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苍兰品种花香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品种小苍兰花香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7个品种小苍兰的花香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醇类跟烯烃类化合物是小苍兰花香成分中的主要种类,其中Rose Marie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为烯烃类化合物,其他6个品种小苍兰以醇类化合物为主要香气成分,并且以芳樟醇的贡献率最大。聚类分析显示,Rose Marie品种与White Wing、金童、曙光、香玫、紫玉和Royal Blue等品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甘蔗病毒病种类和发生情况,明确其病原病毒种类及分布,为针对性地开展甘蔗病毒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对广西14个地市主要甘蔗种植区的甘蔗病毒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样,用RT-PCR等方法对田间采集的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广西蔗区发生的病毒病主要为甘蔗花叶病,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发生;甘蔗黄叶病在大部分蔗区发生,但程度不及甘蔗花叶病.采集的192个样品中有116个样品检测出病毒,分别是高粱花叶病毒(SrMV,占47.9%)、甘蔗花叶病毒(SCMV,占15.6%)和甘蔗黄叶病毒(SCYLV,占6.8%),其中SrMV和SCMV复合感染占5.7%,SrMV和SCYLV复合感染占1.6%,SCMV和SCYLV复合感染占2.1%,SrMV、SCMV和SCYLV3种病毒复合感染占1.6%.[结论]目前广西甘蔗种植区发生的甘蔗病毒病主要由SrMV和SCMV引起,且病毒复合感染较严重,需在甘蔗健康种苗的培育和生产中加强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3.
对2012-2013年送检样品中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进行检测,其中2012年检测样品249份,以寄主西瓜叶片为主,另有少量西瓜及砧木种子,阳性样品124个,检出率49.8%;2013年1-7月检测样品98份,有甜瓜、西瓜嫁接苗、西瓜砧木葫芦种子和南瓜种子等,阳性样品37个,检出率37.8%.根据该病毒发生分布和发病特点,提出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携带并持久性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玉米病毒病,感染MRDV的玉米植株早期上部叶片叶脉两侧呈现透明的点线状斑点,叶片僵直,叶色浓绿;  相似文献   

5.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以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蕨叶、脉突、叶片发紫为主,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在5%~30%,严重的达80%以上,个别田块达100%。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85份样品中,有58份番茄样品感染了所检测病毒,病毒检出率为68.24%,病毒种类有12种,其中以双生病毒科的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ThailandSvirus)为主,占27.06%,其次是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ted virus,TZSV)占22.41%,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ScurlySshootSvirus,TbCSV)占7.06%,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占5.17%,越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SVietnam virus)占3.45%。  相似文献   

6.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脉突、蕨叶、叶片发紫,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为5%~30%,甚者达80%以上,个别田块达100%。在检测的85份样品中,有58份番茄样品感染了所检测病毒,病毒检出率为68.24%,病毒种类有12种,其中以双生病毒科的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为主,占27.06%,其他依次是番茄斑萎病毒属番茄环纹斑点病毒(22.41%)、烟草曲茎病毒(7.06%)、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5.17%)、越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3.45%)。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原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发生普遍 ,阿城、宾县、五常的发病率均为 10 0 % ,病情指数分别为6 2 .13% ,71.0 7%和 4 9.87%。典型症状为黄化条纹花叶 ,叶片扭曲畸形、叶尖干枯 ,植株矮缩 ,鳞茎退化变小 ,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被分蘖洋葱病毒系统感染的有洋葱、大葱、大蒜和蚕豆 ,局部感染的有千日红、苋色藜。电镜观察表明 ,病体细胞中含有大量线状病毒粒体 ,长度在 30 0~ 14 5 0 nm。通过叶片超薄切片 ,在叶肉细胞质中观察到大量的风轮状、束状、涡轮状和环状内含体 ,叶绿体被破坏。体外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致死温度为 5 5~ 6 5℃ ,稀释限点为 10 - 4,体外保毒期为 3d。酶联免疫测试和洋葱黄矮病毒抗血清、韭葱黄条纹病毒抗血清、大蒜复合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以上特征证明 ,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为几种病毒复合侵染 ,初步鉴定为洋葱黄矮病毒和韭葱黄条纹病毒。  相似文献   

8.
甘薯病毒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7~1989年共调查了1000多个甘薯品种(系),甘薯病毒病表现症状类型大致有四种:叶片斑点型、卷叶型、叶片皱缩型、叶片黄化型。用嫁接法对各种症状样本进行传染性测定,斑点型症状的传染率为89.5%,卷叶型的为85.7%,皱缩型的为94.1%,黄化型的为88.2%。用斑点酶联免疫试验方法检测28个样本,有18个样本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13个与隐潜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其中有12个对两种抗血清都呈阳性反应。检测结果明确了羽状斑驳病毒和隐潜病毒在我省甘薯上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病毒病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包括试管苗样品248个,原原种样品93个,大田种薯样品621个,共计962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219份样品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PVS检出率最高,PVY次之。有10个样品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不同级别种薯质量情况为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质量较好,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0.
<正> 开封是河南省花生主产区,常年花生播种面积100多万亩。经1988—1991年研究表明,由花生矮化病毒引起的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PSV),是开封地区花生的主要病毒病。1988年8月调查,发病率60.8%—62.4%,花生荚果重减轻24.3%—29.9%。采用ELISA血清技术,检测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样本194个,其中感染PSV的占70.1%,感染PStV(花生条纹病毒病)的占1%,复合感染的占25.7%,无反应的占3.6%;检测花生条纹病毒病样本85个,其中感染PSV的占35.3%,感染PStV的占25.8%,复合感染的占36.4%,无反应的占2.4%。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部分联合作业机具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联合作业机具具有节能降耗、争取农时季节、提高作业质量等一系列优越性,其发展前景广阔.旋耕、播种、施肥等作业联合机具是联合作业机具重要形式之一,在旋耕机组上加配播种、施肥等部分,应从整个旋耕机系列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开发出组合化即积木化系列产品,以提高产品“三化”程度和加速新产品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15.
《Science (New York, N.Y.)》1942,95(2466):356-357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其中粉蚧乘法17属21种,蚧科3属3种,仁蚧科2属3种,毡蚧科1属5种,链蚧科5属52种和盾蚧科12属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生和寄生部位,建立了2个新组合:刺竹刺粉蚧Plancoccus bambusicola(Takahashi)(移自Planococcoides)comb.n.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 bambusus(Tang)(移自Pamicultor)comb.n.。给出2个新异名:即Nipponalerda triunpha Zhang,1998syn.n.为N.leptodermis Wanget Zhang,1994的新异名,Bambusaspis nematosphaerica Zhang,1992syn.n.为B.qing7yuanensis Huet Xie,1988的新异名。参60。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