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塔里木裂腹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人铭  马燕武  吐尔逊  郭焱 《水利渔业》2007,27(2):27-28,38
2005年4月,首次利用阿克苏河自然成熟的塔里木裂腹鱼,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试验。初步观测,塔里木裂腹鱼成熟卵微粘性,卵径1.7~1.8 mm。在水温14~19℃,多数受精卵经101 h 55 m in后孵化出苗。初孵仔鱼全长7~8 mm,体节41~44对。6 d后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可平游,并开口摄食。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和肠(前肠、中肠、后肠和直肠)。口咽腔内具有发达的咽齿。无胃,肠与食道紧接,前肠膨大。消化道由腔面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但口咽腔只有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未发现有浆膜层。消化道4层中,黏膜层差异最大:口咽腔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其间分布有味蕾和大量黏液细胞;食道粗而短,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黏膜褶两侧分布大量黏液细胞,且固有膜血管丰富;肠道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间分布有杯状细胞,其数量由前向后逐渐增加,而黏膜褶高度逐渐降低。消化腺由肝脏和胰脏组成,肝脏的肝小叶不明显,但明显可见肝血窦及中央静脉分布,肝门管区不典型。胰脏仅在肠系膜中出现,而未在其他组织中发现,胰小叶间中央静脉明显,中央静脉中可见大量椭圆形有核的红细胞。本研究对塔里木裂腹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其食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丰富塔里木裂腹鱼的生物学研究内容,可为其食性分析及饵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裂腹鱼资源与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2003~2006年在新疆塔里木河水系调查了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 Günther)的分布和资源现状。结果表明:塔里木裂腹鱼在流域内各主要河流均有分布;分布范围较广,但分布区域缩小;栖息环境条件恶劣,水温低,饵料少;主要种群分布在海拔1000~3300 m区域;个体低龄化,种群数量占土著鱼类的比例小。水利工程、过度捕捞、引入外来物种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已对该鱼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4.
研究昆明裂腹鱼繁殖生物学周年变化,为开展昆明裂腹鱼人工繁殖、养殖以及对自然水域鱼类资源的增殖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2014年7月-2015年5月,每月定期采集雌、雄昆明裂腹鱼各10尾。样品鱼为2008年子一代,均为6龄。雌鱼体长26~48 cm,体重380~1 600 g;雄鱼体长29~46 cm,体重425~1 250 g。结果显示:昆明裂腹鱼成熟系数雌鱼为(7.07±0.04)%,雄鱼为(3.72±0.01)%;属一次性产卵类型,繁殖期为2-4月,盛期为3-4月;Ⅳ期卵巢卵径1.6~1.8 mm占35%。绝对繁殖力为(9263±5241)粒,与体长呈曲线相关(F=2E-11L7.427,R2=0.912),与体重呈线性相关(F=0.017W-10.19,R2=0.958);相对繁殖力为(9.5±3.9)粒/g,与体长、体重均呈曲线正相关(Fw=0.05e0.156L、R2=0.846,Fw=14.37ln W-90.57、R2=0.871)。  相似文献   

5.
云南裂腹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2004年连续4年现场调查,采样解剖研究。云南裂腹鱼首次性成熟年龄为雌鱼3龄、雄鱼2龄;繁殖期为每年的2月中旬至4月下旬,产卵盛期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农历春分至清明时节)。怀卵量少,个体绝对怀卵量1 656~33 855粒,平均10 980粒;相对怀卵量15.53~48.2粒/g,平均24.23粒/g。雌雄性比为1∶5。  相似文献   

