]P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影响,N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绿芦笋产量的影响。[方法]在芦笋生产基地,以3年生芦笋UC308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芦笋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氮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明显,处理N3(纯氮475.0 kg/hm~2)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对照处理N1(纯氮127.5 kg/hm~2)增产38.2%,其次为处理N2(纯氮301.5 kg/hm~2),增产20.7%,高肥处理N4(纯氮648.8 kg/hm~2)增产较少,为12.8%。增施氮肥处理N2、N3、N4平均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N1增加17.0%。[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最佳氮肥用量为纯N 407.3 kg/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探索出粤油13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方法]运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对粤油13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粤油13种植密度30万株/hm2,施足底肥(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的前提下,苗期追施N量76.6 kg/hm2、P2O5量48.8 kg/hm2、K2O量126.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在丘陵红壤旱地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5显著水平,而施肥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明确寻甸烟区适宜的施氮量和基追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外观质量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比较各处理及对照,处理(3)(常规减氮20%以及基追比40%∶60%)时,烟株在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合理的基追比有利于烟株生长,在寻甸烟区范围内建议施用氮肥102 kg/hm~2,氮肥基追比40%∶6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实现常规棉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转基因常规棉邯棉802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120、180、240、300 kg/hm~2共5个处理,在最佳施肥方式(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和最佳种植密度(52 500株/hm~2)条件下,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邯棉802对钾肥需求十分敏感,施用钾肥能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显著促进棉花总铃数和单铃重的增加,明显提高棉花产量,且效果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钾量≤24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施钾量24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增效作用不再明显。[结论]该研究条件下,邯棉802的氯化钾经济施肥量为240 kg/hm~2,该处理下,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为15.0%,较CK降低64.29%;产量为4 630.4 kg/hm~2,较CK增产35.00%。  相似文献   

16.
甜豌豆越冬露地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荣浩  宋德宝  马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61-5863
[目的]提高甜脆3号的种植效益,加速其推广。[方法]以甜脆3号为材料,通过播期、种植密度、基肥用量、追肥种类等试验,研究上海地区甜豌豆露地越冬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甜脆3号的鲜荚产量呈先上升后急剧下降趋势。当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基肥用量为有机肥6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时,甜脆3号的鲜荚产量达15 181.50 kg/hm2。在花荚期增施钾肥可以明显减少落花落荚,增施氮肥可以明显提高豆荚的商品性。使用防虫网可有效减轻蚜虫和夜蛾类虫害的危害。[结论]上海地区甜豌豆的最佳播期是11月上中旬,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18万株/hm2,基肥用量以有机肥6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为宜,追肥以氮、钾肥配施为佳。  相似文献   

17.
丁生祥  郭连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94-6395
[目的]探讨在同德高寒地区人工草地追施有机肥的适宜施肥量。[方法]在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追施有机肥量对西北羊茅中后期生长速度和产量影响显著,随着追施有机肥量的增加,其生长速度、产量及种子产量均发生变化。追施有机肥水平与牧草产量、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06,P<0.01;R=0.970,P<0.01),追施有机肥1 500 kg/hm2时,西北羊茅牧草产草量达到最高,为19 778.7 kg/hm2;追施有机肥量为2 250 kg/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71.1 kg/hm2。追施有机肥的各处理在中后期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未施肥处理。[结论]从高产、高效角度综合考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对西北羊茅施有机肥的最佳用量是2 250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复混肥在核桃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3年生和16年生的温185核桃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迪庆州核桃的生长、产量。[结果]3年生树施用核桃专用复混肥比施农家肥增产594.0 kg/hm~2,比不施肥增产891.0 kg/hm~2,比施尿素增产1 287.0 kg/hm~2。施用复混肥的16年生的温185,产量为4 680.0 kg/hm~2,较不施肥增产1 320.0 kg/hm~2。施氮肥的产量最低,仅为施复混肥的60%。[结论]在核桃上施用专用复混肥,增产效果显著,可以在迪庆州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