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提高食(药)用菌菇房的生产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蔬菜温室原理下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合理化设计方法。结合温室调控方法进行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适应性调节,根据蔬菜温室效应,分析食(药)用菌菇房的温度以及湿度等参数的最佳参量值,采用模糊约束控制方法实现对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温度、湿度控制,根据控制参数进行反馈调节,实现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合理化设计与控制。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控制的合理性较好,对食(药)用菌菇房的温度、湿度精准控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的野生食(药)用菌资源丰富,在分类学上有2个纲、11个目、35个科、96个属、约882种,占世界资源种类的40.7%,中国资源种类的90.1%。故云南被誉为"食(药)用菌王国"。食用菌含有多种功效成分,如多糖类、多肽氨基酸类、核苷类、三萜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了解及合理开发云南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调查了云南省野生食(药)用菌主要贸易品种,通过对这几类野生食(药)用菌的生物学特征、药用价值进行概述,综述了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在食用、药用等方面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贸易风险是影响食用菌进出口的主要因素。通过格雷厄姆评价法(likelihood,exposure,criticality,LEC)评测食用菌进出口贸易风险,并与风险影响度评分标准进行对照,获取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防范措施。利用专家评估法对实施前后食用菌进出口贸易风险的法律防范效果进行度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从法律层面解决食用菌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风险,能够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食(药)用菌多糖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详细分析了食(药)用菌多糖专利的数量、类型和分类布局,在对食(药)用菌多糖专利知识产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食(药)用菌多糖的功效和应用领域.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才能让食(药)用菌多糖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食(药)用菌具有广泛的抑菌活性,可为日益突出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过综述多种食(药)用菌主要活性物质多糖、黄酮、酚类、萜类以及培养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期为食(药)用菌源抑菌活性物质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药)用菌具有降血糖、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攀升,对于其降血糖活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国内外对虫草、姬松茸、桦褐孔菌、灵芝、灰树花、黑木耳、猴头菌等一系列食(药)用菌的降血糖功效及机理作用研究,以期为食(药)用菌在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4 20世纪末食药用蕈菌产业快速扩张人们已经注意到,营养均衡的食物和在友好环境下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帮助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早在2000年前,中国宫廷及普通百姓就有利用蕈菌作为饮食疗法来维持、改善健康状况或治疗疾病~([58])。蕈菌利用的金字塔形食物模型(图14)完全符合中国的一句老话:"药食同源",食药用蕈菌特别被认为具有营养、滋补和药用价值,可作为营养品或膳食补充剂(DS)~([59,10])。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食(药)用菌来源的多糖类降血糖活性物质的种类和作用机理,比较了降血糖活性成分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作用.食(药)用菌多糖类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降低率多在20%~65%之间;这些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升高胰岛素的含量,也可通过调节与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而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还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降低血糖.笔者认为深入研究降血糖活性物质的结构以及构效关系,将有助于食(药)用菌降血糖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并为促进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食(药)用菌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食(药)用菌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机制。食(药)用菌多糖主要有杂多糖、甘露聚糖、葡聚糖、糖蛋白和多糖肽,具有活性的食(药)用菌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是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各层次上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LAK细胞和红细胞,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增强其细胞活性,促使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外很多国家开始对我国食用菌出口产品质量提出多种贸易措施的背景下,对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做出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发展出路进行重点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食用菌出口过程中因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企业经济损失严重,为解决该问题,从法律层面上研究了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首先分析了我国形成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在原因,即缺乏认证意识、产业标准低、经营方式落后,其次分析了贸易壁垒形成的外在原因,即新贸易保护主义、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食用菌安全标准提高。其三研究了我国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最后根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韩两国食用菌生产和贸易竞争关系,利用联合国商品与贸易统计数据,从两国食用菌贸易总量、食用菌种类、运输方式和进出口贸易国家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一些方法,为提升我国食用菌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食用菌国际贸易程度的不断加大,食用菌企业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其中潜在着合同风险问题。通过分析食用菌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合同风险,提出了法律防范措施,以促进我国食用菌国际贸易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了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发现近年来在占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出口份额排在前十位的国家中,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分析了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进出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在逐渐提高,大部分伙伴国处于对于我国食用菌产品贸易净进口的地位;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出口的食用菌种类通常为干制食用菌、块菌与干木耳等;我国与"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贸易总额很高,且呈上升趋势。通过HM指数对我国和沿线国家间相互贸易依赖程度进行计算,发现近年来,前十位贸易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我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逐渐升高,表明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的贸易逐渐加强。分析了我国在食用菌贸易方的劣势,针对质量问题与政策支持问题给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食用菌产品专业术语翻译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翻译的准确性、国际贸易的语场和文化差异.提出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遵守国际贸易中的"专业术语",注重翻译准确性和专业性的翻译策略,消除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中的语言障碍,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志刚  何勇亭 《中国食用菌》2020,(1):147-148,157
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与食用菌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食用菌企业合理规划对外投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对食用菌出口贸易存在着促进作用,即食用菌对外投资额(KCR)每升高1%,食用菌出口贸易便升高0.263%,说明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了当地消费者对食用菌的需求量,并带动了当地企业对国内食用菌原材料的需求量。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对食用菌进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即KCR每升高1%,食用菌进口额便随之升高0.773%,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食用菌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食用菌安全性的需求,这促使我国从国外进口食用菌。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产业作为绿色低碳和生态高效产业的代表,为系统了解食用菌产业的贸易特征,通过利用2000年~2014年度中国食用菌产业数据,对食用菌出口总量和创汇值、主产省区、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等展开时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出口总体形势作出预测。结果表明,近10年间食用菌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其中中部、东部省区出口规模增长,表现稳健;中国食用菌出口品种较多,输出地分布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地区,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出口产品为蘑菇罐头和干香菇,重点出口品种需进一步优化;根据预测,2030年时,中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将分别达到82.56万t和48.8亿美元,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食用菌出口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虽然中国食用菌产能已居世界前列,但食用菌的出口贸易却很低,"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的产品创新、我国食用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