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成立于2000年的三门县坝头农副产品经营合作社,座落在浙江省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三门县亭旁镇的坝头办事处。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开发太师峰牌绿毫茶为主体,成为集名优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合作组织。由于执着地抓好茶叶采制质量管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产品供不应求。太师峰牌绿毫茶荣获2003年省农博会金奖、2004年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银奖,2003年还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3.
4.
一九八三年我厂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以增加收益为目的,加强质量管理,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极积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今年我厂共收到茶青2,634,739斤,完成了年任务的119.6%,加工了干毛茶6,100担。国家下达我厂年任务3,320担,实际交售了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茶区辽阔,东、中、西部的经济现状和特点,以及茶叶涉及到农、工、贸的连锁关系,如何优化茶叶产品质量,提高茶业经济效益,使我国茶业有一个明显转变,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一、企业以产品质量求生存产品的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也标志着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代表着企业的总体素质。以花茶而言,福州是原产地,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正式成为商品以来,“闽窨”产品以香浓味厚享誉市场,“苏窨”产品以鲜灵为主,各树一帜。1950年创建福州茶厂,成为全国唯一的花茶专业加工厂,产品供应北方市场和京、沪。年产… 相似文献
6.
地处呈岐山区的临海市康岭乡23个村庄大多种有茶叶。80年代初,茶园面积已达80多hm2,初制茶厂18座,年最高茶叶产值45万元左右。由于茶叶市场滑坡,茶园零星分散,多家生产的杭炒青质量不稳定,效益低下,茶农生产积极性受挫,致使茶园荒芜、改种,生产奄奄一息,至80年代末,所剩茶园不到40hm2,初制茶厂拆散、倒闭。1994年,从江苏省句容县承包茶园回来的康岭乡岭根村王友勤等茶农瞄准茶叶市场前景广阔的江苏句容、南京等销区,盯住当地尚有生机的零星分散茶园,联手建成了由9股份组成的茶叶加工厂,以收购鲜叶… 相似文献
7.
茶叶副产物开发利用提高茶园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年产茶叶已达到56万多t,茶叶在生产过程中,茶叶的副产物也相当可观.据调查,生产1吨红茶约有30~50kg的茶灰、筋毛、梗朴等副产物;生产1吨绿茶或其它茶类,有20~30kg的副产物.据此测算,目前,我国每年茶叶加工中的副产物至少在1.6万t以上;茶树更新修剪下来的枝叶等有数万t之多;全国已开花结果的茶园约为80万hm2,茶籽年产量也有8~10万多t;此外,还有大量的低档粗老茶叶.因此,综合开发利用茶叶副产物,不仅可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丰富人民的生活.现将茶及其副产物开发利用情况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我区茶叶加工,长期以来都是初、精制分开,茶农只生产毛茶,获利甚微。在1983、1984年茶叶滞销时,供销部门停收限收。生产受到抑制,出现抛荒毁茶现象。为保护和发展茶叶生产,我区高产典型柴桥镇后所村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积极响应党中央、 相似文献
9.
当前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的较大影响。茶叶企业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应该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发挥本企业的优势,打造良好的茶叶品牌和企业形象,逐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稳步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逐步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在经济新常态的市场背景之下,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发展实力,在茶产业当中占据优势,就应该注重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提升,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本文主要以茶叶企业为例,对其经济效益影响因素以及管理策略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嵊县舜皇山村,原产珠茶,全村茶农104户,341人,1984年茶叶总收入3.5万元,1988年提高到35万元,增加10倍。这主要是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在搞好珠茶生产基础上,自1984年开始,开发名茶,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后取得 相似文献
12.
