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都匀毛尖茶六大产区的茶小绿叶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在5月发生,8月到峰值,10月再有一个小高峰;海拔在1300以上的地区茶小绿叶蝉数量少;茶园周围是林地较田地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较多;茶园管理好较管理差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较少,调查分析发现,茶小绿叶蝉对都匀毛尖茶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范围,分析了国内外茶产品研发的新趋势,提出茶马古道旅游区域的茶产品开发措施如下:茶多酚及其周边产品;茶酒;茶粉;茶籽提取物。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水杨酸对茶树光合性能、抗氧化特性及茶氨酸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以乌龙茶品种铁观音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对茶树进行叶面喷施水杨酸处理,对经水杨酸处理后茶苗的茶树光合性能、抗氧化特性、茶氨酸含量以及茶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喷施外源水杨酸处理后,茶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升高(P <0.05);茶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其中,3.0 mmol/L水杨酸能显著提高POD活性(P <0.05);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茶苗的茶氨酸代谢对水杨酸具有浓度效应;喷施适宜浓度外源水杨酸后,可提高茶苗茶氨酸的合成,从而提高茶苗茶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同种植海拔高度及采制时期对黄山"松谷"毛峰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和硒含量的影响;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对黄山"松谷"毛峰茶中相应功能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从种植海拔高度看,茶样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值及硒含量随种植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咖啡碱,高海拔茶样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平地地区茶样,而不同海拔高度的茶样中茶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从采制时期看,茶样中茶多酚含量为5月最高,4月次之,6月最低;游离氨基酸含量4月最高,5月次之,6月最低;茶样酚氨比值6月最高,5月次之,4月最低;咖啡碱含量4月和5月基本相同,均高于6月;氨碱比值4月最高,5月次之,6月最低;茶多糖含量6月最高,5月次之,4月最低;硒含量4月最高,5月和6月基本一致。此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海拔高度及采制时期对黄山毛峰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和硒含量有交互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24种连蕊茶在夏季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的耐旱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9月,华东地区发生的极端高温干旱给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田间旱害调查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采用叶片耐旱指数和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国际山茶物种园连蕊茶组(Sect.Theopsis)的24个种进行了耐旱潜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连蕊茶的耐旱潜力可分为强、较强、中等及弱4类,其中第一类耐旱潜力强,包括小卵叶连蕊茶、七瓣连蕊茶、长尖连蕊茶、贵州连蕊茶、大萼连蕊茶;第二类耐旱潜力较强,包括细萼连蕊茶、微花连蕊茶、黄杨叶连蕊茶、尖连蕊茶、岳麓连蕊茶、小长尾连蕊茶、钟萼连蕊茶、蒙自连蕊茶、川鄂连蕊茶、长管连蕊茶、大花尖连蕊茶;第三类耐旱潜力中等,包括荔波连蕊茶、披针萼连蕊茶、细叶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柃叶连蕊茶、细尖连蕊茶;第四类为耐旱潜力弱,包括毛花连蕊茶、川滇连蕊茶。  相似文献   

6.
巩志 《福建茶叶》2004,(4):44-45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明·许然明<茶疏>)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给茶下定义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赵估<大观茶论>赞武夷茶曰:"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品.  相似文献   

7.
贵州作为产茶大省,有其独特的茶史文化和茶俗,但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以至于茶史文化传播不足。再者,加上文字记载少,更是难以提取和推广。为便于了解贵州茶史文化和茶食茶俗,文章从气候和茶树生长条件方面简述了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从汉魏六朝至近代论述了贵州茶史文化发展史;从各民族的茶中,如干劲汤、罐罐茶、擂面茶、姑菁茶、打油茶以及坡柳"娘娘茶"等概述了贵州民族代表性茶食俗。  相似文献   

8.
《大观茶论》这部由宋徽宗赵佶所撰写的茶典籍,反映了宋朝时期人们讲究茶道、乐于享受茶文化的精神面貌。本文首先以《大观茶论》为例对翻译学视角下我国古代茶典籍的主要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古代茶典籍翻译的必然原则展开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古代茶典籍的英译方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当前茶典籍翻译体系的完善。翻译学视角下我国古代茶典籍的主要特点在于语言语法结构的不完整性;语言表达的粗线条性;审美意象的特殊性。古代茶典籍翻译的几个必然原则是要把握住古代茶典籍的核心内涵;把握住古代茶典籍的知识脉络;把握住跨文化交际的节奏。古代茶典籍的英译方法建议可以尝试标准作业化翻译策略、互文性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清香型乌龙茶干燥工序(冻干茶),与冷冻茶和烘干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冻干茶的芳樟醇、香橙烯、β-石竹烯、异戊酸苯乙酯、β-杜松烯、橙花叔醇、法呢醇含量高于冷冻茶和烘干茶;真空冷冻干燥可有效地保护乌龙茶的“色”、“香”、“味”,表现为香气馥郁清高、花香显、汤有香、味醇厚;与冷冻茶和烘干茶比较,具有综合品质优、贮藏期长、运输及销售方便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饮茶歌诀     
咸茶清口温饱,淡茶提神养人,糖茶和胃暖肚.姜茶清肠治痢;饭后茶助消化,酒后茶能解醉,高温茶要伤人,隔夜茶伤脾胃,晚上茶致不眠,午间茶助精神;茶能补正祛邪,老人尤宜饮用。转自《湖南政协报》8了.7。[,饮茶歌诀@邓兴羡~~  相似文献   

