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尾松是新邵县的乡土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普遍栽植的湿地松和火炬松,为马尾松毛虫的繁殖以及暴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本文介绍了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控马尾松毛虫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马尾松毛虫生活史发生过程的分析,结合环境因素对松毛虫害的影响,因害设防,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万州区的松毛虫除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是新邵县本土常发性的历史性害虫,主要寄主植物为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马尾松是新邵的乡土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普遍栽植的湿地松和火炬松,为马尾松毛虫的繁殖以及暴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来源。通过对马尾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加以介绍,并就综合防控马尾松毛虫危害的措施加以探讨,期望对从事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同行以及山区林农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赵文琴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78-179
强化林业技术措施基础防治、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做好预测工作四个方面分析了宣城地区马尾松毛虫的综合治理技术,以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分析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危害,并探讨当前马尾松毛虫害的若干预测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龙泉市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松木林面积4.66万hm2,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林的大敌,防控马尾松毛虫发生为害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存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97-9598
马尾松毛虫是"八五"之前在驻马店市频发的林业害虫,1988年以来,通过科学运用自繁自放赤眼蜂、招引益鸟、喷洒生物农药、营林技术措施等综合治理技术,使该市的马尾松毛虫得到了长期有效控制。并对一些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进行1.2%苦烟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1.2%苦烟乳油与柴油按1∶10混匀喷烟和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并按照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将马尾松毛虫发生区域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和安全区,根据马尾松毛虫不同发生区,因类制宜,分类施策,从而实现马尾松毛虫灾害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该文分析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发现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快速增长期在增殖期末期,在增殖期末期开展有效的防治,可以预防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并依据这一原理编制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月历和防治周期历。  相似文献   

10.
宜昌市夷陵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飞机施药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该虫寄主广、危害重。本文简要介绍了宜昌市夷陵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现状,总结了飞机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原则、要求和保障措施,以期为飞机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何小莲 《农技服务》2014,31(9):90-90
简述了石台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情况,强调了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总结了石台县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生物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松树的害虫。文中的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几种生物防治药剂,对马尾松毛虫有很好防治效果,探讨了运用这些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方法以及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分析了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安全性,并且说明了应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潮小龙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41-142
东至县是安徽省重要的松树产地,全县现有松林面积近26666.7hm^2,绝大部分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其中松树纯林面积占8O%以上,这为马尾松毛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造成马尾松毛虫危害严重,防治任务较为严峻。因此,有必要在分析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控制措施。其指导思想是利用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与森林生态的关系,以预防为主,营造混交林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作好测报工作;经济地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不同措施,有效地遏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将把马尾松毛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达到保护环境、林木速生优质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种有效、综合效果明显的生物防治技术。湖南省道县于2011~2013年期间,在4个林场开展了通过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本文围绕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征,松毛虫赤眼蜂的生物学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具体途径,如个体的释放途径、释放次数、释放的数量和时间等分别展开阐述,希望对以后马尾松毛虫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显强  陶怡 《吉林农业》2012,(5):148-149
针对林相结构调整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影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对10-25年生马尾松开展了长期的调查研究.通过针对性的营林措施,主要通过培育针阔混交林、调整树种结构与提高林分质量为主的林相结构调整措施,以应对林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从结果可知,林相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松毛虫的生活环境,起到保护天敌,控制松毛虫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时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安全性,并且说明了应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新建县近20年来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概况,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综合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气温变化对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先来 《现代农业科技》2012,(16):167-168,174
通过60年的气象和马尾松毛虫发生数据,分析了气温变化对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提前,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大,尤其是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冬季最低气温的上升,促进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其线性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三明市马尾松毛虫工程治理中所调查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采用概率分布模型、分布型指数及回归模型法探讨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同时,列出林间调查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分析表,提出马尾松毛虫防治的上下限指标,为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