一茶叶是世界三大主要饮料之一,由于它对人们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的经济条件及不同的气候环境,消费者对饮茶的数量、品种、级别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香港、广东和福建人所占比例大,加上是国际性的商埠,经济交往频繁,人员流动量大,因而除畅销乌龙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向,或且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着眼,经营茶叶绝非采春茶而放弃夏秋茶能够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论述了夏秋茶在年产量中的地位,揭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茶区的建设者们,不要把它作为老生常谈的议论,认真地思考: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怎样才能战胜竞争的对手。那么,牵涉到产区千百万人民经济生活的茶业,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难道不值得抓紧时期,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夏季是茶树生长的旺盛季节,在夏天气候条件下,茶树生长发育规律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茶树经过春季采摘,打破了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的生长平衡,根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为重新形成新的平衡,刺激了许多处于深休眠状态的枝梢进入旺盛萌发的营养生长时期;另一方面,茶树在夏季生殖生长也逐渐加强,在新梢生长的同时也进行开花、结果,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对夏茶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夏季光、热、水条件适当,夏茶新梢生长旺盛.但由于夏季往往高温、干旱,而且茶园土壤经过春季管理后,人为踩踏镇压,变得较为坚实板结,同时随着温度升高和雨水的增加,加速杂草生长.另外,从茶叶品质方面考虑,在夏季强光、高温、高湿条件下,茶鲜叶内含物中苦涩味重的物质较多,芳香物质及醇和味物质较少,不适宜加工乌龙茶、绿茶等名优茶.因此,如果夏季茶园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善,可能引起茶树生长生理机能不正常,生殖生长旺盛,过分消耗养分,不但直接影响着夏茶的产量,而且对秋冬茶甚至来年春茶产量也有重大影响,引起秋冬茶或来年春茶迟发少发,对减少夏暑茶,增产春、秋茶,提高全年茶园生产的综合效益不利. 相似文献
17.
浙江苍南县有茶园面积49646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20000亩左右,年产茶叶884吨,生产茶叶有龙井、碧螺春、春毫、雪龙、毛尖等名优茶,有温炒青、烘青、珠茶等大宗茶.全县采摘茶园平均亩产为44kg,平均亩产值529元,但各地差异很大,发展十分不平衡,最高的亩产达350kg,亩产值达4150元,而最低的亩产仅20kg,亩产值250元.其中五凤乡坑口茶场、前垟茶场和普尾茶场3500亩高效丰产茶园平均亩产值达到2260元,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总结这三个茶场的经验,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在发展“一优两高”茶业中,围绕着“投、降、增、提、促”五个字(即合理投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品位、促进销售)做文章,通过“四改进、二进行、一开拓”七项措施来实现,这也是苍南县发展茶叶生产应走的路子,现将这七项措施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茶叶历来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口商品。1987年全省茶园面积180多万亩,茶叶产量首次突破5万吨大关,比1978年增长1.5倍,九年间年平均递增10.5%。茶叶总产值3亿元左右,比1978年增长3倍多。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比1978年增长109%。为国家提供税利1亿多元,也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我省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9.
茶叶的单产、品质、成本和销售是构成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大力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是保证茶叶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提高茶园栽培管理水平,则是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的重要措施。浙江省余姚县茶场,地处县城南郊四明山麓,1965年由果牧场改建为茶场,现有茶园855亩。十七年来,坚持科学种茶,平均单产直线上升。1974年亩产超过200斤,1975年亩产超过300斤,1979年亩产超过400斤,1982年830亩茶园总产干茶4349担,平均亩产524斤。其中亩产在500斤以上的茶园面积529亩,占投产茶园面积的63.7%;亩产400斤以下的茶园基本消失,实现了茶叶大面积均衡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20.
人工修剪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工采茶花工大,占茶叶生产全部用工的一半多。在茶园成片集中、单产水平高、多种经营项目多的生产单位,到采茶旺季,往往由于缺少劳力而使鲜叶得不到及时采摘,从而降低了鲜叶的质量。因此,推广应用机剪、机采是提高生产率,确保鲜叶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1978年杭州西湖茶区开始应用机剪、机采技术,1981和1982两年在茶园较集中的七个场队的不同类型茶园进行了示范性试用,两年机剪、机采茶园共616亩,其中机采鲜叶68818斤(225亩)。经过试点示范,初步显示出机剪、机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