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家禽转基因技术的分类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英国Sang博士将外源基因导入公鸡,首次获得了蛋黄中含有珍贵的人类蛋白的母鸡犤1犦。由于家禽的繁殖周期短,产蛋量高,且转基因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转基因家禽是一种理想的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犤2犦。但由于母禽的生殖生理系统特殊,家禽为体内受精,受精后在卵子周围形成卵白、壳膜及蛋壳,同时受精卵发生快速分裂,受精蛋约20h后产出体外时,胚胎已发育到6000个细胞。因此,对家禽进行早期遗传操作十分困难,以致于在哺乳动物上已经成熟的转基因方法在家禽上却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使得转基因家禽的生产相对落后于哺乳动物。因此,家禽…  相似文献   

2.
禽类胚胎的发育过程不同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阶段后随种蛋产出体外,然后在蛋壳内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不利于直接观察胚胎的连续发育过程,也不利于对胚胎进行遗传操作。因此,一个有效的禽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将为禽类胚胎操作技术提供广阔的前景。1禽类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尝试将转基因鸡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物蛋白[1-3]。家禽的世代周期短,生产性能高,最适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有多家欧美公司宣布,它们研究出了鸡蛋中含有人体蛋白的转基因鸡的新方法。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鸡生“蛋”而生出药物是可行的。但是禽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有很多的不同点,胚胎与配子工程始终落后于其他动物[4]。禽类的卵子含有大量的卵黄,排卵后在母体输卵管内进行卵裂,经过24h排出体外时胚盘中含有6万个细胞,此后在完全独立的蛋壳中完成胚胎发育过程直到出生。由于禽类所特有的生殖特点:不易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受精时多精入卵;卵子重新回到母体输卵管内的技术或受精卵体外孵化技术难度大等,客观上制约了业已在哺乳动物中普及的转基因技术在禽类遗传操作上的广泛应用。自然状态下,禽类胚胎发育由单细胞形成个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体内的输卵管...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禽类载体构建与导入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导入是转基因禽类研究的两大关键技术。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在转基因家禽的血清和蛋清中,表达外源蛋白的含量已达到了5.6 mg/mL。以慢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转移技术,在家禽中实现了输卵管组织特异性表达(蛋清中含量为200μg/mL),而且克服了转基因在传代过程中表达的沉默现象。国外,种蛋赤道面开窗未注射组的孵化率达到了70.1%(为对照组的84.4%),而在国内,通过专利技术(2007100342530)实现了种蛋赤道面开窗,切块铰链式的开启与自动复原的开口与封口技术,开窗未注射组孵化率也达到了65%,制作效率达到了每人每小时30多个。本文综述了转基因禽类慢病毒表达载体及其导入家禽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作者的研究经验,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胚胎工程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工程或叫胚胎技术 ,是以胚胎移植为基础 ,以转基因动物为中心 ,通过人工操作胚胎 ,定向改变动物性状使之为人类造福的一系列生物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 :胚胎移植、体外胚胎生产 (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 )、胚胎冷冻、胚胎分割、动物克隆、胚胎性别鉴定、胚胎嵌合、显微受精和转基因动物技术等。1 目前可以在畜牧业上应用的技术胚胎移植、体外胚胎生产 (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胚胎冷冻 )、胚胎分割等胚胎工程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 ,牛和羊的胚胎移植技术在我省的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最大。要开展胚胎移植技术 ,还需要开…  相似文献   

5.
5嵌合体鸡的生产  嵌合体制作最早主要用于发育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目前,禽类嵌合体的制作中作供体细胞用的囊胚层细胞(BC)和原生殖细胞(PGCs)可以代替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用于体外遗传操作,已成为禽类转基因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BC和PGCs还可以在体外进行培养和冷冻保存。基本原理是经过遗传操作的BC细胞或PGCs细胞作供体,嵌合到受体胚胎中。如果是嵌合在生殖细胞,则该嵌合体性成熟后可产生一定比例经过遗传操作的配子。  有关鸡嵌合体方面的报道及鸡嵌合体制作方法、嵌合体的嵌合程度的判断以及怎样提高嵌…  相似文献   

