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场布局不合理 如一些奶牛场产奶牛,临产牛,犊牛在一个圈内饲养,而没有将他们分开饲养,这样的害处是,临产牛被其他牛碰掩,造成流产,甚至使胎儿死于腹中,犊牛经常偷吃牛的奶,使奶牛产奶无规律,产量下降。更有甚者,犊牛偷吮头胎未产犊怀孕牛的乳头。  相似文献   

2.
当前牛肉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导致架子牛脱销。我省奶公犊牛资源丰富、但由于犊牛阶段耗奶量多,培育成本高,奶公犊多被杀掉用来生产生物制品及蛋白饲料,即使不被杀掉,饲养粗放,病死率高,为保护奶公犊资源,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在安达市进行了奶公犊牛低奶量早期断奶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冬季气温偏低,日夜温差大,奶犊牛各系统发育不太完善,尤其是体温调节机能弱,易导致弱牛、僵牛和死亡。因此,提高奶犊牛成活率在奶牛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所谓犊牛是指从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奶犊牛在这时期正处于发育最快的阶段,且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对犊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奶牛生产、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的犊牛群、使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加强犊牛培育也是提高牛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荷斯坦牛干奶期体况评分(Dry milk Body Condition Score,DBCS)对初乳中IgG(Immunoglobulin G)浓度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江苏地区某大型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DBCS及初乳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数据共10846条,利用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荷斯坦牛胎次、在胎天数和产犊季节对DBCS的影响,同时分析胎次和DBCS的交互作用对初乳中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胎次、产犊季节、在胎天数对荷斯坦牛DBCS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4胎牛DBCS显著高于其他胎次,5胎牛DBCS显著低于其他胎次;荷斯坦牛在冬季产犊时DBCS最高(3.48),在春季产犊时DBCS最低(3.13);在胎天数为281~300 d时,DBCS显著高于其他天数,在胎天数为271~280 d时,DBCS显著低于在胎天数为260~270 d和281~300 d的奶牛;荷斯坦牛DBCS对初乳IgG浓度、犊牛出生重、断奶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胎次和DBCS二因素互作分析表明:胎次与DBCS的互作对2胎和3胎母牛所产犊牛的...  相似文献   

6.
<正>1吮乳犊牛的管理如果母牛表现良好,则犊牛常常也表现良好,但这并不是表明犊牛性状优异。牛群产犊集中意味着断奶体重稍低于正常的晚产牛。另外,奶牛达到目标体况评分有益于牛奶高产。大多数情况下,母牛产的奶足够犊牛采食,可能会在哺乳早期引发问题。尤其是春季出生肉牛与高产奶牛杂交时,犊牛可能会因采食过多牛奶而发生腹泻。如果腹泻的病因是细菌或病毒,应考虑使用合适的腹泻疫苗。在哺乳的第一个月,乳消耗量迅速增加,尽管犊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疆北疆地区西门塔尔牛的产犊月份对泌乳量的影响,以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二场饲养的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产犊月份对305 d的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份产犊的母牛305 d产奶量最高,且与5月份、9月份、11月份产犊的牛305 d产奶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7月份、8月份、10月份产犊牛的305 d产奶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月份产犊的母牛305 d产奶量次高,与夏季的7月份、8月份的奶产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合适的产犊季节有利于提高牛群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8.
奶公犊的培育资源丰富,目前,在大多数奶牛生产体系中,广大奶农为了避免奶公犊消耗牛奶而把奶公犊直接淘汰甚至宰杀,奶牛场或农户放弃对奶公犊的培育,以低价出售,造成犊牛资源浪费,可将这一资源开发利用,将低价出售的奶公犊饲喂为肉牛出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发展。犊牛的饲养管理在养牛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养好犊牛对后期的育肥和生产性能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奶犊牛腹泻是奶犊牛多发性疾病之一,基本原因是对妊娠后期奶牛管理不善,而致所产的母犊体质儒弱,真胃盐酸分泌不足,胃液和肠液酶的活动下降,导致条件性致病菌侵袭以及不严格执行科学饲养规程等均可导致奶犊牛严重腹泻。剧烈的腹泻致使犊牛机体脱水,丧失大量的消化液,同时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水盐代谢紊乱,患犊长期腹泻导致营养不良或继发其它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和妥切的护理,往往予后不良,对奶牛业危害极大。我队奶牛场1989年1—7月饲养奶牛430头,犊牛81头,发生腹泻40例,犊牛发病率47%。笔  相似文献   

