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奥卡尼克生物菌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花生播种前沟施奥卡尼克生物菌肥(BGP),同时在开花下针期和饱果期叶面喷洒(PGA),可降低花生茎枝高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和饱果率,降低公斤果数,明显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
喷施黄腐酸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叶面喷施稀释1000倍的黄腐酸(FA)溶液可以增加花生的单株有效花果和单株根瘤数,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果针提早入土,加快果针膨大,提高花生饱果率,增加荚果产是。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以苗期,始花期、下针期3次喷施黄腐酸效果最佳,其次为始花期和下针期2次喷施黄腐酸的处理,而只于苗期1次喷施黄腐酸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吉花4号、吉花19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花生成苗情况、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两品种的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产量均相应下降,饱果率、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出苗率、保苗率、主茎高、侧枝长和出仁率则表现相对稳定。本试验利用密度—产量回归方程得到珍珠豆型吉花4号最高产量是4838.26kg/hm~2,相应密度为13.69万穴/hm~2;普通型吉花19最高产量是6247.59kg/hm~2,相应密度为16.15万穴/hm~2,较吉花4号高产且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江西省丘陵红壤常年种植"梅庄花生"技术落后问题,本试验研究丘陵红壤土质下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梅庄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135kg/hm2和种植密度40cm×20cm组合下,有利于果枝分化,结果枝所占比例最高,为85.6%,饱果率、百果重、出仁率等经济性状均较好,产量最高,达3909.8kg/hm2。  相似文献   

5.
花生具有地上开花,果针入土结荚的特点。荚果在发育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空气,才能满足荚果发育的要求。所以创造一个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条件,才能有利于荚果成实饱满。但目前在花生生产上一般是锄三遍地,到封垅后就不再锄了,认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花生荚果生长发育的适宜土壤紧实度,采用土柱栽培法,设置不同土壤容重处理,研究了不同土壤紧实度对花生荚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过高不利于花生整个生育期果针形成和入土、荚果膨大和干物质积累;容重过低虽相对有利于前期果针形成和入土、荚果膨大和干物质积累,但不利于中后期果针形成和入土,不利于小果的生长;土壤容重过高或过低均造成后期中大荚果数少、体积小和干物质积累少,且小果数量多。适宜的土壤容重(1.2~1.3g/cm~3)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有利于果针形成和入土、荚果膨大和干物质积累,后期中大荚果数多、体积大和干物质积累多,且小果数量少。  相似文献   

7.
于始花后的不同天数给植株叶片喷施营养液(N,P,K,Ca,B,M。等),并给植株中下部果针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10ppm6—BA和5ppmGA3),结果表明,营养液和生长调节剂同时使用,能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和吸引植株中光合产物向荚果中运输和积累,使单株荚果数增加,特别是高节位的荚果数增加;同时使饱果率、百果重提高,花生平均增产8.6%—20%。  相似文献   

8.
生长在易板结土壤上的花生饱果数据很低。用含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多效唑沸事液虽能增加单株荚果数,却由于土壤仍然板结而不能增加饱果率,单株泡果数只增加0.6个。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花生结荚期,用油菜素内酯处理果针,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能调配茎枝叶中的同化物向荚果中运输和积累,使结荚率和饱果率升高,从而能提高花生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从大批果针入土到荚果饱满成熟,是花生的结果成熟期。这个阶段大约经历两个月左右,晚熟大花生要长半月左右。这时以生殖生长为主,茎叶生长逐渐缓慢,荚果迅速形成和膨大。荚果的发育和形成,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等环境条件。根据花生的生育特点,创造适宜的条件,对提高结果率和饱果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茶黄素类对环氧合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ELISA)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来考察茶黄素类(TFs)及茶黄素(TF)和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3`-G)单体对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的影响,结果发现TFs对COX的两种异构酶(COX-1、COX-2)的影响均不显著,但TF和TF-3`-G单体对COX-2的抑制明显,对COX-1没有影响,证明上述单体具有特异性抑制COX-2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辐照对绿茶卫生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卫生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应用辐照技术,探索一套快速降解茶叶中农药残留、杀灭有害微生物,从而获得提高茶叶卫生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闷堆对黄茶滋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在鹿苑黄茶加工中分别进行 15min ,6h ,9h ,12h闷堆与不闷堆处理的比较 ,分析其主要滋味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 ,闷堆过程中 ,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加剧 ;氨基酸总量在闷堆前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闷堆 9h后茶多酚和氨基酸均有显著下降 ,并有少量茶黄素和茶红素产生 ;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相同条件下 ,闷堆时间是黄茶滋味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黄茶浓醇鲜爽滋味主要是闷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协调变化所致。黄茶闷堆时间以 6~ 8h为宜。  相似文献   