6.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性目的基因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使其在体内整合和表达,获得表达外源基因动物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动物育种、基因功能研究、药用蛋白生产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其主要方法包括逆转录病毒感染法、显微注射法、体细胞核移植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精子介导法等。本文旨在对动物转基因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甄别各自的优缺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家禽的胚胎干细胞与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就家禽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研究背景,分离培养的影响因素。生物学特性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分离培养的影响因素及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并对家禽胚胎干细胞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通过转基因动物获得蜘蛛拖丝蛋白的方法,试验利用前期构建的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逆转录病毒载体侵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通过嵌合体法制备转基因小鼠,并用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嵌合体小鼠;目的基因2S-IRES-EGFP已整合入F0代及F1代嵌合体小鼠的鼠尾基因组中。说明利用逆转录病毒可成功获得表达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的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9.
动物胚胎生物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一。近 3 0年来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这些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胚胎生物技术主要涉及对动物配子及胚胎的操纵。包括超数排卵、胚胎移植、体外受精与显微受精、孤雌生殖、胚胎分割与嵌合、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等等 ,本文就这些技术的发展及在实验动物上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在实验动物、家畜上已非常成熟 ,实际应用中已程式化。体外受精与显微受精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是由M C Zhang等 (1 95 1 )发现动物精子获能现象开始的 ,第一例试管动物是 1…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动物是指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体外重组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生产的带有外源基因的动物(Tramgemc Anima1)。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上的外源结构基因称为转基因。在哺乳动物、鱼类方面转基因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突破,得到的转基因动物在生产实践中已展示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禽类由于其生殖生理的独特性,目前用显微注射存在着以下困难:1、不易获得大量的受精卵;2、受精时多精入卵的干扰使雄原核不易识别;3.卵子重新输入母体输卵管内的技术或受精卵体外孵化技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与绵山羊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20 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绵山羊育种中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图谱的研究, Q T L S 的定位、克隆和序列分析, Q T L S 的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技术,生物反应器,生长调控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胚胎工程技术: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胚胎克隆,胚胎干细胞系,异体受精等。  相似文献   

12.
单精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技术(ICSI)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将体外受精研究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结合起来,比以往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大大降低,使其无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还是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生理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小鼠精子及小鼠精子与GFP基因孵育后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ICSI,获得子代鼠。提取鼠尾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 blot进行整合检测。在发育至成年的11只小鼠中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到3只阳性(27.3%)。结果表明,利用ICSI技术可以高效地生产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精子载体转基因技术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在受精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从而使外源基因进入子代的基因组中。相对于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等方法而言,它的主要优点是利用精子的自然属性克服了人为机械操作给胚胎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转基因效率,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而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热点技术。现就精子结合外源基因的机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发展起来的精子细胞输精管内注射法、曲细精管徽注射法和睾丸直接注射法等精子载体转基因新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在畜牧生产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生产效益,除了采用合理的营养方法和良好的饲料管理等技术之外,人们已把目光投向了控制家畜的性别上。特别是乳牛和家禽的养殖场,人们期望得到更多的雌性后代。目前,哺乳动物特别是家畜的性别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即受精前的性别鉴定和胚胎鉴定,前者主要指分离X与Y精子,在受精时便决定了性别;后者是通过鉴定胚胎的性别,以影响出生的性别。在目前比较成熟的几项动物性别  相似文献   

15.
自Evans和Kaufman从延迟着床胚胎中分离出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简称ES细胞)以来 ,包括小鼠在内的各种动物ES细胞的分离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动物ES细胞在克隆动物、生产转基因动物、创建人类遗传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分化、细胞与细胞的相互关系以及用人类ES细胞定向分化制造用于人器官移植的组织器官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动物ES细胞的应用前景是建立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胚胎干细胞进行遗传操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动物ES细胞遗传操作技术的方法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  相似文献   

16.
尽管母畜胚胎死亡的原因已研究多年,并制订了预防措施,但出生前的胚胎损失仍然给畜牧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例如,牛卵受精率一般是85~98%,但到怀孕末期胚胎只存活55~60%。在母牛受精以后第15~18天有38%胚胎死亡;而在胎盘形成后这种损失只有5~8%。  相似文献   

17.
大鼠体外受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受精技术在多种哺乳动物已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应用。大鼠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体外受精及随后的胚胎培养一直比较困难,国内关于大鼠体外受精方面的研究更是少有报道。文章主要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精子获能、受精、受精卵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方面着手,对国外大鼠体外受精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家禽遗传性胚胎病黄庚明,辛朝安(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642)家禽遗传性胚胎病,是由遗传性因素决定的家禽胚胎发育异常。国内有人进行其他动物遗传性胚胎病的研究,但对家禽遗传性胚胎病的研究少有报道。而国外近年来,对鹌鹑、鸡、鸭等禽的遗传性胚胎病...  相似文献   

19.
鸡胚胎遗传操作的必需条件之一是体外培养出雏方法的建立.若对家禽的卵子进行操作则需要通过手术将卵子从母鸡的输卵管中取出经处理后再放回,操作费时费力且不易成功.  相似文献   

20.
牛胚胎移植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一项系列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在国外已从鲜胚移植发展到超低温冷冻保存胚胎、胚胎分割和试管牛犊等细胞工程技术,并将广泛应用于生产。我所从1979年起开展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目前已完成鲜胚移植、超低温冷冻保存胚胎和胚胎分割技术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