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是武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耕地145.88万亩,辖38个乡镇,448个村,37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97万,农户19.45万户,是一个典型的畜牧业大区。目前,凉州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秸秆养牛示范区、牛羊产业大县和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凉州区紧紧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  相似文献   

2.
<正>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是武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耕地145.88万亩,辖38个乡镇,448个村,37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97万,农户19.45万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县)。2013年凉州区实现畜牧业增加值达22.1亿元,农民牧业人均纯收入达3068元,其中:肉牛产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3.
对武威市凉州区黄牛改良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总面积5081km^2,全区辖48个乡镇,448个村,总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80万,农户18.4万户。有耕地9.78万hm^2,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养牛业做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狠抓黄牛改良。促进了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截止2003年底,全区牛存栏达26万头,出栏达7万头。  相似文献   

4.
为抢抓甘肃国际陆港建设机遇,加快出口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和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武威市凉州区在甘肃国际陆港产业园现代新型农业示范区内的黄羊镇、吴家井乡、长城乡和肉牛、肉羊、瘦肉型猪等优势畜产品生产区域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率先推行《武威市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试行)》,加快凉州区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5.
蔡周山 《中国家禽》2004,26(11):25-25
武威市凉州区是甘肃省的农业大县(区),也是甘肃省的商品畜牧业基地之一。2003年底全区存栏鸡580万只,农民散养鸡464万只,占鸡存栏数的80%。该区自1998年来大力推广专业育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全区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是全省肉羊产业强县,羊饲养量稳居全省前3位。近年来,凉州区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猪禽菜果菌薯药草“10+N”特色产业,武威普康国家级种羊核心育种基地,青瑞源省级种羊场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落地建设,初步构建起了肉羊产业体系,肉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7.
《甘肃畜牧兽医》2013,(12):56-58
凉州驴是甘肃河西地区普遍分布的小型驴种,因古城凉州而得名,1982年,被确定为甘肃优良地方品种,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凉州驴为甘肃最古老的原始品种,中心产区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市凉州区,分布在酒泉、张掖地区,其中以武威市凉州区分布数量多,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李亚  张晓琴  满多清 《草业科学》2006,23(11):11-14
武威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8亿元/年,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0.01亿元)的3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草地和林地分别占71.53%和21.48%,耕地和水域只占6.93%和0.06%,草地和林地是武威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就地区排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天祝>民勤>古浪>凉州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对价值为:天祝>古浪>民勤>凉州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猪细小病毒病在武威市凉州区规模化猪场中的流行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随机选择的60个规模化养殖场的782份猪血清进行PPV抗体检测.猪细小病毒在非免疫仔猪、母猪、公猪群体中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7.7%、47.2%、39.6%;母猪、公猪群体中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92%.本次调查,证实武威市凉州区规模化养殖场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较为严重,特别是母猪和公猪的带毒较为严重.建议养殖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制定合理的净化方案,建立免疫抗体较高的健康免疫猪群,此次调查,为武威市凉州地区猪病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猪细小病毒病在武威市凉州区规模化猪场中的流行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随机选择的60个规模化养殖场的782份猪血清进行PPV抗体检测.猪细小病毒在非免疫仔猪、母猪、公猪群体中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7.7%、47.2%、39.6%;母猪、公猪群体中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92%.本次调查,证实武威市凉州区规模化养殖场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较为严重,特别是母猪和公猪的带毒较为严重.建议养殖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制定合理的净化方案,建立免疫抗体较高的健康免疫猪群,此次调查,为武威市凉州地区猪病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结合武威市凉州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需要,强化监管措施,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创新管理制度,有效地提升了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能力,促进了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1基本情况凉州区是甘肃省畜牧业养殖大区,2013年,全区实现畜牧业增加值22亿元,占到农业增加值的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凉州区是甘肃的养牛大区,成年奶肉母牛存栏约10万头,后备母牛约5万头。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种子母牛的不断增加,发现一部分母牛由于产后子宫恶露滞留,排放不净,残留在子宫内,造成产后子宫炎症,影响母牛成活率和产后发情  相似文献   

13.
<正>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位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间地带,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全区辖19镇18乡、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行政村443个,村民小组3 781个,农户18.6万户,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土地总面积5081km2,其中:耕地面积9.72万hm2,草原面积9.23万hm2。凉州区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瘦肉型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被甘肃省评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5,(11):136-138
<正>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威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某村一农户饲养的羊只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天然孔出血。初步诊断,怀疑为炭疽,随即采取病料(一只耳朵)报送凉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5.
<正>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兰州市、南靠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西通金昌市。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0万hm2。武威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为3 854m,形成明显的三个地理带:南部祁连山区高寒阴湿;中部绿洲灌溉区属温带干旱区,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102~2 000 mm;北部干旱区干旱缺水,年降水量52~185mm。全市光热资源丰富,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武威市凉州区规模化养猪场的污染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粪污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武威祥泰牧业种羊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0万经营范围:种用肉羊繁育与推广、饲草种植加工与销售、商品肉羊育肥与销售。进展程度:以饲草种植加工销售为依托,肉用种羊繁育推广为龙头,有机肥料加工销售为链条,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养殖产业园。联系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五和乡五和村联系电话:15193559159 18993546159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全面地介绍了武威市凉州区獭兔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獭兔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位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间地带,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全区辖19镇18乡、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443个行政村,3 781个村民小组,18.6万农户,总人口103万,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土地总面积5 081km2,其中:耕地面积97 247 hm2,草原面积92 273 hm2。凉州区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猪调  相似文献   

20.
养牛是武威市凉州区养殖业的传统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走访和实地观测公司及农户的肉牛养殖。结果显示:农户肉牛养殖占比66.67%,养殖带头人在当地肉牛养殖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养殖数量保持5~30头,是农户应用自养技术养殖的有效数量;多种肉牛养殖模式并存适宜当地经济条件。凉州区肉牛养殖趋向标准化和系统化;缩短养殖场粪污处理过程是改善肉牛养殖环境急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