6.
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和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biddulph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通过序列测定得到624bp的基因片段,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A、T、G、C碱基中G含量最低,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它鱼类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2个种间共检测到38处核苷酸替换,其中35处碱基转换,3处碱基颠换,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密码子第3位点上的同义替换。在编码的208个氨基酸中,仅发生2处氨基酸替代,替代率为0.96%。采用Kimura-2法计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6,以鲤作外群构建NJ系统树,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新疆裸重唇鱼、斑重唇鱼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
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和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biddulph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通过序列测定得到624bp的基因片段,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A、T、G、C碱基中G含量最低,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它鱼类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2个种间共检测到38处核苷酸替换,其中35处碱基转换,3处碱基颠换,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密码子第3位点上的同义替换。在编码的208个氨基酸中,仅发生2处氨基酸替代,替代率为0.96%。采用Kimura-2法计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6,以鲤作外群构建NJ系统树,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新疆裸重唇鱼、斑重唇鱼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裂腹鱼的生物学及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腹鱼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营养好。价格高,加之多年的酷渔滥捕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资源日趋衰退。综述了雅鱼的分类分布、生物学特性。讨论了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其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AFLP技术对喀拉喀什河、塔什库尔干河、阿克苏河多浪渠首、木扎提河4个群体共80尾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 Günther)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得到21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1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6.51%。4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16 9-0.544 3,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13 9-0.376 2,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78 1-0.250 2。塔什库尔干河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它三个群体。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总遗传变异85.17%来自群体内差异,而14.83%来自群体间差异,表明塔里木裂腹鱼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但群体间已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用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系统进化树显示,多浪渠首群体和木扎提河群体首先聚类,然后依次与塔什库尔干河群体、喀拉喀什河群体聚类,这一方面与地理位置有关,另一方面与河流的自然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云南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从弥苴河中捕获的性成熟野生亲鱼进行挤卵干法授精 ,受精率 50 %。将受精卵分别在室内静水 (水温 1 1 0~ 1 8 5℃ )和室外流水 (水温 1 2 5~ 1 4 8℃ )条件下孵化 ,孵化 1 99h ,室内的受精卵开始出膜 ,而室外的受精卵大量出膜 ,室内孵化率为 71 1 % ,室外为 79 2 %。用轮虫等作为开口饵料培育鱼苗 ,饲养 40天 ,鱼全长达 2 3 5mm。  相似文献   

11.
叶尔特斯河野生北极茴鱼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30日~9月3日,对生活在阿勒泰市富蕴县可可托海镇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叶尔特斯河里的野生北极茴鱼进行了野外采样和资源调查,采样距离5 km,采集样本36尾.逐尾进行全长、体长、体重等测量及性腺发育、食性、鱼鳞年龄等观察,并做记录.生物学研究表明:渔获物中1+龄鱼平均体长11.07 cm,平均体重17.67 g;2+龄鱼平均体长17.79 cm,平均体重86.08 g;3+龄鱼平均体长22.48 cm,平均体重196.33 g;性成熟个体3+龄;年龄组成主要为2+龄、3+龄.野生北极茴鱼规格偏小,年龄组成和性成熟年龄均呈现低龄化.野生北极茴鱼秋季摄食旺盛,胃充塞度多为2级和3级,在水温5~8℃时,摄食强度与水温升高呈正比.  相似文献   