10.
奶公犊的培育资源丰富,目前,在大多数奶牛生产体系中.广大奶农为了避免奶公犊消耗牛奶而把奶公犊直接淘汰甚至宰杀,奶牛场或农户放弃对奶公犊的培育,以低价出售,造成犊牛资源浪费,可将这一资源开发利用,将低价出售的奶公犊饲喂为肉牛出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发展.犊牛的饲养管理在养牛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养好犊牛对后期的育肥和生产性能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犊牛健康水平会影响牛群结构及质量,犊牛的死亡、淘汰对牧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收集了4个新疆褐牛牧场2013—2020年间繁殖、产犊记录,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对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20年间犊牛死亡率由26%降至11.9%,但淘汰率由1.3%增长至7.9%。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均显著影响犊牛死亡、淘汰率。犊牛死亡率随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但淘汰率随年份的增加而升高;单胎犊牛死亡率、淘汰率均显著低于双胎。春季配种、夏季产犊的犊牛死亡率显著高于冬季;春季配种,春、夏、秋季产犊的犊牛淘汰率同样显著高于冬季。新疆褐牛犊牛的死亡淘汰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严格把控种质资源,避免先天遗传缺陷,持续选育的同时合理调控非遗传因素,从而降低犊牛死淘率、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犊牛是指从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奶犊牛在这时期正处于发育最快的阶段,且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对犊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奶牛生产、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的犊牛群、是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加强犊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方法]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2017-2019年20 589条产犊记录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及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结果]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是否产双...  相似文献   

14.
影响新疆褐牛产奶量主要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种牛场562头新疆褐牛1997年至2003年奶牛的产犊间隔、产奶量、产犊季节、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体尺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了上述各因素与产奶量之间的关系.为有计划的开展配种工作和提高奶牛的终生产奶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产犊间隔、产犊季节、胎次、体斜长对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犊牛性别、体高、胸围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认为新疆褐牛适宜的产犊间隔为410d,适宜的产犊季节为秋、冬季.  相似文献   

15.
1 犊牛的选择 奶公犊具有生长快、育肥成本低的优势,在我国目前条件下,黑白花牛对饲料的转化率高、生长快、瘦肉多,选择黑白花奶公犊作为高档优质肉是适宜的.国外黑白花奶牛公犊牛除种用外,绝大多数进行育肥.  相似文献   

16.
引进国外牛冷冻胚胎移植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加拿大奶,肉牛冷冻胚胎142枚,借本地荷斯坦奶牛之腹进行移植妊娠69头,移植妊娠率45.59%,产犊率98.55%.胚胎移植犊牛生长发育良好,生产潜力较大.说明引进国外良种牛冷冻胚胎,以本地牛作为受体进行移植,生产种牛,是一种迅速扩大种质资源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产犊季节、测试季节、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试验对南京市某牛场2015年、2016年5 993条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中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日产奶量较高,其SCS也相对较高,夏季产犊日产奶量较低;随泌乳阶段的延长荷斯坦牛产奶量逐渐降低,SCS略有升高;日产奶量在3胎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SCS随胎次增加而升高。说明在秋、冬季产犊最为理想,此时的日产奶量较高,可为牛场增加经济效益,而且秋季产犊时的SCS较低。  相似文献   

18.
后备乳牛又称培育乳牛,是母乳牛从出生到第一胎产犊前的总称。一般可分为哺乳期犊牛、犊牛、发育牛和育成牛几个生长阶段。后备乳牛选育的好坏直接决定奶牛养殖的成效。不少奶牛养殖场往往只注重生产牛的饲养管理,而忽视后备牛的饲养管理,导致后备牛淘汰率高,或直接影响后备牛的发育、发情、配种受胎和产犊后的产奶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奶牛技术服务实践,就后备乳牛的养殖技术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变化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对苏州市牛奶公司一牧场和无锡市马山牛奶公司约1000头荷斯坦牛1991年到1995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的关系分析: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犊牛的初生重、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胎次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但存在极显著差异。牛群产犊间隔作为衡量繁殖力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受人为管理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人为管理因素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影响犊牛初生重的因素,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21年度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6 515条。分析不同出生季节、胎次、母牛BCS、在胎天数对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出生的犊牛体重最高;头胎牛产的犊牛初生重最低;产母犊群体中,BCS4分及以上的牛所产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3分牛只(P<0.05);随着在胎天数的增加,犊牛初生重显著增加(P<0.05)。初生重与在胎天数和母牛BC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