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超  张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14-14115,14151
在介绍陕西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剖析了陕西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二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三是"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四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五是信息化观念落后;六是信息化建设人才匮乏。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推进陕西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开发及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四是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大力推广农村信息化应用;六是积极发展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69-170
河南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人口大省,落后的城镇化不仅制约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阻碍了中部崛起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国家政策等的约束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河南省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文章给出了提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措施和建议:一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一体化;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城镇主导产业。针对综合型城镇、旅游资源型城镇和自然资源型城镇采取不同的产业选择政策;三是合理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提高农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是创新财税、投融资及社会保障制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业生产存在许多不利条件,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市场仍存软肋。发展农村经济,一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要完善土地制度;四要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五要加快农村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4.
纳雍县"三农"问题的现状、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雍是内陆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1%,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和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农业综合效益低;六是农业投资环境差,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参与建设;七是由于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和受物价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加但实惠少;八是农民接受先进技术和适应市场能力较低.面对这一系列实际问题,必须依照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而又稳妥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近70%,而黄淮农区与工业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很大;在中部崛起战略部署下、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期,如何加快河南省农区经济的发展,更确切的说,如何加快黄淮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了河南省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立足当地发展实际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的十七大针对“三农”工作明确提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平原传统农区,农村人口占多数,农业所占比重大,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规模小,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收入水平偏低。根据这些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特点,要把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抓牢着力点,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扎实推进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2000,(4):4
据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一、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二、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三、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 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五、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七、强化农村土地承包、集体财务和农民负 担管理; 八、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 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从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77-11579
运用抽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利用2008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河南省部分地市进行调查发现,河南省欠发达农区土地流转具有流转规模小、流转形式单一、流转区委趋于经济核心区、流转年限短4大特点,其土地流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土地流转难从根本上展开;二是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心态较复杂,顾虑较多;三是土地流转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四是流转土地利用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基于土地流转的特点,为了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欠发达农区土地流转的建议:一是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带动集体土地流转;二是大力宣传和切实执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依法流转土地;三是建立农用地流转市场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完善农村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五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为有效开展土地流转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胡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35-5936,5997
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程度低,资源分散、分布不均、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介绍了信息化对农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一是物流系统计划决策以信息为依据;二是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提升以信息为基础;三是物流传输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5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基于农村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的5点对策: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化意识;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系统;三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四是促进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五是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气候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土地资源条件、水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阐述了阜平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介绍了阜平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成效:林果业优势明显,畜牧水产业潜力巨大,无公害蔬菜种植成效显著;传统农业稳重求特;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分析了阜平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观念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一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特色农业的认识;二要完善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要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突出规模发展;四要培育龙头企业,深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五要加强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六要培育流通主体,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伴随国家脱贫攻坚行动的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落后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以苍溪县黄猫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例,通过调研分析黄猫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条件以及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现状,阐明黄猫垭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优势和内容,探讨其建设过程中的脱贫策略,旨在为四川穷困地区的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况,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高质量发展和五大发展理念建立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江苏长期保...  相似文献   

13.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造了一个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探讨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8年各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且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同。其中水利、通信基础设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电力、医疗基础设施显著抑制农业高质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强水利、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电力、医疗基础设施的维修力度,同时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使其能更好地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加剧。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缓解水资源短缺约束,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农业教育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必然联系决定了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龙娟  詹慧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117-11118,11127
在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农业农村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态势,分析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指出青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要建立区域非均衡模式,重视生态保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步同化。  相似文献   

17.
洪名勇  钱龙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0):205-210
从公共财政支出视角来看,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落后的基础教育,制约了农民智力素质的提升;(2)落后的交通环境和市场交易环境袁使农村发展面临较高的成本;(3)水利设施严重不足,降低了民族地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从理论上来看,公共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通过两大途径发挥作用的:(1)通过社会支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农民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和能力,而且社会支出还通过再分配途径为那些收入特别低下的农民提升社会保障;(2)通过投资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利用我国1978-2009年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财政支出对农业增收有较大影响。因此,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安徽特色农业呈不断发展趋势:专业化和产业化不断增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科技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农业旅游等功能有所拓展。但是也存在优良品种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基层农技推广和农村实用人才难以满足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主产区生态环境保护不够,产业化有待推进,休闲、观光旅游功能拓展缓慢等问题。建议从五个方面推进安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优良品种开发与保护;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旅游。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the agricul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develope poor historical basi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institutional fa d ct eff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ssues such as ors, the backward of the agricultural fundamental infrastructure is always the major obstacle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hich prevents th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rom being fully developed, leading to the increase rate of the grain yield to grow slowly. The backward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erious aging of water facilities, insufficien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low leve of rural roads, lacking of research equipment, shortag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latcr dat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fundamental infrastructure and grain yield by using the gray connected model, differentiated primary rural fundamental infrastructure from the secondary one, and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20.
研究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特点,为各分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使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以县为基本单元,将桂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5个生态农业区.区划结果表明,中部和南部河谷丘陵区种植业产值比较高,特色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生态农业初具规模;而北部、西北部和东部山地丘陵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粮食作物的种植占主导地位,特色经济作物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