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应用铁铝共聚物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CPAFC)(B=1.5,0.1mol·L-1)对太原市新沟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和不同配比(Fe/Al)CPAFC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其沉降时间、浊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不同,其中,CPAFC(Fe/Al=7/3)最为理想。结果还表明,CPAFC(Fe/AL=7/3)投加量和垃圾渗滤液pH值均会对其絮凝效果产生影响,当絮凝剂投加量为35mL·L-1,pH值在7.0左右(中性条件)时,对渗滤液的絮凝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PAFC)对垃圾渗滤液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配比的铁铝共聚物(PAFC)(B=1.5,0.1 mol·L-1)及聚合氯化铝(PAC)(B=1.5,0.1 mol·L-1)对渗滤液的浊度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但CODCr去除率以PAFC3(Fe/AL 7/3)最高,为16.76%;②絮凝剂随含铁量的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③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L·L-1,其最适pH值为6~8;④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AFC(Fe/AL=7/3)在沉降性能、浊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上均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可以代替目前普遍使用的PAC。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筛选出一种较优的氧化剂。[方法]采用烧杯试验,探讨了强氧化剂NaClO和KMnO4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结果]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NaClO和KMnO4的最佳pH值分别为9和5。在最佳pH值条件下,氨氮和COD去除率随氧化剐投加量和温度增加而增大,但NaClO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当NaClO作为氧化剂时,随反应时间延长,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在静置反应时间为75min时出现谷值。[结论]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氧化剂NaClO是可行的,且其效果优于KMnO4。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无机超滤膜的液体渗透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无机超滤膜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预处理,重点探讨pH值、浓缩倍数、操作压差、膜面流速等过程参数对预处理效果和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较优的运行参数为:pH值宜处于中性偏酸的范围,6.5~7.0效果较佳;操作压差不宜超过0.4 MPa,一般选择为0.34 MPa,膜面流速为3.5~4.0 m/s。在该条件下,对COD、TOC、氨氮、TDS、FDS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0.6%、51.2%、6.0%、19.3%、19.9%和70%。[结论]渗滤液pH值的改变直接影响无机超滤膜表面的电性,从而与无机离子和腐殖酸共同作用,引起膜通量和去除率的变化。无机超滤膜通量随操作压差和膜面流速的增加而增大,但由于浓差极化和凝胶层的影响,存在临界压差和流速。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无机—有机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壳聚糖(PAC-CTS),并采用A l-F erron逐时络合法研究了壳聚糖(CTS)的粘度(ηCTS)、含量(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碱化度(B)对无机—有机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AC-CTS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值为1.5和CηTS值为100 m Pa.s时,PAC-CTS与A l-F erron试剂反应速率最高;随着C值的增加,小分子的A l(Ⅲ)聚合物含量越小,PAC-CTS与A l-F erron试剂反应速率也越低。从PAC-CTS中A lb含量可推断PAC-CTS(B=1.5,ηCTS=800 m Pa.s,C=0.05 g/g)的絮凝效果应最佳。 相似文献
7.
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铁屑用量、铁碳比、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铁屑用量为10g/L,铁碳质量比为2:1,pH为3,常温反应30min后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能达到75.6%。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对硅藻土进行酸改性,并用来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得出2 mol/L硫酸为最佳酸改性剂,酸改性硅藻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投加量为6 g/L,最佳pH为4.5,最佳搅拌时间为25 min,此时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为33.1%,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新型生物膜反应器为载体,研究了垃圾渗滤液原液进行挂膜的可行性。在温度恒定为(27±1)℃,溶氧浓度不超过5mg/L的条件下,使垃圾渗滤液的COD含量由3560mg/L下降到750~770mg/L,去除率达到78.4%~78.9%。氨氮含量由3124mg/L下降到457~462mg/L,去除率达到85.2%~85.4%。电絮凝体系在3A、20V的条件下工作15min,使垃圾渗滤液COD含量由975mg/L降为217~223mg/L,去除率为77.1%~77.7%,氨氮含量由587mg/L降为141~148mg/L,去除率为74.8%~76.0%。电絮凝起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是新型生物膜反应器经济环保型的辅助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混凝法对中期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聚铝(PAC)、氯化铁(FeCl3),研究pH、投加量、投加次数对垃圾渗沥液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PAC、FeCl3对垃圾渗沥液混凝处理的最佳pH均为8,最佳投加量分别为700、600 mg/L,此时的CODCr去除率分别可达30.8%、35.3%;同样条件下,将混凝剂用量平均分成二次混凝时,对CODCr的混凝去除率可提高17.5%以上。[结论]混凝法预处理垃圾渗沥液是可行的,且投加量相同的情况下,二次混凝优于一次混凝。 相似文献
12.
由于垃圾渗滤液污染程度高,污染成分复杂,一直以来是治污的难点。蚯蚓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净化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在我国,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垃圾渗滤液的高污染性和蚯蚓生物滤池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该方面的研究进入瓶颈期。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探究工艺组合处理技术,培育和筛选更合适的蚓种,优化滤池结构,选择合适的净化工艺清理滤池等能够促进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DEHP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氯甲烷为溶剂萃取50 ml垃圾渗滤液样品中的DEHP,然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DEHP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100 mg/L,其标准曲线方程y=0.003x+0.015 1,相关系数R2=0.998 8,加标回收率为92.02%102.93%。对标准DEHP溶液进行6次平行测定,RSD为0.045%0.164%。[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垃圾渗滤液中DEHP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垃圾渗滤液废水中存在氨氮含量高、脱氮效率低等问题,从垃圾渗滤液生化反应池的活性污泥中富集、分离出 1 株能降解氨氮的异养硝化菌。【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 基因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研究不同接种量、培养基初始 p H、温度、摇床转速以及碳源种类等因素对该菌株脱氮效果的影响;将该菌株接种于垃圾渗滤液中,对其异养硝化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所获得的异养硝化菌为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sp.),命名为 XJ-1。经过单因素优化,菌株 XJ-1 能在以乙酸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进行异养硝化,当接种量为 6%、初始 p H 为 7.5、温度为 30 ℃、摇床转速为150 r/min 时,菌株 XJ-1 的氨氮降解率最高;将菌株 XJ-1 接种到灭菌后的垃圾渗滤液中,在最佳条件下培养 96 h,氨氮(NH4+-N)的初始浓度由 545.91 mg/L 降至 317.58 mg/L,降解率达 62.82%,且中间产物亚硝态氮(NO2- 相似文献
15.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原市新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并以CODCr作为主要指标探讨了垃圾中有机成分,含水率,以及C、H、O、N等元素含量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植物检测系统考察了渗滤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太原市新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水质随季节变化较大,垃圾中有机成分、含水率以及C、H、O、N等元素含量影响渗滤液水质,可能改变其污染特性.高浓度渗滤液可抑制植物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且表现出对染毒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双重依赖性;但低浓度渗滤液对植物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没有显著影响,甚至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