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于绿色生态方面的需求越发重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微景观项目层出不穷且发展前景异常广阔。基于此,创新探讨食用菌微景观的研发与运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食用菌微景观设计及研发等诸多方面综合水平,形成更加新颖的空间设计与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2.
美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局及相关行业网站发布的产业数据、新闻报道和研究报告,对美国食用菌产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梳理。结果发现,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美国食用菌产量和产值逐年提高,但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食用菌生产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在政府组织和行业自发的行业组织和协调下,美国食用菌行业竞争有序,食用菌价格稳定,食用菌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美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强国,研究美国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变化趋势,了解食用菌产业组织的活动和经验,有助于引导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它们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基质中获得所有的营养需求。食用菌栽培以木质纤维素为基质,它们是农林产业副产品。这些木质纤维素材料与真菌结合后就在生物世界创造一些特殊的东西。因为食用菌的细胞壁含有几丁质而不是纤维素,所以它们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最近对一个4.4亿年前的蘑菇化石研究结果表明,蘑菇可能是生活在陆地上最古老的生物。食用菌生物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学科,它涉及蘑菇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应用食用菌生物学主要是两个领域的研究:一个是关于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科学,另一个是关于食用菌产品的食用菌生物技术。因此,食用菌科学和食用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食用菌产业的两条腿。应用食用菌生物学的目标就是解决当今世界以及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未来世界将持续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食物和健康,它们紧密相关,并且我们正在试图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露晶  张昕茹  王鑫 《中国食用菌》2021,(4):104-107,112
食用菌属药食同源类,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保健功能.全麦粉包有胚乳、胚芽与麸皮,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食用菌以发酵液形式参与全麦面包的加工,生产出一种新型、营养、风味独特、口感新鲜,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用菌全麦面包.通过对食用菌、食用菌发酵液及全麦面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用菌发酵液全麦面包的深入研究与开...  相似文献   

5.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必须时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的侵袭,找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基本类型,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治,这是确保食用菌高产优质的关键。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普及栽培技术、选育优质抗病品种、开展无公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我国食用菌产品标准的现状,并结合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了食用菌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呼吁制标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并尽快制定食用菌提取物标准,健全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提升食用菌提取物及其深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用菌产业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是中国农业经济中创新活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目前,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新阶段,笔者对传统食用菌产业和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实现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进行思考,描述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助力寻找中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潇化 《中国食用菌》2020,(2):137-138,141
作为食用菌大省的云南省要发展农村食用菌电子商务,应对本省的农村食用菌电商政策进行了大力支持,这给当前处在缓慢发展期的农村食用菌电子商务体系注入了推动力量。对目前农村食用菌电子商务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目前农村食用菌电商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早期人们将木质纤维素材料进行转化的努力,同时也将其确定为纤维素生物量,包括: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纤维素(cellulose)和木质素(lignin),作为原材料来生产食、药用菌。这些领域涵盖了食用菌生活史的研究以及遗传、育种的应用,所有研究均试图改善菌种质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木质纤维素。近十年来,科学家也致力于探索发展新学科-“蕈菌生物学”(Mushroom biology)取代“蕈菌学”(Mulshroomology)、“蕈菌产品”(Mushroom products)区别于“蕈菌生产”(Mushroom production);“保健品”(Nutraceuticals)区别于“滋补品”(Nutriceuticals)。食用菌科学研究推动发展了食用菌产业及其相关的食用菌栽培和生产,因此,食用菌生物技术产生出食用菌产品及其相关的食用菌衍生(物)产品(mushroom derivatives)(食用菌滋补品/食品补充剂)。这就是现代食用菌基础工业的两个分支。通过对21世纪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预测,回顾世界食用菌及其产品的市场产值状况,得出结论:“非绿色革命”(nongreen revolution)。“非绿色革命”已经并将继续保持对全球长期San食营养、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和经济及社会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强调的是,优质、讲信誉的食用菌产品及其衍生产品,是获得公众长期信赖的重要保证并奠定世界食用菌市场持续繁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长春130062)开发食用菌新品种是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础。目前以自然选育、理化诱变和杂交育种等常规手段为主体的食用菌育种研究中,正在逐步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旨在促进现有食用菌品种...  相似文献   

11.
对盆栽食用菌景观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介绍了盆栽食用菌景观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从室内空间的划分、空间的连接和空间封闭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讨论了食用菌景观的室内空间设计。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食用菌的选择栽培条件为基础,对盆栽食用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全面的探讨。通过搭配不同颜色的食用菌,可以使盆栽食用菌与整体空间保持协调,营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氛围,使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具有独特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盆栽食用菌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食用菌盆栽促进空间协调,营造出整体典雅的格调。通过分析盆栽食用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增加园区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在景观元素的组成上,不仅包括视觉效果,还包括不同感官的体验,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14.
顿文昊 《中国食用菌》2020,(2):221-222,225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具备较高借鉴价值,基于食用菌文化主题的景观工程大量涌现。通过分析食用菌文化及其景观价值,并基于景观设计中食用菌文化主题的运用路径,深入探讨地下照明工程景观设计中的食用菌文化主题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郝怡 《中国食用菌》2020,(3):213-215
对食用菌农业景观采用了现代设计手法,进行了食用菌主题下农业景观空间尺度设计、声景观设计和地面铺装的设计,提出了利用食用菌组合图案进行农业景观设计的方法。对现代农业景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促进了食用菌主题休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食用菌创意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在食用菌创意景观打造过程中融入艺术技巧和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食用菌旅游观光资源,创造更多农业生产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洋 《中国食用菌》2020,(3):210-212
针对食用菌的休闲农业景观开展设计。介绍了休闲农业景观的地形地貌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地面铺装设计。对食用菌休闲农业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促进了食用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正  邢路生 《中国食用菌》2020,(2):234-236,239
从食用菌景观的设计、食用菌景观色彩、地形地貌、水景设计、生态设计等方面,从设计学的角度讨论了展园的设计方法。将食用菌景观与展园其它景观融入主题文化开展设计,体现了食用菌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独特园林景观和特色文化,展现了城市的形象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李纳  杨扬 《中国食用菌》2020,(2):167-168,171
介绍了盆栽食用菌景观色彩设计的原则,讨论了色彩中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3要素设计和色彩的调和;探讨了食用菌景观造景中的形式美学艺术,为食用菌景观在现代景观和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张瑞卓  李洪玮 《中国食用菌》2021,(2):134-136,140
回归现实生活、构建人文审美体系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对食用菌文化元素进行合理改造、运用,使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呈现独特的艺术气息。通过分析食用菌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背景与价值,提出提取造型、创造生态场景和营造审美意境等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