12.
齐口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一般营养物质测定方法及液相色谱仪测定氨基酸方法测定齐口裂腹鱼肌肉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水分占80.90%,蛋白质16.35%,脂肪1.60%。灰分1.15%。17种氨基酸总量为干物质的78.48%。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42.76%,赖氨酸含量极为丰富,高达82.90mg/g干物质,齐口裂腹鱼高含量的赖氨酸可作为人类赖氨酸的强化食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的繁殖生物学,以采自珠江水系北盘江的37尾卵巢成熟度为Ⅲ、Ⅳ期的光唇裂腹鱼标本为材料,用常规方法系统研究了该种鱼的个体繁殖力。结果表明,光唇裂腹鱼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455~10714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2.00~37.20粒/mm,个体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1.82~37.23粒/g。相关分析显示,F、FL与其体长、体重、纯体重、卵巢重、年龄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FW与各项生物学指标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F和FL与其体长、体重、纯体重之间最佳拟合回归方程均为二次函数,与卵巢重之间的最佳拟合方程均为幂函数,而与年龄之间拟合度最好的方程则均为线性函数。复合分析、综合分析显示,体长、体重是影响光唇裂腹鱼个体繁殖力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水库运行导致河流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对鱼类洄游及其性腺发育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为了探究丹江口水库运行对汉江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洄游的影响,利用三维水动力模型EFDC模拟水库不同运行情景下的库区和下泄口水动力条件,建立带有外源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X)模型预测下游水动力条件;通过室内试验获取草鱼洄游与水文条件响应关系,并建立草鱼洄游适宜度计算公式,评价丹江口水库上游、库区和下游的洄游适宜性。结果表明,时间上,由于4月水温升温较慢,且流速较低,草鱼洄游状况劣于5-7月;空间上,无论是水库下游还是库区,鱼类洄游状况都劣于未受丹江口水库影响的上游区域。库区极低的流速是影响草鱼上溯的限制因素,而下游降低的流速和水温对草鱼上溯和性腺发育都造成了阻碍。在鱼类洄游期间,降低库区水位、增大下泄量有利于提升库区及下游的流速和水温,改善洄游的外部环境条件。根据已有水库下泄方案(初始水位153 m),如果初始水位降至142 m、下泄增大20%,库区平均洄游适宜度可提高6.5%,下游可提高22.0%。  相似文献   

15.
对伊犁河雅玛渡河段2010年1~4月采集的39尾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样本进行了体表鳞片、臀鳞、脊椎骨、耳石和背鳍条共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体表鳞片没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不能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其他4种材料可作为伊犁裂腹鱼的年龄鉴定材料。样本为2+龄时,4种年龄材料鉴定结果的吻合率为100%;3+和4+龄鉴定结果吻合率较高,分别是87.3%和85.4%;5+~8+龄个体吻合率较低,为63.9%。伊犁裂腹鱼3+龄以上个体进行年龄鉴定时不能仅用1种鉴定材料,而应以耳石为主,其他年龄材料为辅。  相似文献   

16.
原位生物处理技术改善城市断头河水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网密布、河涌众多的地区,存在着大量断头河道和盲肠河道,因无水源补给、水体长期滞留,大多呈富营养化状态,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丧失。以扬州市断头河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为例,设计了人工曝气、生态净水砖和生物浮床等原位生物处理技术。工程效果显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45%,去除范围35%~56%;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33%,去除范围17%~44%;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28%,去除范围15%~39%;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35%,去除范围25%~44%。说明原位生物处理技术对改善城市断头河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水网密布、河涌众多的地区,存在着大量断头河道和盲肠河道,因无水源补给、水体长期滞留,大多呈富营养化状态,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丧失。以扬州市断头河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为例,设计了人工曝气、生态净水砖和生物浮床等原位生物处理技术。工程效果显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45%,去除范围35%~56%;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33%,去除范围17%~44%;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28%,去除范围15%~39%;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35%,去除范围25%~44%。说明原位生物处理技术对改善城市断头河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应用透射电镜对鲮鱼肝脏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肝细胞具有典型的单核现象,核仁、核膜、核孔等都清晰可见,肝细胞含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溶酶体、糖原等细胞器和内容物,胆小管主要为胞内胆小管.饥饿4周后,鲮鱼肝细胞所含的细胞器总数目减少,核周粗面内质网含量降低,线粒体出现多种形状,其间电子密度较低,嵴更加稀疏,溶解,无全嵴,其最大变化是肝细胞内的糖原几乎消失,出现大量的溶酶体.再恢复投喂4周后,鲮鱼肝细胞各种细胞器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鲮鱼的糖原大量出现,占据细胞大量空间.表明鲮鱼肝细胞代谢与细胞器数目和内容物密切相关,在一段时间的饥饿胁迫之后,其肝脏能过量地贮存糖原作为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