14.
采集云南怒江流域海拔784~1 508 m中8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小粒种咖啡品种Catimor CIFC 7963(F6)的咖啡豆进行千粒重、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咖啡因、总糖等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小粒种咖啡品质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咖啡豆千粒重和总糖含量分别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咖啡因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质、粗纤维、水浸出物、灰分与海拔高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适当深耕、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坐水播种等农业措施,均能提高盐碱地甜菜的保苗率,秋耕深度以40cm为好;纸筒育苗移栽或“切块”移栽均能达到抗耐盐目的,以4叶期或6叶期移栽为好。地膜覆盖较非盐碱地露地栽培块根产量平均增产112%。盐碱地坐水播种可提高幼苗耐盐能力,一般应灌水两次。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固定化纤维素酶酶解夏季绿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纤维素酶,对夏季绿茶进行酶解。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优化工艺:在1.0g茶叶中,以茶水比1︰20,加入1.0g固定化纤维素酶,55℃下恒温浸提50min。与传统高温水提法所得茶汤相比,以此工艺条件浸提所得茶汤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有所提高,酚氨比有所下降,连续提取7批次茶叶,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相对酶活力仍保持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夫红茶多年来一直沿用重萎凋、重发酵的传统工艺,因而其色素的种类和数量均大大低于CTC红茶,滋味不够浓强.有研究表明,采用冷冻萎凋能缩短萎凋和发酵时间,有利于改善红茶品质;但也有研究显示,冷冻萎凋过程中酶活性较低,限制了必要的物质转化,因而可能对红茶品质有负面影响.本项研究就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旨在探明利用冷冻萎凋改善红茶品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措施对大麻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大麻材料的THC含量,在不同的种植模式、播种时期、肥料、光照因素的影响下,低毒材料都<0.3%,高毒材料仍>0.3%.同种大麻材料的THC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减小有增加的趋势,但变幅值很小,为0.01~0.043;随播种时期的推迟,含量降低,正常播期范围内的变幅值为0.011~0.048,过晚播种的两个处理较正常播期的低出的值最高达0.505;施用复合肥后THC含量增加,但变幅很小,增加值仅为0.024~0.039;遮荫能明显降低大麻植株的THC含量.总之,栽培措施虽然对THC合量有一定影响,但其含量变化幅度皆不大(0.01~0.048),即最高变化值为0.048,参试的2个低毒品种依然保持其低毒性.3个材料的CBN含量在各种处理下均极低,甚至未检出,CBD含量在各种处理后变化不定,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出高茶黄素含量,同时滋味又相对醇和的高品质红茶,实验采用发酵和渥堆联用新技术来进行加工,发现在红茶制作过程中通过适度短时(2.5 h)发酵后,再在初干后通过汽蒸渥堆处理(20 h),红茶产品中茶黄素含量比传统提高25%以上,滋味也得到明显的醇化。  相似文献   

20.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的环保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连续5年的定点系统研究和较大面积的实施情况表明,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每年水果产量可增8%以上,化肥用量减少30%-50%,少施用农药30%左右,每m^3沼气池年沼气总产量达80m^3以上,可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适宜在南方山地果园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