11.
蔡襄作为北宋时代的诗人、书法家和茶人,他对茶的贡献极大,撰述了点茶著作《茶录》,为点茶法奠定了基础。此外,蔡襄的茶道和精神美学特征从涉茶诗歌和涉茶书法中也有所体现。本文解释了"茶事美学"的概念;论述了蔡襄《茶录》中呈现的茶事美学特色;浅论了蔡襄茶诗词的制茶之事和思人情怀,以及其书帖中严谨、磅礴和灵动等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眉茶是我国主要出口茶类,年外销量约150万担。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殷切,价格亦较坚挺。出口眉茶主产于浙、皖、赣,现在,四川、湖南等省也有所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茶厂,眉茶生产发展更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了配合外销眉茶生产的需要,拟在1988年12月13~23日举办“外销眉茶加工技术培训班”。学习内容: 1.眉茶精制技木; 2.眉茶(长炒青)初制技木; 3.眉茶拼配实习; 4.眉茶初、精制茶机性能与组  相似文献   

13.
咏茶     
洛卜 ﹄介︵一︶茶、茶、茶, ︸伙 发源我中华。‘: ‘ 滋润人心间,几 福及各国家。 ︵二丫茶、茶、茶, 荒山能绿化。︸ 生态得平衡,· 利益实堪夸。咏茶@王海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有着漫长饮茶史的国家。据文献记载,早在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已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而以茶祛病健身。被后人奉为“茶神”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正因此,数千年未,中华民族便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茶的采、制、煮、饮等相当完备的知识,出现了诸如唐·陆羽的《茶经》、宋·蔡襄的《茶录》、明·许次纤的《茶(?)》等权威性茶著,以及著名文人如晋·左思、张孟阳,唐·释皎然、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卢仝,宋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秦观、陆游等  相似文献   

15.
《茶叶》1989,(4)
《茶叶机械》是机械电子部全国茶机科技情报网主办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导:我国茶叶加工业发展的设想和措施;国内外茶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机械制茶的经验,茶机改革;国内外茶机(叶)的市场信息和科技动态。本刊适于从事茶机(叶)生产、科  相似文献   

16.
论花茶湿窨中茶坯吸香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伟丽 《茶叶科学》2001,21(2):81-84
本文对花茶湿窨中茶坯吸香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多年研究 ,结果表明 :高含水量茶坯中的水分和水浸出物是吸香的载体 ;茶坯的吸香能力和保香效果随其含水量增加而增强 ;茶坯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有关 ,而茶坯的比表面积和吸附量与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茶坯的吸香效果与堆温和配花量呈显著正相关 ;吸附和解吸平衡与不同茶坯有关。这些变化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关于小产区茶已成为一个话题。研究小产区茶的内涵、核心价值和关键要素,对探讨小产区茶的市场机遇、发展战略、路径选择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对小产区茶的思考。首先,介绍我这几年一直在研究推广的一个理论:茶产品二元分类理论。为什么要讲这个分类理论?因为,"小产区茶"属于二元分类里面"地缘茶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个分类可以更好地看清小产区茶;第二点是关于小产区茶的内涵;第三点是小产区茶的核心价值;最后是关  相似文献   

18.
当前茶产品不断向商业化迈进,茶产品的包装也逐渐变得多样化。本文主要研究茶产品包装设计的形式美,首先阐述中国茶产品包装中的审美形态,即含蓄美、意境美、至简美和至奢美;其后通过上述审美形态,引申出当前茶产品包装中的不良现象,即色彩浮华、色彩固定、产品不统一以及缺失底蕴;最后提出影响茶产品包装设计审美的四个因素,并从中发现塑造形式美的方法。意在帮助大量茶产品包装设计者完善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将我国传统文化通过茶产品推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9.
采用9个中叶类型、无性繁殖系的乌龙茶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9龄期各茶季及各年鲜叶产量的基本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年鲜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为67.17%—83.06%,遗传变异系数为26.97%—40.47%,存在比较大选择潜力。各茶季鲜叶产量广义遗传力的相对估计值(高低位次)是春茶>夏茶>暑茶>秋茶,遗传变异系数大小顺序是秋茶、暑茶>夏茶>春茶。各茶季产量间、各茶季与年产量间的遗传相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茶季产量对年产量的直接效应是春茶>暑茶>夏茶>秋茶。研究提出,在乌龙茶品种产量性状选择中,应对5—7龄期春茶产量进行重点选择。  相似文献   

20.
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1份树龄约100年以上的贵州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其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81份资源分为茶组植物4种2变种,9份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主要分布于温湿度较高的贵州西南部;9份秃房茶(C.gymnogya)主要分布在气候条件相似的贵州西北部;1份厚轴茶(C.crassicolumna)位于金沙马路;3份阿萨姆茶(C.assamica)分布在温湿度较高的广西贵州交界处;59份茶(C.sinensis)主要分布于贵州中西部,境内分布广泛。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气候要素影响了81份资源的分布,如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对秃房茶分布影响较大。秃房茶、厚轴茶及大厂茶乔木型、植株高大,叶大、革质或薄革质;阿萨姆茶小乔木型,叶大、无革质;59份茶以中叶种为主,品种多,形态多样,叶面积与年极端最高气温相关系数r为0.28(P<0.05)。贵州可能存在野生茶树资源秃房茶、大厂茶和茶的分布中心,气候要素影响了其分布、演化及部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