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早枯是在江苏沿海及里下河地区经常发生的现象,近两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2002、2003年发生尤其严重,建湖县棉田早枯面积约为30%,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5%-20%,最严重田块产量损失3成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 棉花利用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供给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因遇到  相似文献   

3.
进入秋季,棉花生长转入以吐絮、完成秋桃发育为主的生育后期。若适时抓好以下几项措施,对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单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芮城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一直是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给棉花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2007年我县种植的10.5万亩棉田,就有8.5万亩:不同程度受到枯黄萎病的危害。现结合芮城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枯黄萎病的发病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6.
玛纳斯县棉花生长后期,经常出现叶片发红、落叶的现象,2010年玛纳斯县六户地镇、头工乡、兰州湾镇等植棉乡镇普遍发生。棉花红叶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棉花叶片发红,一种情况是棉花在中后期发生红叶茎枯病,另一种情况是棉花缺钾症,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不良气候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生产中,棉花的早衰现象时有发生,单株成铃数减少,平均铃重降低,纤维品质下降,减产幅度可达10%~30%。  相似文献   

8.
9.
目前棉花生产上多采用人工整枝的方法,包括去叶枝、打顶、打顶心、抹赘芽、打老叶等,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且易操作不慎而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济宁农校农学教研室对棉花进行了化学整枝的多年试验,结果证明,化学整枝既达到整枝的理想效果,增加了产量,又用工少,操作简便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枯白穗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凌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15-115,134
小麦抽穗后是灌浆籽粒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若水肥不能及时供应到上部的叶片、茎秆、穗部,光合作用难以形成,则会出现麦穗空粒、瘪粒、枯白现象,形成枯白穗,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分析了小麦枯白穗的成因,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病害、地下害虫等,并根据不同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实现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浅析棉花过早枯衰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近几年宿松县沿江洲区棉花过早枯衰的原因,并提出4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冀南地区气候特点和耕作栽培制度,为预防和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总结了冀南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棉花后期一般是从8下旬~11月上旬,在此期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根部、叶部吸收足够的水肥,茎秆粗壮能够畅通传导营养物质,棉株不贪青、不落花,棉铃生长好、不落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而不早衰。然而在棉花种植中,农民最关心的也就属后期早衰和落铃的问题,本文就此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乌苏市是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乌苏棉区枯黄萎病普遍发生,尤其是2013年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造成棉花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本文结合棉花枯黄萎病在乌苏市的发病实况、发病原因,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实现保证棉花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使棉花产量锐减,本文分析了此病的发生原因,同时阐述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棉花生长后期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棉花市场的放开,近2年棉花种植面积又有所增加,为了帮助农民收好棉、选好种,特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道明 《农村科技》2006,(12):34-34
一、症状识别植株发病后叶片变为深绿且叶片变厚变脆,以后叶片上散生红色小点,最后全叶变红,叶脉保持绿色,即为红叶茎枯病。病害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引起叶片枯萎脱落,茎秆顶端呈干焦状,同时易引发轮纹斑病和褐斑病的重复侵染,促使病株焦枯死亡。有的植株病叶脱落后仍能长赘芽。发病重和发病早的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主根、侧根均短而细。二、病因分析该病为非侵染性病害,即属棉花的生理性病害,由多种非生物因素综合引起,肥、水、土壤、气候及耕作制度等环境条件与该病发生关系十分密切,其中尤以干旱、营养不足为主导因素。1.棉花中后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对肥、  相似文献   

18.
棉花化学调控的产量效应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 ̄1996年每次用固定剂量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盛蕾至花铃期喷施1 ̄2次,5a产量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群体产量效应与密度,单株产量,调控时期,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由增产极显著,增产显著,平产,减产到减产显著,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一、肥水管理 棉花进入盛花期后,恰逢高温,需肥、需水量大,应根据植株生长势长相,进行必要的抗旱和追肥.但应该注意两点:一是防早衰;二是防徒长.若单株成铃较多,且花蕾最大,植株叶色褪绿,这时应加大肥水供应.可亩用尿素20~30千克,浅埋土里.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用0.5%尿素液或其他棉花叶面肥.若植株架子大,叶色浓绿,结铃少,有徒长趋势,应单独或结合治虫喷矮壮素(缩节胺),每次亩用2克,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次.  相似文献   

20.
中后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棉株与环境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如管理不当,不是徒长.就是早衰。早衰易引起棉铃脱落.徒长易引起烂铃,因此,加强棉田中后期管理是夺取棉花丰收的关键。中后期棉田管理.要主攻伏桃.力争早结秋桃,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认真搞好“三保”、“三增”、“三防”措施,即保根、保叶、保三桃,增蕾、增铃、增铃重,防早衰、防晚熟、防烂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