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森林公园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涵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是我国生态文化中的精髓。森林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起着示范、引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构建内涵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是新疆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林业文化、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在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代际平等、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等方面下的决心和努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体系作为林业三大建设体系之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现代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绿洲为主的森林是新疆陆地生态的主体,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7.
围绕利用新疆现有生态资源环境,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分析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具有的优越条件和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抓好示范试点工作,以点带而;构建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进行了对自然改造伟大实践的同时又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强势文化不断的蔓延,导致现代文明根基本来就薄弱的中国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造成中国当代文化混乱与传统生态文化迷失,资源巨大浪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里的豆腐块建筑与混凝土垃圾以及一些令人费解的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省第八次党代会把"突出重点抓生态"摆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明确提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 相似文献
11.
加快贵州林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牛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为新世纪的林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林业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生态建设的主体,面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拓进取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对开创新化县又快又好的林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有六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落实到新疆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对于保护和建设新疆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把生态环境内容放在经济部分讲,这就从观念上改变了过去经济与环境两张皮的问题,并把"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放在经济部分的第一条,这就预示着今后新疆所有的经济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同样要求今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林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些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识也具有能动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一种节约资源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社会高扬的精神旗帜,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与林业发展相伴相生的。森林孕育了人类文明,并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动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处在前沿阵地,扮演关键角色,发挥主导作用,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林业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的树立和传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现代文明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它植根于群众之中,发展于群众之中,并服务于群众。生态文化是人类向生态文明社会过渡过程中的文化,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具有广泛的使用空间,然而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其研究对象,并将其系统化,才能指导和引领该领域各项活动的发展。“胡杨文化”理念的提出,是在当代生态文化观念的启迪下把宏观的文化建设具体化、形象化、群众化, 相似文献
19.
浅论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新疆面积160余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是广袤的土地上适宜人类居住的面积却很少,主要是分布在各种地形地貌之中的绿洲,约占新疆国土面积的5%左右。在新疆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方,绿洲显得格外重要。自古,新疆的游牧民族就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人们随着四季的变迁追逐着草场不断迁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